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買菜百態面面觀,有人一氣買了五捆韭菜--BJ宅家日記(25)

宅在家的日子裡,吃飯的意義被前所未有的撥高了。

開始休假後,早飯吃什麼?午飯吃什麼?晚飯吃什麼?這三個問題,一下子替代了我是誰?我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這三大難題,成為廣大宅人每天反覆思考的新靈魂三問。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巧婦難為無米炊,吃什麼,取決於家中有什麼。

於是,買菜這件事隨著假期初時疫情的不斷加重,難度係數也不斷暴增。

廣大人民群眾出盡百寶,使出渾身解數只為搞好自家買菜問題,箇中辛苦,著實值得一記。


疫情期買菜百態面面觀,有人一氣買了五捆韭菜--BJ宅家日記(25)


疫情初期正值傳統春節假期,原本就比平常買菜艱難些,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下把大家砸懵,待到緩過一口氣來,馬上衝向超市囤貨去者。身邊的小夥伴們,提到買菜這事兒真是各有各的不易,有上3個鬧鐘夜裡面起來秒菜的,還有一早掐點開車跑到盒馬門口等著,超市一開門便衝進去搶菜的,看朋友圈裡大家描述的激烈程度比雙11的秒殺也不為過,確切說是辛苦的多,因為雙十一可以坐在床上刷手機,而這個是實實在在要拚體力。

窮人如我,採取的方法大抵也差不多,只不過是每天八點左右掐著點去家附近唯一還在開門營業的菜店裡找菜。何謂找菜,因為每日此時店裡上新完畢,菜品外觀有瑕疵者會在店門口裝袋低價銷售,既所謂處理菜是也。

這其中也有不少小確幸。


疫情期買菜百態面面觀,有人一氣買了五捆韭菜--BJ宅家日記(25)

買到過三塊錢兩根的大白蘿蔔,便宜實惠,且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炒菜、做湯、涼拌,都是極好的,一根就能吃上好幾頓。

買到兩棵特價大頭白菜,因為外表有傷,只要一塊錢一斤。傳說是普通白菜的改良升級品種,圓滾滾的,比圓白菜大上五六圈的樣子,這種新款白菜葉多幫少,口感比傳統豎長版白菜好上不少。超市裡上架不久便一搶而空。

在廣大群眾夜裡十二點上鬧鐘都搶不到菜的那些天,這兩棵白菜吃了許久,管了大用。

老孃拿出二十多年前對付冬儲大白菜的方式對待這兩棵珍貴的白菜,找出兩張報紙細細包好放到陽臺。

舊報紙、大白菜,簡直讓人一下回到二十年前的感覺。

在看著手機上各家超市貨架被掃蕩一空,不少網友抱怨夜裡兩點也搶不到菜,各種買菜APP如盒馬、美團買菜、每日優鮮永遠顯示今日訂單已排滿,無法為您提供服務的時候,我家陽臺上有兩棵大白菜!我家陽臺上有兩棵大白菜!我家陽臺上有兩棵大白菜!這個令人振奮的現實比諸如“大楚興、陳勝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劉秀當為天子”一類讖語更加給力。讓人憑添了不少信心和勇氣。可見,“高築牆、廣積糧”、“結硬寨、打呆仗”,才是宅家抗疫的正確方式。


疫情期買菜百態面面觀,有人一氣買了五捆韭菜--BJ宅家日記(25)

買到過一元一包的金針茹,在某個下雪的晚上想弄些熱乎乎的湯菜,於是翻出肥牛片和壽喜鍋汁,沒有香菇,便抓了金針茹代替,味道居然格外的好。

某日一早急著出門搶菜,有熱愛文學的小夥伴引以為奇,略加解釋後,對方引經據典的表示,這不便如《包身工》中一般?個人表示,包身工們吃的是撿來的菜,文中寫的明白:“有幾個“慈祥”的老闆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餚。”自家這個是花錢買的,對方大驚曰,還不如包身工。唉,越解釋越添亂,為免到得晚了搶不到好菜,趕緊出門去者。

還曾以三塊錢的價格買到一大袋奇形怪狀的土豆,在被定價之前也要看臉的蔬菜界,醜也是身價被貶的主因之一。

這一袋土豆也吃了很久,久到後來我看著桌上的土豆,滿腦子想到的只有藝術,確切說是一副名曰《吃土豆的人》的世界名畫,想想昏暗的畫面中主人公們苦澀的表情,一下讓人對這幅畫有了新認識。

再想想自己現而今待崗在家的當下也就吃得起土豆了,而且不是那種將土豆切薄片,每片土豆間夾一片培根,上面再蓋上兩塊厚厚的黃油或奶酪進烤箱烤那種風琴土豆。只佩擁有上鍋蒸熟、灑點鹽和黑胡椒粉那種窮人版吃法。一時間,更是悲從中來,不可斷絕啊。

疫情期買菜百態面面觀,有人一氣買了五捆韭菜--BJ宅家日記(25)

在每日裡白菜土豆感慨萬千,內心各種矯揉造作之際,大家初始時的搶菜狂潮終於過去了,嚴格說也沒太長時間,只是當時廣大人民群眾的購買力實在太過驚人。

整個春節期間,隨便點開某超市的大眾點評頁面,都能看到網友吐槽到菜架空空蕩蕩、空無一物、人民群眾在上貨沒半小時後便一掃而光的內容。

曾看到有網友吐槽說他前面排那個人一口氣買了五捆韭菜,五捆韭菜!韭菜!韭菜!這裡要說明一下的是北京超市這邊一捆韭菜大約在1~2斤左右,5捆韭菜,5捆韭菜,5捆韭菜?!這是要吃到地老天荒?怕是也吃不完啊。

隔著手機屏我都要感受到這位購物者家中韭菜爛掉時特有的那種酸爽味道了。

更別提因為疫情有不少男士踏上平生首次買菜之旅,用一次次花式犯錯誤提升自己的經驗值。我便在超市見過有買了一購物車菜卻只備一隻小拉車,沒帶一個購物袋的男士。神奇的是結賬時居然也沒買塑料袋!?

待到了門口裝車後才發現車裡還有半車零七碎八的食品無處安放,發現自己不是多啦A夢的男士陷入深深的鬱悶中。

在一旁看不過的路人我送了這位男士一隻大塑料袋才算解決問題。雖然在自家眼中沒帶足購物工具就敢出門買東西的都是菜鳥,但非常時期,肯於出門挑起購物重擔的男人們已算不易,實不好意思再過苛責了。

雖然廣大宅人生生演繹了不少鬧劇。但這種搶菜風波沒過多久便基本消彌不見。


疫情期買菜百態面面觀,有人一氣買了五捆韭菜--BJ宅家日記(25)


市場加大供應,超市裡各色菜蔬一應俱全。雖然冬天,但站在五顏六色的菜架面前一下覺得生活美好甘甜。雖然價錢上不太美好,五元以下一斤的葉菜根本看不見。大白菜多日位於1.98一斤,其實就是兩塊錢一斤的偽裝版。讓習慣了大白菜1塊1斤的北京人不由起“憶昔開元全盛日”之嘆,但嘆不了兩分鐘便既清醒過來,告訴自己,現下是非常時期,將各色菜蔬運進來保障供應已經很不容易了好嗎?

更別提,每年春節時期都是蔬菜,尤其葉菜價格的最高峰期,春節休假的主觀因素加之冬季缺菜的客觀現實,往年便已見識過十元一斤黃瓜,十二塊一斤韭菜的北京人民總算還沒有驚詫莫名,擔心“長此以往,唯可吃土”了。

不過,從這場搶菜記中,廣大宅人們也清醒的認識到,經濟基礎決定的不只是上層建築,更決定盤中餐的內容。要想好好吃飯,吃上好飯,還得在疫情過後積極為自家的餐桌自由努力奮鬥去是真的。


疫情期買菜百態面面觀,有人一氣買了五捆韭菜--BJ宅家日記(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