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變了……

生活是很少在你計劃之內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巧克力是什麼口味。

2020年初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生活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混亂,在俯拾皆是的疫情新聞和呼嘯而至的焦點熱議中,每個人的心情都變成了無限上下的拋物線。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它只是在用一種近乎殘酷的方式,迫使我們去重新審視生活本來的樣貌。

從詩和遠方,

到一蔬一飯的健康

如果不曾面臨失去,往往也很難意識到它的可貴。平時再尋常不過的一日三餐,在特殊的時期裡,也變成了每天最重要的事。

從不下廚的白領,破天荒地在朋友圈發下廚9宮格;連口紅色號都分不清的“直男”,居然可以分得清四季豆和豇豆;平時電話不離手的工作狂,也放下手機開始掌勺;對父母輩野生養生知識嗤之以鼻的養生朋克們,主動開始跟爸媽討論起了什麼蔬菜營養價值更高,怎樣才能吃出“免疫力”。

那些目前去不了的遠方,可以暫時不去,那些還未感受到的詩意,也能等春暖花開再去,當我們真的退向生活本身時,才明白,一蔬一飯的營養健康,都更值得被重視。

你變了……

你還在暴飲暴食嗎?

從想要海景房,

到想要社區好安防

其實早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發佈的《二十一世紀議程》就已經指出:“如果沒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發展。大多數發展活動會影響環境,從而會引起或加劇健康問題。”

但很多人直到經此一疫,才真正意義上認識到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從前搶購限量版服飾和球鞋,而今搶購醫療用品和蔬菜。在付款動機上,“精緻”、“奢華”、“小資”這樣錦上添花的買單點被遠遠甩在後列,“健康”成了衣食住行文娛各個層面消費的第一原則。在前段時間網絡興起的「健康社區評選」中,安全係數位列首榜的小區強勢拉了一波羨慕。

有人戲稱:“從先想要海景房,實在不行市區一張床,現在只想要社區的好安防”。

全民抗疫,家和社區成為了大多數普通人抗擊病毒的最後堡壘,而我們不安的內心在抬頭看向自家防控消殺嚴格的小區時,似乎也能得到平靜。

意外總是猝不及防,沒人能預知它會以何種方式降臨,但“功夫在平常”是老道理,提高我們生活裡的健康係數是應對不確定性世界的基本保障。

你變了……

如今帶給人安全感的大概是體溫計了。

從“無所謂、都可以” ,

到認真健康生活

不得不說,在對待健康生活這件事情上,絕大部分人都是抱著僥倖心理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意識形態落實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總是自以為高明地認為,一些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明知酒精百害無一利,用一把撒進酒杯裡的枸杞安慰自己;明知熬夜傷身體,用“再熬最後一個夜”這樣的反式雞湯給今天的肆意找一個臺階;明知良好的一日三餐是健康身體的基石,用一頓又一頓的外賣填滿口腹......

但開年這突然被按下暫停鍵的節奏,也讓我們明白了認真生活不止一種方式。即使沒有啤酒和聚會,沒有旅行和現場樂隊,我們依然可以在放慢腳步的時間裡看清生活本來的樣貌,尋找到價值和快樂。

做一頓飯、學一個技能、陪陪家人、堅持健身,保持著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生活遠比我們想的精彩。


你變了……

宅家姿勢有千面,你鐘意哪一款?

歷經了2020年這魔幻的開局後,

你是否也能感受到內心深處一些微小的變化,

正在堅定地發生著?

熙熙攘攘的大街、自由呼吸的空氣,還有那個樓下咖啡店裡又飄出的香氣……我們好像從未像現在這樣,期待一個煙火人間的春天。比起詩和遠方,我們更在意的是生活本身的健康。

你變了……

2020,熱鬧成為奢侈品。

櫻花已經在逐日盛開了,我們摘下口罩的日子還會遠嗎?但解禁不等於“放飛”,健康生活的意識貴在每一個平凡又珍貴的日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