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中統計圖的設計與繪製要求及常見錯誤

在醫學論文中,統計圖作為形象化語言,大多能形象、直觀、簡明地表達變量與變量之間的關係,展示某一區域內不同量的分佈、某一變量的發展趨勢,產生直觀的效果,既可減少繁瑣的文字敘述,節省版面,也更能說明問題,同時增加讀者閱讀興趣,便於理解和記憶。下面,達晉編譯專門介紹醫學論文中統計圖的設計與繪製要求及常見錯誤。

醫學論文中統計圖的設計與繪製要求及常見錯誤

一、統計圖設計和繪製的基本要求

1.具有自明性。即不讀正文,只看圖就能明白圖所表達的全部內容。要做到這一點,一是要有一個簡明扼要的圖題;二是要有縱、橫座標,計量單位符號,且縱、橫座標應標明相應的刻度;三是要有圖形和圖例,以及必要的文字說明等。

2.根據資料的性質確定圖的類型。比如,連續性資料按線圖或直方圖的要求設計和繪製,間斷性資料按條圖設計和繪製,結構性(百分比)資料可按百分圓圖或條圖設計和繪製。連續性資料,是指相互之間是連續的、存在變量關係的資料。間斷性資料,是指各個相互獨立的、非連續的、不存在變量關係的資料。

3.原始資料不可作為統計圖設計和繪製的依據。原始資料是指未經統計學處理的資料,即原始記錄的各種參數。如不同時期或不同觀察對象血清T3、T4的濃度,如果不算出全部均值和標準差,就無法進行分析比較,繪出的圖就不是統計圖,沒有任何意義。

4.基本要素的安排應合理、得體。要做到這一點,一是要把圖序和圖題置於圖的下方,如有圖注或說明,應置於圖題的下方,並注意簡明扼要,避免與正文重複;二是要把縱標目居中、底對縱座標,字由下往上寫,計量單位符號寫在其後的括號內;三是要把橫標目居中置於橫座標之下,計量單位符號寫在其後的括號內,或寫在對應觀察項目之下;四是要刻度在縱座標右和橫座標上,縱、橫座標的每一刻度間的距離應根據說明問題的需要,長短適宜、協調,縱座標的刻度數寫在座標軸左,橫座標的刻度數寫在座標軸下,並注意數字選擇合適;五是要先在象限內精確定位,然後繪出需要的圖形,並選擇合適的位置置放圖例。

另外,要儘量將文字說明置於圖內,而且圖內植字應字體一致,考慮到實際印出的字號大小一致。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圖置於正文首次提及的相應句後的圓括號內。

醫學論文中統計圖的設計與繪製要求及常見錯誤

二、統計圖設計和繪製的常見錯誤

1.不必要的圖。如統計表是設計統計圖的基礎,如果圖、表所表達的是同一資料,以表的形式表達更恰當,即沒有必要用圖表達;又如,用文字較易表達清楚的單組資料,也沒有必要用圖表達。

2.縱、橫標目,刻度完全相同的多幅圖。如實驗觀察多組對象或動物的資料,其指標、方法、計量單位完全相同時,則沒有必要每組資料設計一圖,而應根據縱、橫標目、刻度是否完全相同,如完全相同,應儘量併入一幅圖。

3.資料性質與圖的類型不符。比較常見的是把間斷性資料與連續性資料的圖形設計混淆,即把間斷性資料設計成線圖,把連續性資料設計成條圖。

4.縱、橫座標刻度的間距比例失調。如縱座標刻度間距太小,橫座標太寬,則會使本來很明顯的圖形,顯得很低平,說明不了問題;相反,如縱座標刻度間距太寬,橫座標太小,又會使本來不明顯的圖形被誇大了。

5.缺圖的基本要素。例如,沒有圖題、座標上沒有刻度、標目後沒有法定計量單位符號、沒有必要的說明或圖例等。

6.繪錯象限。根據幾何原理,座標軸的右、上為正數,左、下為負數。因此,絕大多數統計圖形應該繪在第1(右上)象限。但現實中偏偏有繪錯象限的現象發生,甚至有零點不是從座標交點開始,而縱座標零點在上,刻度值從上至下,由小到大等。

醫學論文中統計圖的設計與繪製要求及常見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