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型高效學習方法:遷移


思維模型高效學習方法:遷移

查理芒格提倡的跨學科多元思維模型在知識付費年代越來越受到重視,混沌大學的成功就是一個重要的體現。跨學科應用其中一個重要的前提是遷移,就是要能夠將各基礎學科理論用於生活的其他領域。今天就對牛頓力學的遷移應用進行一個學習分享,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萬事萬物不管距離多麼的遙遠都會有相互的引力產生,就是說沒有哪個物體是獨立於這個世界產生的,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物體的影響。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感嘆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經常會發現家庭、工作、朋友等問題交雜在一起。這其實是客觀規律的體現,寄希望於從頭再來或躲避於深山是逃避不掉的。正確地判斷作用力的方向像天體一樣畫出一個漂亮的橢圓才是解決之道。

牛頓第一定律孤立的質點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二定律a=f/m。這二個加一塊就說明物體本質是不想改變的,如果沒有外在的壓力運動狀態、認知都是不願意改變的。但同樣的壓力下,質量低定力差的會有更大的改變。

反思我們自己,如果是在完全放鬆狀態我們其實是完不成自己心中給自己的計劃的。不是我們的計劃不完美而是我們自己自身的惰性。要想完成這個計劃就得想辦法給自己施加壓力,比如告訴朋友、打賭等。但反過來,如果我們不想因為社會上各種言論讓自己像牆頭草一樣倒來倒去。那麼我們需要做的是多學多思增加自己的思想定力,讓自己的狀態不那麼容易改變。

牛頓第三定律,力是相互的。這說明我們對別人施恩或施壓時,我們自己也會受到對方反饋回來的恩或壓。在心理學上就是有恩報恩,有怨報怨。為了自己能夠過得更好,我們就得不斷地向周邊朋友給予肯定正向的作用力,這樣就能借力讓自己過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