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競爭力?

今天在讀《暗時間》時,裡面有篇文章提到什麼才是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競爭力,想與你分享一下。

作者說物以稀為貴。稀缺性,換個說法就是不可替代性。一種資源越稀缺,不可替代性就越強。那麼我們就會很容易想到在單項技能上求超越,應該不可替代性就強了吧。

碰巧早上通勤路上,我看到一個同學在文章裡提到的一個故事。

有個愛好跆拳道的小男孩,在一次事故中斷了左手,四處拜師無門,終於有個師傅肯收他為徒,唯一的條件就是必須聽師傅的——師傅只讓他練一個動作!小男孩雖有疑惑,但還是專心學著。一年後,他去參加比賽,面對人高馬大的對手心中充滿忐忑。沒想到一招就把強大的對手打敗了!而這一招就是師傅一直以來讓他練的那個動作。

後來師傅對小男孩說:我教你的是最厲害的一招,你只要反覆練,沒人能打敗你,因為唯一破解這招的動作是抓住你的左手!

我看到這個故事的心裡十分震撼。學畫畫、學做蛋糕、學寫作、參加社群、學文案、學吉他......還想學滑滑板,貪心的我什麼都想學,但終於歸於蜻蜓點水,學到了點皮毛而已,談何不可替代性和競爭力呢?

緊接著作者又提到了他的解決方案:當我們設計自己的發展路線時,應當最大限度地加強和發揮自己獨特的組合。

1、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你的專業性越強,在這個領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

比如年前我報的一個文案課程,跟著葉小魚老師學文案寫作。葉老師就是他們那個行業的專家,所以有很多人趨之若鶩地跟著她學。

最近我在跟水亦清亦有魚老師學寫作,為什麼我會選擇他,我想不外乎他在寫作方面的專業和取得的成績。

可見,當你在某個領域的專業性越強的時候,找你的人自然會有很多。

2、跨領域的技能。

這種技能是我們解決問題最基本最底層的能力,它考量了我們的創新思維、表達溝通能力等等。

我想到老羅英語的創始人羅永浩,最早在新東方教英語,在英語教學領域挺牛逼的,有了一些簇擁者,於是自立門戶創辦了老羅英語培訓學校。後來還出書、還跨界到手機行業做起了錘子手機......這所有都基於其自己做事的基本準則,他的行事風格,他的創新思維和表達溝通力。

3、學習能力

這裡的學習能力指的是持續學習和思考新知識的能力。以學習寫作為例,初學寫作的人很快就會遇到瓶頸,自己身邊的大大小小雞毛蒜皮都寫盡了,實在是沒什麼素材可以寫了,怎麼辦?這就要求我們持續的輸入學習,比如多看書多閱讀。同時還要有定期反思,發現自己錯誤的能力。要思考為什麼寫作能力駐足不前?

4、性格要素

這裡的性格要素指的是專注、持之以恆、自省、好奇心......接上面學寫作為例,發現了自己寫作上的弱點和缺陷,緊接著是不是有恆心去突破呢?能不能專注地去拆解分析好文章,反覆地練習,再繼續反思反省?

做到了以上四點,不愁自己成為不了一個有核心競爭力的人吧!

希望自己繼續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成為一個稀缺型的“觀賞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