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太久,有時會很焦慮,怎麼調節好心態?

心靈的小號


我來自武漢,不知道你是不是?

我想應該沒人比武漢人更焦慮了吧,剛開始封城的前半個月真的內心非常的焦慮。


我住的是武漢的老樓房,一層有6-7家人,隔音效果特別不好。前段時間只要聽到從隔壁傳來的咳嗽聲,心裡的真的非常緊張焦慮,有時候晚上都因為這個睡不好覺。


為了打發時間就在家裡晚睡看電視劇,然後第二天早上10點多才起來。前面一段時間真的是沒兩三天就可以刷一部劇,看到最後都厭倦了。

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武漢疫情的增長情況,如果沒有得到好轉就會更焦慮。


後來,在網上看到有人分享自己在家隔離的視頻,於是,變下定決定要把自己在家每天的所想所感,拍視頻記錄下來。在不久的將來,想起這次疫情,打開自己現在拍的視頻,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吧!所以,現在我基本上每天都會錄一段視頻發到網上,也會在網上學習一下如何剪輯。


開始拍視頻之後慢慢發現,自己心裡沒有那麼焦慮了。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把自己心裡的感受分享出來了,自己心裡也慢慢的得到了緩解。


如果你不喜歡拍視頻,你也可以找一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學去做,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在疫情期間,也要有意義的活著。


最後,試著早睡早起,每天留出時間做點運動(一定會發現不一樣的效果)。


大頭爸爸的寶貝


如果能清晰地感受到情緒,並對情緒進行合理管理,恰恰是情緒在發揮對個體、對自我的保護功能。疫情面前居家封閉,的確會帶來各種“低谷情緒”,我們要分而識之,分而治之。

第一,覺察情緒。每個人對疫情帶來的危機都會出現應激反應,但是個體心理基礎和環境條件不同,反應也會不一樣。有些人會過度敏感,有些人又“麻木不仁”,所以首先需要覺察情緒狀態。

第二,識別和評估情緒。識別自己的情緒類型,是焦慮、抑鬱還是悲傷難過?疫情階段,人類普遍會出現以焦慮為核心,重則恐懼、輕則擔憂的情緒反應。有些人會出現抑鬱、驚恐發作等強烈的情緒反應;也有人會意識不到情緒,但是會有失眠、食慾變化、消化不良,或者頭痛、出虛汗、肌肉疼痛、月經失調等軀體化症狀。有很多人還會把這些軀體化症狀與病毒感染後的身體症狀混淆,加重焦慮與恐懼情緒。

第三,規範情緒,從情緒中獲得問題解決的方法。當我們通過自己或專業人員的幫助,識別和評估了自己的情緒狀態後,首先需要做到接納情緒,不與情緒對抗。

特殊時期,各個領域的人們,包括心理工作者在內,都希望通過便利的網絡平臺為大眾提供儘量多的知識和信息,幫助到每一個人,而這往往又帶來信息超載,造成新的心理壓力。所以,我們要保持獨立思考的意識,運用聰明的頭腦,儘量根據正規媒體的宣傳報道來判斷疫情和醫療衛生信息,既不要掉以輕心,故意迴避壓力,帶來對自己和周圍人群的傷害;也要避免由於過多、誇大的信息帶來冗餘的壓力,進而造成不必要的焦慮情緒。

所以,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充分相信政府和專業人員的宣傳報道。政府和相關專家團隊是在掌握了最準確的數據的基礎上,對事件進行了儘可能科學周密的研判之後,以最有利於大眾儘快清晰、準確地瞭解事件及相關知識的方式來發布相關信息的,因此,正規渠道的信息是我們最可以信賴的信息來源。

第二,保持冷靜理性,獨立判斷,不偏聽偏信。不要因為焦慮而過度尋求信息,特別是誇大的負面信息。自己亂了陣腳,思維變窄,行動力下降,只會帶來更多的心理壓力,引發更大的焦慮情緒。

第三,根據正規渠道的相關信息判斷自身的狀況,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根據越來越明確的醫院診斷標準和渠道,根據流行病傳染傳播的規律,冷靜判斷自己身處何種狀況。

第四,增強社會支持系統。充分信賴政府相關部門,遇到具體困難的家庭和個人要依靠社區和親朋好友等社會資源幫助自己處理困難情況。


羽化辰暗


2020年1月20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準備從上海自駕車回湖北天門老家,那時候只是聽說武漢有什麼病毒(名字都沒弄清楚), 只知道會傳染,也沒太當回事,1月22日,我們到家了,那天還去街上逛了下,新聞傳得有點嚴重了,就匆匆忙忙回去了,年貨都沒來的及買,這時候街上就有人開始帶口罩了,到了1月25號上午10點,大年初一,武漢就宣告封城了,陸續湖北各大市也陸續封了,徹底的待在家裡,不能到處跑了.由於在農村,人口密集度不高,出太陽的時候偶爾會帶口罩大門口曬曬太陽,家裡一共9個人,哥嫂一家四口,我家三個,加公公婆婆,三個娃兒打打鬧鬧,時間也沒有那麼難熬,因為我們是自己做生意,關在家裡就相當於0收入,每個月還要繳房貸和房租,娃兒吃奶粉,大概12000的開銷,焦慮,心慌,迷茫肯定是有的,每天關注新聞,看看今日頭條上疫情感人故事,醫護人員的艱苦努力,還有那些村裡自願報名,守護關卡的平凡人,每日每夜的堅守,而感動,還有每日的病情新增數據,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更多的是對新生的期待! 歷經2個月的努力,全國人民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解封,春天來了,我們該出去走走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a12e67fb09f45c38cabf5a0bf6ccde8\

珞娃麻麻


疫情當前,如何調節好心態?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本來是2月16日就要開學報到,因為疫情影響一直到現在也沒有開學!從年前就一直在農村老家待著,說實話在農村還是比在城市裡好一點,最起碼每天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去山上挖點野菜之類的,
所以非常能理解疫情期間在城市裡的小夥伴,整天都在家待著!
其實疫情期間也是超越的好時機!在家千萬不能頹廢!保持正常的作息規律,適度睡眠,吃好三餐,多喝水,堅持適度、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活動。充實生活,做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或者有興趣的事情,比如聽音樂、看書、與家人朋友聊天等,或者在家辦公、學習,做家務等。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有利於保持平和的心態!
相信很快就能春暖花開!一起加油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648c89e44d345d89025c2b9654761a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