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在整個藝術創作過程的最難之處在哪?又該如何解決?

影影圈圈


藝術創作強調個性,強調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看藝術家的作品,不用看署名,一眼便知是誰誰誰。風格就是藝術家的立命之本,沒有藝術風格的作品,曇花一現,沒有生命力。


陳會衡山水畫局部

做藝術的人誰都知道風格的重要性,有的人少年有為,過早形成自己的藝術面貌,有的人大器晚成,鑄就了鮮明強烈的風格,還有絕大部分人,空在世間玩藝術,一輩子跟在別人後面打醬油,到頭來不知道風格為何物?


藝術要獨立高標,藝術家要給自己設立長遠的終極目標,有目標,就有方向感,就不會隨波逐流,就會慢慢養成自己的筆墨風格特徵。


陳會衡山水畫局部

風格,說來容易做了難。不管如何,先有意志上的準備,不畫古人,不畫今人,獨闢蹊徑,百折不饒,努力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語言面貌,做個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家。


陳莊水墨畫家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百裡挑一”,這句話對於藝術來說是最形象不過了,古今中外從事藝術創作的藝術家比比皆是,藝術作品更是數以萬計,但成為名作的屈指可數,所以讓人感慨藝術創作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那麼在整個藝術創作過程的最難之處在哪呢?又該如何解決?

藝術的情感靈魂是最難賦予的,

任何藝術都要先有表象,之後才有情感和靈魂,而藝術作品的表象是最容易就可以完成得到的,我們就以繪畫藝術來說吧,在視覺效果上也比較直觀,在創作時,只要對著真實物象,通過畫筆和色彩就可以把現實中的物象描繪下來,這過程很簡單,因為這些都是憑藉技巧,練習多了,就會了,



然而,畫作人物的情感靈魂是最難表現出來的,特別是那些本身要體現表情的人物油畫,比那些風景、靜物複雜多了,畢竟風景、靜物不需要描繪表情,也不需要內心情感,所以在整個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賦予作品情感靈魂是最有難度的,具體的說,是描繪人物的表情,


因為畫作人物表情難以刻畫的生動形象逼真,這也導致了開篇所說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總讓人感覺幾乎所有的作品人物都是同一種表情,那麼要如何解決這種“千人一面”的尷尬局面呢?這成了很多藝術家頭疼的事情,其實真正解決的方法也很很簡單,只是有些人太懶惰了,不願意去做,

“寫生、寫生、寫生”可以將人物的表情、內心世界刻畫的淋漓盡致,作品的情感靈魂,自然就有了,當然了,如果是人物畫,在創作之前可以和模特進行長時間的溝通交流,引導模特具備足夠的藝術情懷,此時藝術家通過精湛的技法,便可把人物的生動表情記錄下來,這是對真實世界的“複製”,換句話說,如果人物本身體會不到藝術氛圍,表情僵硬,那麼藝術家憑藉想象添加細節,也是徒勞無功,導致千篇一律。



詩夜城主


有一句古語,叫做“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意思是說,好文章是上天的作品,本來就現成的,在那放著,並不是什麼才子寫出來的,不過是你有幸得到而已。這句古語用到藝術創作比如繪畫上也可以。這裡關鍵是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妙手”,另一個是“偶得之”。這其實也回答了藝術創作中的難點所在。

以中國畫創作來說,妙手,主要是指紮實的基本功力,既有師古人等傳統的理論和筆墨功力,也要有師造化,包括石濤說的“搜盡奇峰打草稿”等修煉成果,還要融會貫通後形成自己獨特的一套筆墨語言,這樣,才有可能具有“妙手”的資格。但這還遠遠不夠,因為還有更關鍵的“偶得之”。“偶得之”說起來就有些玄乎其玄了,“偶得之”肯定不是常得之,而是一種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的幸運行為和大美效果,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信筆遊韁就寫出來了,以後想再複製也辦不到了,這種狀態就稱得上是“妙手偶得之”了。但王羲之能寫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奇怪嗎?不奇怪,因為他早就具備了“妙手”,被稱為千古書聖而名至實歸。而國畫中的經典,無論是吳道子、顧愷之,還是元四家、明四家以及清四僧等的傳世之作,都達到了後人難以超越的藝術化境,讓人甚至懷疑是鬼斧神工之作,非人力所能做到,有些稱為國寶也不為過。

所以我感到,悟懂了古語“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句話,本問題的答案也許就有些眉目了。


瀚嵊書畫


最難的是用自己的過硬的技術手段準確地表現、表達、呈現自己的思想和主張、主題,無論是視覺化呈現或非視覺化呈現,都必須有很強的技術手段。

例如畫畫,畫一個人,畫一幅景,都得有模有樣,偉大的畫家吳冠中說了一條評判畫好畫不好的標準:群眾鼓掌,專家點頭。要得到作品的基本認可,就必須有群眾鼓掌,專家點頭的“功夫”,通俗說就是“專業技術”,沒有捷徑,只要靠練習時間的積累,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再比如,很多吉他大神,每天練習吉他的時間都在8小時以上,很多美妙的樂曲,都依賴於吉他大神高超的手指技巧。

所以說,藝術創作最難的是,專業技術的提高和錘鍊。


樺音軒


藝術能刺擊人的神經思維的喜樂文化的享受故事意境容入對話與休闖壓舒適感…


用戶9610081418998


是功夫缺陷,功夫到位什麼都解決了


天天想吃肉肉


創作無外乎繼承傳統,開拓創新。最難得就是跨越時代的統一性,既不能脫離時代,又不能沉溺時代,可是自己無法把握~



了凡書童


構思靈感可遇不可求,抓住了就會有好作品,至於技術層面反倒容易解決!


藝術旅程


藝術也是一種愛好,同時也是塑造,當達到最高境界時,人體藝術緊跟時代改變而變,即然人體就應該裸露不宜,而不是去掉隱私部分並不完美展現。其二人與自然打配藝術較協調自然,講究以實為物,以稀為貴特點。完美藝術真實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