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孩子剛出生後,新手家長有哪些注意事項?

家長教育社會觀察


孩子剛出生後,新手家長有哪些注意事項?

作為新手父母有很多問題在孩子出生前都是想不到的,還記得當年自己生完孩子,以為就沒有事了,結果是孩子晚上哭了一個晚上,自己斷斷續續也沒有睡好,孩子哭的時候竟然都不知道究竟是為什麼哭。等到弟媳婦生孩子的時候,作為一個過來人已經有了經驗,也知道嬰兒剛出生會面臨哪些問題。

順產媽媽會住院2-3天,剖腹產媽媽住院時間更長,但是在照顧嬰兒方面,在孩子出生48小時之內,照顧新生兒最長遇見的是這幾類問題。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的注意事項

第一次母乳餵養時間不能太晚

寶寶出生之後,最好在產後2小時之內讓寶寶開始吮吸母乳。這樣做對於新生寶寶來說有3個好處。第一,儘早吮吸可以讓新生兒獲得安全感;第二,儘早吮吸可以幫助新生兒寶寶腸胃蠕動,促進胎便的排出;第三,儘早吮吸,媽媽乳房上的有益菌群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身體的抵抗力。

對於媽媽來說,儘早吮吸可以儘早促進子宮收縮,有利於子宮恢復;第二,有利儘早開奶,寶寶吮吸的越多,下奶的越快。

新手媽媽都會面臨的餵養問題——餵養姿勢

新生兒天生會吮吸,但是媽媽們可不是天生會餵母乳,加上新生兒剛開始吮吸母乳,還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很多孩子第一次吃母乳就會遇到這幾個問題:

  • 乳頭含不住,吃著吃著乳頭會掉出嘴巴;
  • 吃奶時間過長,吃著吃著就睡著了;
  • 明明吃了很長時間睡眠時間卻很短;

以上問題最終的結果就是嬰兒吃不飽,根本原因是孩子吃母乳的姿勢不正確。這是很多新手媽媽產後都會遇見的餵養問題。

想要新生兒吃上母乳,媽媽的餵養姿勢一定要正確。首先要確保新生兒含上了乳暈,而不是乳頭;其次孩子吃奶的過程中觀察寶寶的吞嚥,看是否吞嚥聲;最後,確保孩子吃母乳的時候一定是清醒的,需要不斷的揪耳朵或者撓手心。

出生後絕對絕對不能喂水

還記得當年小侄子出生後餵了幾勺水,醫生查房後知道了嚴厲批評了我們家屬。很多老人都會覺得新生兒會渴,事實上,嬰兒的第一口肯定是母乳,如果沒有母乳可以喝配方奶,不管是哪一種都不需要額外的喝水。喝水並不能促進腸道有效的蠕動,相反會減少腸胃空間,減少奶量的攝入,對於胎便的排除並不利。

一定要記住包襁褓

當年照顧弟媳婦的時候,隔壁床的產婦是剖腹產,孩子一晚上都在哭,一到大人懷裡孩子就不哭了,一放到小床上孩子過會就哭,家長就說這孩子怎麼這麼小都知道讓人抱,抱起來他就不哭了。新生兒喜歡成人的懷抱,並不是孩子大腦有多聰明,這是一種生理需求。因為孩子從緊緊包裹的羊水中才出生,沒有了溫暖的環境。成人的懷抱有溫度,有緊緊包裹的感覺,讓孩子找到了子宮的感覺,他會減少哭聲。

所以對於新生兒出生後一定要記得包襁褓,寶寶的兩隻胳膊需要被固定在襁褓中,這樣能夠給新生兒安全感,讓他睡眠更好。

更換紙尿褲注意新生兒肚臍

新生兒肚臍在出生一週後會逐漸自行脫落,但是在脫落之前需要避免摩擦肚臍、避免見水,所以在照顧新生兒的過程中更換紙尿褲一定要記住換完紙尿褲之後需要把覆蓋在肚臍上的紙尿褲翻折下來,露出肚臍,避免肚臍被摩擦,被捂到。

剛出生的寶寶不要平躺一定要側躺

新生兒出生之後放在小床上的時候一定要側躺,千萬不要平躺,因為新生兒寶寶容易吐奶,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平躺對孩子的風險會更大,一旦出現吐奶容易出現窒息的危險。

上面6個問題是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最常見的問題,作為新手父母最好在孩子出生之前做好準別,避免自己手忙腳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