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規劃我們的養老金


如何合理規劃我們的養老金

養老金的儲備不外乎三種方式,銀行存款,配置保險和投資理財,像養兒防老,以房養老等等其他方式我們先不考慮,現在我們這裡只考慮,銀行、保險和證券。接下來我們一起詳細看一下他們的優缺點是什麼;

如何合理規劃我們的養老金

銀行;

這是央行的過去30年的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走勢圖,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過去30年的銀行利率是在變化的95年之前利率都是比較高的,從1995年到1999年利率從10.98%降到了2.25%開始趨於平穩,直到2015年利率都在3%上下浮動,2016年到現在2020年3月一年定期利率一直是1.5%。我們可以看到30年的時間銀行利率從10%降到了現在的1.5%,30年後的利率是多少呢?我們沒辦法預測,而30年後我們會迎來我們的退休生活,在利率不確定的情況下,把錢放銀行我們真的放心嗎?利率會長還是會繼續下跌,這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很多發達國家利率趨近於0,或者是負利率,比如日本,什麼概念我去銀行存錢,銀行不但不給我利息,還要收管理費,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百度自己查一下搜關鍵詞“日本一年定期利率2020”就可以看到。

銀行的優點是,本金安全,靈活存取,方便快捷,缺點是利率不確定,適合放少量當下要用的錢。


投資;

投資股票基金各種理財是少不了的,如果有人告訴我他投資的股票今年賺了20%個點,我一點都不奇怪,高收益面臨著高風險,有錢人多得是,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創業?直接把公司賣了投資不就好了,省心還省力,市場好的時候股神是你,市場不好時證券大廈頂樓看風景的也是你。投資可以看成是一場刺激的冒險,而養老一定會在某個時間到來,有一部分錢是一定不能用來冒險的。年輕氣盛,不氣盛還是年輕人嘛?失敗了從頭再來,我們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在控制範圍內的錢可以隨便折騰,存銀行,買保險,投資都可以,而我們要做的是把未來一定會用到的錢先安全的放好,這部分錢,不能失敗、不能冒險、也不能從頭再來。金融市場不好的時候大家都在虧錢,為什麼有的人生活水平沒有變化,有的人原來吃5元錢1個的包子,現在改吃饅頭了,更有甚者去頂樓看風景的呢?

投資的是高收益高風險,不要只看到收益,風險也是應該看到的,建議,拿規劃後暫時用不到的錢去進行投資,賺了高興,賠了也不會不開心,至少體驗了過程,因為是規劃後用不到的錢所以它的成敗不會影響正常生活水平。

保險;

保險是養老規劃的主要工具,為什麼這麼說呢?先說一句,我國的養老保險是一定要參加的,它是我國的福利政策,每個人只可以參加一次,雖然網上有部分目的不明的人宣傳養老金虧空,領多久才能回本的言論,我只想說中國只要不改名錢是一定可以領的到。我的建議是沒有參與社保的先不要考慮買商業保險的問題。為什麼?因為社保是國家福利政策,商保是什麼?是公平交易。舉例來說60歲後,我希望每個月可以領4000元錢,到80歲可以領684775元作為祝壽金,或者每個月可以領4000元錢,到90歲可以領383035元做祝壽金。那麼我需要做的是從26歲開始每個月給保險公司2000元保費一直給到20年,和保險公司交換得來的。

一般業務員都會告訴我們20年一共給保險公司交了2000元×12月×20年=480000元,而保險公司一共給了我們4000元×12月×20年+684775元=1644775元。是不是感覺很多錢保險太好了,我一定要買。而我要告訴你的是收益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我們忘記考慮時間這個條件26歲到80歲中間一共經歷了54年的時間,如果我們擁有合理的理財能力,並且能夠控制自己不會亂花,並且保證自己的年化收益在5%以上的話,是不需要通過保險來規劃養老的,因為你自己有很好的控制力。如果做不到這些,養老的這部分錢只有通過保險才能辦到。因為銀行不會承諾你10年後我的利息是多少,我們也不能拿我的後半輩子去冒險,去投資,因為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銀行存錢得到的是本金+利息也就是“本利和”在保險中也存在一個“本利和”我們叫它“現金價值”。之前的中國近30年央行一年定期基準利率走勢圖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之前的利率走勢,而發達國家的利率是多少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我國早晚會進入發達國家的隊列,那我國的利率會怎麼樣呢?你品、你細品。。。。。保險之所以能做到確定的時間給到我們確定的錢是因為從你參加保險計劃的那刻起,保險合同就生效了預定利率就不會變了,2019年保險的預定利率是4.025%現在是2020年3月25日保險的預定利率也都降到了3.5%之後的時間裡保險的預定利率還會變化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父母在96年購買的保險預定利率是8%現在仍然是按照8%計算,不管市場如何變化保險合同是不會變的。當然8%現在看好高,而放在24年前銀行定期都是10%的年代真的高嗎?對啊這就是保險規劃養老的底層邏輯。我們現在規劃的養老保險預定利率是3.5%誰能告訴我們30年後的銀行利率是多少呢?應該沒有人吧,而我相信大家的投資能力,一年賺個10%以上不成問題,問題是誰能保證只賺不賠呢?

總結;

短期要用的錢放銀行,一部分錢用保險規劃作為備用金,東山再起的資本,還有剩餘部分拿來投資理財,賺了有收益我高興,萬一虧了也不會影響正常生活,我也高興,畢竟不折騰能叫年輕人嗎?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對保險有一客觀的認識,它只是風險管理的工具,沒有吹得那麼神。認識它瞭解它,才能用得好它。大家感覺這篇文章有用可以收藏點贊轉發,讓我們一起幫助更多的人,讓保險市場越來越規範,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