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收入七八十個億,利潤卻只有幾千萬,為什麼?正常嗎?

百科鮮聊


市場平均利潤率在降低,贏利絕對額不足百分之一。但也有可能是上市公司打了埋伏,加大了折舊提取額,增加了成本,減少了利潤。


易k園


上市公司年收入七八十個億,利潤卻只有幾千萬,是否正常,這要區別不同的公司和行業而論,籠統的說正常還是不正常就顯得太過武斷了

就滬深兩市全體上市公司而言,淨利潤率高於10%的公司極其稀少。統計顯示過去三年,淨利潤率高於10%的公司只有1110家,過去5年經理利潤率高於10%只有840 家,如果將週期再拉長點,過去10年淨利潤超過10%的公司只有307家,佔比不到10%。很顯然,從這個角度出發A股絕大多數上市公司本身就不怎麼賺錢,利潤幾千萬太正常了。

從行業的角度看,週期性行業、處於平穩發展階段,市場處於飽和狀態的行業淨利潤低於5%都是正常現象。比如包鋼股份,其加權淨資產收益率僅僅只有5.04%,這還是鋼鐵行業的龍頭,管理、經營相對優秀的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有些公司收入七八十個億,而其淨利潤只有幾千萬就相當不正常。這些公司賺錢能力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管理層的戰略和利潤的分配,很多上市公司的利潤都流入了管理者個人的口袋中。

每到年末,咱們不是經常看到某某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幾百萬,甚至上前往的報道嘛。

具體的公司咱們不點名了。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咱們要具體分析。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上市公司年收入七八十個億,利潤卻只有幾千萬,這種情況非常正常。


就在2020年2月份,成立30年資產3650億的大型國企方正集團破產,負債總額達3030億,負債率83%。在2018年的時候,方正集團的年收入還有1333億元,年淨利潤14.9億元。


僅以方正為例,2018年的利潤和收入比僅為1.118%,比年收入七八十億利潤幾千萬的公司也好不了太多。


年收入不能說明問題,淨資產和年利潤更能說明公司實力。


企業經營是有風險的,規模越大的企業,投資的邊際效應就越大,總體盈利就越難。


對於大型企業來說,除非在一個領域做到極致,形成行業壟斷,或者局部壟斷,享有超高利潤,否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很容易出現虧損。


多元化可以降低企業風險,在當前行業沒有衰敗時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多元化也是吞噬利潤的黑洞,運營不順利就會將利潤消耗一空。更有企業因多元化佈局過於廣泛,培育不出行業靠前的項目,最終折戟沉沙。


優質公司有持續盈利的能力,而不是一時虧損一時盈利。


截止2019年8月31日,全部3679家A股上市公司均已發佈上半年業績報告。其中,447家A股公司上半年虧損,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數的比重為12.15%,A股上市公司虧損面大體處在歷史水平中間值12%左右。


顯然,與這些虧損的上市公司相比,每年有數千萬的盈利還是不錯的表現。


從另一個角度講,避稅的方式很多,利潤轉移的手法也不少,這也是一些公司利潤低的重要原因。


上市公司普遍會有眾多子公司,通過內部關聯交易降低納稅金額。一些大股東還有個人相關公司,通過操控上市公司向這些公司輸送利益。上市公司年利潤數千萬,大股東相關的公司利潤過億也有可能。


商譽減值是上市公司非常喜歡玩的把戲,以此來調節利潤,為下一年盈利打下基礎,總而避免退市風險。


除了上述這些,財務造假也不少見,畢竟懲罰很輕,上市公司樂此不疲。


數據是給人看的,也是人造出來的,看看即可,最終股價才能說明更多問題。


財智成功


做賬做的唄


網店第一村笨笨豬


這結合公司過往的年收入和利潤比及市場經濟環境綜合看待,如公司上市是否持續一如既往的都是這樣的利潤,如果是就是公司所處行業是底利潤行業,如果是否在分析公司所處行業是否否有下降、下降比例如何。就可看出是否正常。




百年雞湯


這個是有可能的,首先要看這家公司過去幾年的債務,可能前面幾年公司應收不高,並且債務也高。

其次,該公司的運營成本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有的成本沒有辦法控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