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你知道為什麼外國貨車少有超限超載嗎?看完呼籲國內學習


漲知識!你知道為什麼外國貨車少有超限超載嗎?看完呼籲國內學習

***請點擊上方紅色的“關注”我們,您的關注,是我們努力的動力!謝謝!***

日常中我們會發現治理超限超載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各國政府都深深意識到超限超載車輛對交通安全、環境和道路設施的巨大危害。有關專家曾形象地將超限超載車輛比喻為“掠奪性命的武器,道路設施的天敵”。為此,很多國家都採取了嚴格的治理措施。

打擊面比較廣——司機老闆都得罰

國外開卡車的司機在談及超載問題時普遍表示,國外貨車很少會出現超載的情況,至於其中的原因他們都提到一點——管理嚴格。

漲知識!你知道為什麼外國貨車少有超限超載嗎?看完呼籲國內學習

1、美國天文數字的罰單

1913年通過第一部限制車重的法律,隨後又出臺了多部聯邦法律,對超限超載車輛的管理做出了明確規定。目前,美國的超限超載車輛約佔被檢測貨運車輛總數的3.5%。

美國處理超限超載車輛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向違章車輛發出違章傳票,確定罰款金額。並輔以其他懲罰措施,如交付路產補償金、被列入駕駛員和運輸企業不良記錄檔案等。二是卸載或均載(移動貨物直到軸載不超限)。三是對嚴重超限超載或屢次違章者採取司法行動,包括刑事訴訟、短期拘留和多達1年以上的監禁。

美國雖是一個聯邦制國家,但各個州政府的權力仍然很大,都有自己法律,管理規定也不盡相同。但是,涉及到超載問題,無論哪個州處罰力度都很大!

每個州都有兩條檢查杆,入口和出口都設有專人負責檢查。如發現車輛超重後,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把這輛車攔下來。

視距離遠近,他們會要求司機所在的公司派車過來,分裝貨物;或聯繫專門負責拆解貨物的公司,把一部分貨物裝到另一輛車上拉走。有一點肯定的是,這些檢查人員發現超載車輛後是絕不會讓其重新上路的。

除了立即卸載貨物外,司機和所在公司將面臨雙重罰款,這在很大程度讓多數公司主動放棄了超載。據一位在美國洛杉磯開卡車的司機介紹,超載後各個州的罰款數額都十分巨大。

超出的部分按每磅1-4美元來計算,如果換算成人民幣/噸的話,超載一噸則會被處罰13200元-52800元不等,著實是一筆天文數字。

2、日本一超三罰

和美國的情況類似,日本對待超載的態度同樣非常嚴肅。超載車輛一經查處,將立即扣留或替換其他車輛進行運輸。在罰款方面,日本實行的是“一超三罰”的制度,開車的司機不僅要受罰,連這趟貨的貨主、司機所在車隊也要一起受罰。

大型和中型貨車超載50%以下,處罰款3萬日元;超過50%-100%,罰款4萬日元。日本卡車司機的月薪在25萬日元左右,超載罰3-4萬日元也不是個小數目。

3、德國駕駛員黑名單

德國是一個向來以嚴謹著稱的國家,對待超載的態度自然不能馬虎。聯邦貨物運輸局設有專門機構治理超載車輛,11000公里的高速上竟設有700多個檢查站。

德國法律對超載運輸的處罰也很嚴格,第一次駕駛員將被登記在案並口頭警告;第二次被發現將面臨3個月的監禁;一年內如果被發現超載運輸3次以上,駕駛員會被吊銷駕駛執照,並列入“黑名單”,終身不得從事駕駛行業工作…

4、韓國

從1973年7月開始對重車實行重點檢查。1994年10月,超限超載車輛過多導致聖水大橋坍塌後,韓國政府進一步加大了治理力度,在全國設立了400餘個超限超載檢測站(點)。目前,韓國超限超載車輛僅佔被檢測貨運車輛的1.5%。

韓國法律規定,對超限行駛者或強迫駕駛員超限運營者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處以200萬元韓幣(約合人民幣1.5萬元)以下罰款;對擅自改裝車輛或妨礙檢測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處以700萬元韓幣(約合人民幣5.2萬元)罰款。超限運輸車輛一經發現,將被公路部門直接引導至法院接受法律懲處。

漲知識!你知道為什麼外國貨車少有超限超載嗎?看完呼籲國內學習

5、南非

非常重視車輛自動稱重技術的研究工作,將電子秤應用於治理超限超載工作中。電子秤可以對時速不低於10公里的重載車輛進行自動稱重,並顯示在重載車輛信息管理系統上,管理部門據此對這些超重車輛進行卸載和處罰。這一技術系統在近10年來的治理超限超載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南非超限超載車輛的比例已下降到10%以下。

給公司開車多拉不掙錢

和國內個人從事貨運的情況不同,國外的卡車司機大多隸屬於某物流公司,司機不用為了個人利益拉貨物,這在很大程度抑制了超載現象的發生。

以美國為例,車主可以買車成立公司,但新公司信譽低缺少貨源,難以運營,因此大多數司機還是會選擇加入比較有保障的運輸公司。

據卡友介紹,運輸公司按照跑本地還是長途,或以提貨的次數(長途司機規定必須提一個貨後卸一個貨物)和行駛里程數核算司機的工資,或照“team”形式中的主副駕駛分別計算工資。

無論是哪種方式,駕駛員的收入和貨物的重量都沒有直接關係,特別是“team”形式,單趟運費是固定的,不管是開了多少公里,提送多少次貨物,一個來回只有那麼多錢。這種工資機制在客觀上阻止了司機希望通過多拉貨物甚至不惜超載,多賺運費的想法。

此外,司機超載,公司也會面臨鉅額罰款。這也促進了許多物流公司加強對於司機的管理,從根本遏制了超載。

收入較高生活安逸——超載不值得

卡車司機心裡面都清楚,國內超載嚴重很大的原因在於開卡車辛苦收入低,大家都為了能靠多拉點兒貨多賺些錢。相反,國外的情況,普通卡車司機的收入屬於中上等水平,完全沒有必要依靠超載賺取高額收入。

筆者曾經瀏覽過國外的招聘網站發現,美國多數企業給出的是80000美元左右的年薪,摺合月薪6000-7000美元(約3萬-4萬人民幣)。由於美國的物價水平低,6000美金的收入已經可以過得非常舒適了。

除了美國,

日本司機的待遇也不差。他們的月薪在25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5萬元),而且隨年齡資質增長,實際工資還會再調整。

全面監督——違規小心被舉報

除了政府和公司的管理外,加強全民監督也是治理超載的另一個好辦法。

例如,美國的一些貨車屁股上會貼著一句話“How am I Driving”,直譯過來就是“我開得怎麼樣”,後面會附有舉報電話,任何看到司機有違規駕駛行為的路人,都可以打這個電話進行舉報。

大環境健康——不好意思超載

國內的情況來看,當前運輸市場內個體運輸逐漸增多,運力反而連年下降,這就直接造成了運價的持續走低,惡性競爭明顯。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司機不惜以生命安全為代價超載行駛。

三五個人超載很好治理,但大家都超載,這個問題就愈加不好解決。在這個超載的大環境影響下,每個人的自制力都遭到了挑戰,更多人會控制不住加入其中。

相反,國外的運輸大環境比較健康,司機在政府和企業的監督下,普遍能夠做到按規定駕駛。這對於所有人都是一個正向的影響作用,大家都不超載,個別司機受到影響也就“知錯就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