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化,“怒王”項羽的自我毀滅之路

01.少年弊病


項羽小時候,學習認字寫字,未學成;改學擊劍,未學成;學習兵法,粗略地知道兵法大意,不肯認真學完。


由項羽的學習歷程可見,項羽情緒化的弊病,少年時代已有之。


雖然項羽長得高、力氣大,有才氣,然而,其將情感置於理智之上,這是其悲劇人生中致命的性格缺陷。


02.勇者不畏難


項羽是毋庸置疑的勇者,讓其置身戰場甚至險境,項羽能夠充分發掘出自身的潛力,創造奇蹟。


在群雄並起的時代,項羽的勇者特徵曾一度成就項羽,但這也是他生命和與他接觸的其他人生命中最大的變數。


同項梁起事之初,項羽拔劍斬郡守,擊殺數百人,初露鋒芒;之後攻打襄城,攻克後,坑殺全部守城軍民;西進略地,在雍丘大破秦軍,斬殺李由。在一次次的戰爭中,項羽展現出了非凡的勇者氣魄。


在宋義為上將軍,統屬各路別將時,項羽斬殺宋義及宋義兒子的行為,使他威震楚國,名震諸侯;在鉅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大破秦軍。項羽的英雄氣概可謂是深入骨髓,表露於外。


項羽能夠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統屬各路諸侯,正是得益於他的勇者特徵。

情緒化,“怒王”項羽的自我毀滅之路

03.有盛氣而怒


在一次次軍事戰爭的勝利中,項羽積累了很高的威望,且楚軍之威使得項羽的威望更勝。


自視功高的項羽逐漸有了盛氣,且與日俱增,情緒化的弊病開始逐漸使他走上了自我毀滅之路。


項羽聽說劉邦已經攻破咸陽,大怒;項羽聽說劉邦想稱王關中,大怒。


“怒王”項羽此刻已經覺醒,情緒化的因子開始在他的骨子裡積聚、活躍起來。


項羽帶兵西進,屠毀咸陽後,懷念故鄉,心欲東歸。情感豐富的他又一次將情感置於理智之上。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人心背離,聽說漢王劉邦已經兼併了關中,將要東進,齊、趙又反叛了他,大怒。


漢將紀信假裝漢王蒙騙楚軍,漢王乘機逃跑,項羽見了紀信後得知真相,燒死了紀信。


情感支配行為,憤怒是必然的,可燒殺紀信並不能解決問題。


項羽在對劉邦的軍事戰爭屢次獲得勝利,這逐漸積累起來的盛氣,終將成為項羽悲劇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


漢御史大夫周苛被項羽活捉後,周苛不僅不接受項羽的上將軍及三萬戶封地,而且罵項羽說漢軍就要俘虜他,說項羽不是漢軍的對手。盛氣已經到巔峰的項羽,怒。


項羽設置高大的砧板,欲烹劉邦的老子,劉邦調侃項羽,說自己和項羽都是北面稱臣,受命於懷王,結為兄弟,自己的老子就是項羽的老子。項羽,怒。


項羽派壯士挑戰漢軍,三次被漢軍的樓煩射死。項羽,怒。


項羽與劉邦隔著廣武澗對話,劉邦歷數項羽的罪狀。項羽,怒。


項羽率軍東進,攻打陳留、外黃,外黃沒有攻下,過了幾天,外黃投降。項羽,怒。

情緒化,“怒王”項羽的自我毀滅之路

04.盛氣一絕,怒便不復


當漢軍兵多糧足,而楚軍兵疲糧絕時,項羽的盛氣已漸漸消減。


當項羽和劉邦約定平分天下,送還漢王父母妻子,解除軍事對峙,率軍東歸時,項羽的盛氣已絕。


當項羽的軍隊築壘垓下,兵少糧盡,漢軍和各路諸侯軍隊重重包圍,四面楚歌時,盛氣已絕,怒已不復的項羽只能慷慨悲歌,淚下數行。


於是,項羽悲劇人生的高潮隨之而至。


項羽帶部下八百多人突圍,到了東城時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而追趕項羽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


面對漢軍的包圍,項羽的勇者不畏難的英雄氣魄,依舊是全場的焦點。


面對東渡烏江,東山再起的機會,項羽的情感又一次戰勝了理智,當初帶著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進的項羽,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項羽內心有愧,無顏見江東父老。


情感豐富的項羽,情緒化的項羽,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悲劇人生的終點。


項羽自刎烏江,而馬童、王翳等人在千金之賞和萬戶之封的驅使下,自相蹂躪踐踏,爭奪項羽的屍體。


在群雄並起的時代,具有勇者特徵的項羽有盛氣,自視功高,盛氣一絕,怒便不復。


這也給了我們後人更多的思考。


情感豐富,在某些方面是人格魅力的體現,然而,當情感時常置於理智之上,情緒化的因子在我們的身體裡積聚、活躍起來的時候,自我毀滅的傾向,便開始不斷地引導著我們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