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退休教師,每月給5000元生活補貼,讓你到當地偏遠農村學校支教,去不去?

鷹眼看教育


我肯定是會去的,而且主要不是因為這些補貼。

前段時間,我們分別三十多年的師範同學聚會,在看到媒體上的“銀齡計劃”需要徵集組織一批具有一定頭銜的退休老師去偏遠農村支教的新聞時,我們就談到這個話題,大家很想組織幾個同學,退休後去一所學校支教。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相信一句話:到什麼年齡談什麼話題。

人到了退休的年齡,當然就會想一些退休之後的話題。平常在學校裡都是忙著一線教學的,一旦離開這個崗位,想到自己能幹什麼去呢?如果能在同樣的崗位上再作一些貢獻,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可能會有一些人不理解,甚至認為這是在唱高調。其實,等你真的到了這一天,你也許就會理解了。一個人到了退休的年齡,一般地,在物質生活上已經沒有多大的追求了,自己的那一份工資完全可以解決自己的生活了,只要身體還可以,都是願意做一些工作的,尤其是在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上,總比每天無所事事要好吧,所以,這不是唱高調。

一定年齡的人可能會有一點自己的要求。

當然,到了退休年齡的人也會有自己的考慮。比如在一個偏遠的地區工作,最好能有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夫妻兩個人一道去工作是最好的,所以只需要支教的學校提供兩個人生活所必須的東西就可以了。或者幾個熟悉的退休老師一道去,大家在工作之餘可以相互關心一下,遇到什麼困難可以共同努力去解決,這是非常好的。

現在,在一些偏遠地區非常缺少教師,那些地區的孩子們接受的教育可能還是比較陳舊的知識和理念,如果政府或者相關部門能夠組織內地的一些退休老師去支教,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同時,我們也希望相關部門在組織這件事時,能夠考慮這些退休老師的實際問題,儘量安排夫妻雙方都是老師的、或者在同一個地區組織一些退休的同事去支教,這樣,由於大家相互熟悉,可能支教的效果會相對好一些。

年輕老師不宜長期支教。

目前的情況是政府部門每年組織一些年輕的老師去支教,這當然也是一件好事。但是,那些年輕的老師們都有自己的家庭,有孩子需要照顧,有父母需要贍養,他們可能不能較長時間地在外地工作,相對而言,退休的老師們這方面的顧慮要少很多。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退休老師們的身體還相對好一些,還能做一些事。

此外,對於退休老師來說,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一個新鮮的環境去工作一段時間,心裡也有一種新鮮感,大部分的退休老師都是願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