墨家社会教育“教育网络”的形成

墨子认为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方式,并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及社会理想的。

墨家社会教育“教育网络”的形成

只有通过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教育,才能够使自己的学说被更多的人所知晓、认同,甚至是接受,因此,墨子在学校教育之外,又提出了社会教育。

墨子的社会教育对象主要是上层施政者,还有下层民众,对于这两个阶层,墨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上层施政者应该“上说”。

在社会政治中,王公贵族们掌握着治理国家的权力,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施政方针,因而上层领导的个人品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为他们有决策权,所以墨子十分注重对他们的说服,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导,能让他们接受墨家尊天、事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等具体的政治主张,而且墨子也亲自去实行对上层施政者的“上说”。

墨子在鲁国的时候,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于是组织弟子帮助宋国防御,而且亲自步行十天十夜,赶到楚国“上说”楚王放弃攻宋的计划。

墨家社会教育“教育网络”的形成

对下层民众应该“下教”。

墨子认为这个阶层的人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如果能通过教育唤醒他们的思想,那么,建立“兼相爱、交相利”社会的理想就很容易得到实现。

因此,墨子主张通过对下层民众的“下教”,提高全社会人民的素质,给自己政治主张的实行,培养坚实的社会基础。

《公孟》篇中就记载了一个墨子“下教”的例子:

有一个身体健壮、思路敏捷的人来到墨子门下,墨子劝他跟自己学习,在学成之后告诉他:

“我教你学是行义,你学习也是行义,你不学习,人家就会笑话你,因此,我们所做的事是天下之‘大义’。”

无论是对上层施政者,还是对下层民众,墨子都讲究“择务而从事”,提供他们所缺少的东西。

墨家社会教育“教育网络”的形成

墨子认为对一个国家统治者的劝导,应该首先选择现实所需要的重要的事情。

假如一个国家混乱,就给当政者讲述尚贤尚同的道理;假如一个国家贫穷,就告诫他们要节用节葬;假如一个国家的人都喜好声乐、沉迷于酒,就告诉他们非乐非命的好处;假如一个国家荒淫不讲究礼节,就教导他们应该尊天事鬼;假如一个国家欺侮、掠夺、侵略、凌辱别国,就警示他们“攻”的害处。

墨家的社会教育方式还十分注重教育网络的形成。

墨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够成功的,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才能实现墨家的政治理想。

墨家社会教育“教育网络”的形成

因此,墨子不仅仅自己到各国进行游说,还派墨家弟子到各地讲学、做官,以此来宣传墨家的主张,形成墨家遍布社会各地各阶层的教育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