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宗與劍宗,籃球鞋江湖中,阿迪達斯和耐克的王者爭鋒

看過金老小說《笑傲江湖》的朋友都會對華山派的劍氣二宗印象深刻。劍宗招式變化萬千,氣宗內力渾厚,各擅勝場。

而現在,我們暫時從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走出來,把目光聚焦在籃球鞋這個江湖世界。

當今世上,大大小小的籃球鞋品牌數不勝數,比如重新殺回NBA市場的彪馬和新百倫,因為庫裡一炮而紅,甚至在巔峰時期把阿迪達斯擠下第二把交椅的Under Armour,還有國產驕傲李寧,安踏和匹克等等。但在龐大的籃球鞋世界處於食物鏈頂點絕對支配地位,依然是猶如劍氣二宗一般的耐克和阿迪達斯。

作為籃球愛好者的麵包君並不是專業的球鞋評測專家,只是結合自己的實際穿著體驗和大家聊一聊阿迪和耐克籃球鞋,這一對相愛相殺的好基友。


氣宗與劍宗,籃球鞋江湖中,阿迪達斯和耐克的王者爭鋒

耐克和阿迪達斯都是歷史悠久的世界性運動產品公司。耐克總部在美國的俄勒岡州,是一家純粹的美國公司,產品從孃胎裡便帶著美國人的張揚,而阿迪這家德國人創立的公司則處處透著德國人的低調踏實。

眾所周知,籃球運動是一項非常激烈的運動項目,一雙好的籃球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運動員或者籃球愛好者的安全。而支撐一雙籃球鞋性能便是針對球鞋而開發的科技。

兩家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最重要的球鞋領域,他們都有著極其豐富的科技和文化沉澱,開發出來不少黑科技。

科技方面,在一雙籃球鞋最重要的中底緩震設計上,兩家公司都有著自己的絕活,比如耐克經久不衰的氣墊技術,紅極一時的SHOX和近年開發的Lunalon泡棉和React材料,而阿迪則有早期旗艦鞋款中常用的adiPRENE+技術,中端球鞋專用的Bounce科技,使得處於低谷的阿迪達斯大翻身的Boost材料,低端鞋款使用但實際體驗不差的Cloudform,可能會取代Boost成為阿迪達斯最強緩震科技的 LIGHTSTRIKE等等。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擁有如此多黑科技的阿迪和耐克,不成功那真是天理不容。


Crazy Explosive2017

氣宗與劍宗,籃球鞋江湖中,阿迪達斯和耐克的王者爭鋒

麵包君的這雙Crazy Explosive2017 是2017年購買的,因為時間比較長,球鞋外底已經從白色氧化成難看的棕黃色。當時麵包君在百貨大樓瞎轉悠,本來已經看中了耐克的PG1,後來又去了阿迪達斯的專賣店瞅瞅,一進店就看見了這雙Crazy Explosive2017 ,顏值高打折兇,原價1000多的鞋子只要799就能帶走,於是想也沒想,趕緊買了體驗一下傳說中BOOST的踩屎感。

買完鞋特意走路回家,Crazy Explosive2017 包裹性好的令人難以置信,但Boost並沒有想象中的軟到踩屎。回家查詢了資料,原來阿迪達斯在用Boost調校籃球鞋時,並不是單純的強調軟,而是軟中帶彈,就是所謂的球鞋給予的反饋力。畢竟籃球鞋如果過分的軟,會使打球突破時產生拖沓的感覺,這反而會影響在球場上的發揮。

穿Crazy Explosive2017 打了幾次球后,習慣並逐漸愛上了Boost這種軟中帶彈的特點,球鞋給予的反饋力使得無論突破和投籃都很舒服,不會因卸力而產生那種有勁使不出來的感受,而其完美的包裹性,抗扭轉和抓地力,讓我可以放心突破而不用擔心發生崴腳的情況。除了耐磨性,我給這雙鞋打滿分。(畢竟水晶底,漂亮是漂亮,但一個變向幾塊錢就沒了,強烈建議選擇在內場打球)


氣宗與劍宗,籃球鞋江湖中,阿迪達斯和耐克的王者爭鋒

在Boost出現之前,阿迪達斯已經被耐克壓著打很多年了,很多小夥伴(包括麵包君自己,雖然從大學時代到現在自己都是阿迪粉)總是感覺阿迪達斯出品的籃球鞋耐穿皮實,但最重要的緩震科技一直馬馬虎虎,踩屎感是不要奢望的,有時候穿著阿迪達斯籃球鞋打球,一個跳投落地後,從腳到腦都震麻了。

而BOOST的出現,阿迪達斯鹹魚翻身,擺脫了長期被耐克壓制的局面,重現世紀初阿迪五虎時代的輝煌。


如果說阿迪達斯是靠著Boost絕地反擊,那麼耐克則是因為氣墊技術縱橫江湖,幾十年屹立不倒。

氣宗與劍宗,籃球鞋江湖中,阿迪達斯和耐克的王者爭鋒

買了Crazy Explosive2017

之後沒多久,麵包君由於對白色鞋面水晶底籃球鞋的偏好,所以還是把喬治的簽名鞋,PG1帶回了家。(PG1放在麵包君辦公室,麵包君還沒復工,只能在網上找張圖片代替)

PG1沒有讓麵包君失望。以麵包君的體驗來說,PG1Crazy Explosive2017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受,Crazy Explosive2017的腳感是那種低調中又透著渾厚的感覺,而PG1則是一上腳就能感受著強烈的軟,可能這就是所謂的踩屎感,雙腳深陷其中,走起路來前掌部位卻有著澎湃的回彈。

這雙鞋只有前掌有zoom氣墊,從穿著體驗來看,氣囊非常飽滿,耐克難得的良心了一次,後掌雖然沒有氣墊加持,但是緩震足夠使用。


除了Boost 和zoom氣墊這兩大經典科技,阿迪達斯和耐克還有很多其他的獨門科技。這裡,麵包君想聊聊半人半神卡特曾代言過,裝備著SHOX緩震技術的籃球鞋系列。


氣宗與劍宗,籃球鞋江湖中,阿迪達斯和耐克的王者爭鋒


在很多八零後眼中,卡特就是SHOX,SHOX就是卡特。雖然在簽約耐克之前,卡特也穿過不少品牌的球鞋,但是最經典的,近乎於成為卡特個人標籤的,依然是SHOX系列。

當年SHOX球鞋那一排像小牙齒的立柱簡直囂張到不行不行的,在麵包君的讀書時代,誰穿上SHOX籃球鞋,誰就是整條街最靚的崽。

但實事求是的說,耐克重金打造出來的SHOX科技,並不適合籃球鞋。

首先,SHOX的穿著體驗十分十分十分糟糕,緩震是不可能的,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卡特代言前幾代的全掌SHOX,無論是在打球還是平時出街,完全是板磚一塊,毫無體驗可言。再加上有立柱的存在使得球鞋重心過高,打起球來這簡直是崴腳神器。麵包君在高中穿著同學的SHOX打球(窮,買不起,只能借同學的穿),就曾因為崴腳在家休養了很久。

沒曾想,在SHOX消失江湖多時之後,這幾年SHOX BB4又開始重現出現在NBA的球場了,而穿著BB4征戰沙場的依然是如今髮鬚皆白的老飛人-文思卡特。

也許卡特穿的不是鞋,而是對青春的懷念和NBA的不捨吧。


氣宗與劍宗,籃球鞋江湖中,阿迪達斯和耐克的王者爭鋒


球鞋世界中的暗潮洶湧永不可能停息,劍氣二宗,阿迪達斯和耐克的互相競爭使得一雙又一雙如藝術品般的籃球鞋層出不窮,無論是喬丹系列,科比系列還是麥迪系列,都讓愛好球鞋的朋友們如痴如醉。

有人就有江湖,作為這時代大潮的旁觀者,我們期待在未來會出現一雙雙更加經典的籃球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