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經常說的“三句話”,殺掉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我想學習,但卻管不住自己,上著網課,想著遊戲!”孩子如是說。

“我家孩子學習自覺性太差,早上睡懶覺不起床,網課精力不集中,晚上熬夜寫作業,馬虎粗心、丟三拉四,錯誤百出!”家長如是抱怨道。

受疫情影響,今年開學延遲,這個史上最長寒假已持續了近三月,雖然停課不停學,學校教師通過各種形式指導學生網上學習,但是,很多孩子不自覺啊,學習效果太差了。

孩子居家學習,效果之所以不如平時,根本原因不在於教師講課不是“面對面”,不在於孩子學習沒人監管,而在於他們自主學習力太差。

所謂自主學習力,就是一個人不用他人督促、自覺、主動學習的能力。

家長經常說的“三句話”,殺掉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自主學習力是一個人的本能,是天生俱來的,而非後天培養的】

學習是人的本能和需要,一個人從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學習就開始了。他的聽、看、觸、摸等等一切都是在學習,無時不刻都在學習,而且是一種絕對“自主”的學習。正是這種學習,在孩子剛出生時的這張“白紙”上畫滿了各種各樣的“符號”,使這張“白紙”內容日漸豐富起來:能聽懂大人說的話,能按照大人的指引去動作,學會了說話,學會了翻爬……所有這些,都是自我學習的結果。這種學習是天生俱來的,無師自通的,可以說,學習是一個人生存的需要,而且唯有不斷學習,才可生存下去,生存的更好。

但是,隨著年齡的長,孩子上了學以後,不少孩子的學習卻是忽然“不行”了。這非並是孩子自主學習力下降了,更非是消失了,而是他們學習的東西,大人不認可;而大人讓他學習的東西,他們又不願意學造成的。

換言之,隨著孩子的長大,特別是上學以後,學習內容就分成了兩種:一是“我要學的東西”,比如說家長定義的“玩”,比如說打遊戲;二是“要我學的內容”,比如說課本知識,比如說家長讓孩子學鋼琴。

內容決定形式,學習內容的不同讓孩子的學習形式也隨之分化成了兩種:一種是原有的“自主學習”,孩子內心渴望學會某種知識或技能,學起來不用他人督促,學起來會如飢似渴、廢寢忘食,沒有時間會擠時間、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學,比如說躲進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書;與此相對的是“被動學習”,孩子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在他人的督促下,被迫學習,由於不是發自內心,學起來自然就會心不在焉。

兩種不同形式的學習,決定了孩子學習效率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差。“自主學習”是“我要學”,是“為自己”學,學起來專心,精心,效率高,效果好,學不會不罷休;“被動學習”是個人不情願,“被迫學”,“為他人學”,事不關已,學起來當然就不積極,精力就會不集中,吊兒郎當,得過且過,“耗費時間”長效率卻低,“完成作業”交差應付了事。

所以,當下人們常說的“孩子自學習力差”,其實是指的孩子“被動學習”不積極,沒有聽大人的話、按大人的旨意去學習,沒有達到大人期望的標準。

家長經常說的“三句話”,殺掉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家長三句話,“殺掉”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當下,為什麼那麼多孩子不願學習?為什麼那麼多學生沉溺於網遊不能自拔?考上大學後,為什麼有那麼多學生掛科?原因雖然多方面,但自主學習力缺乏甚至喪失是根本。而這一切都是我們家長(也包括老師)教育引導的結果。

“好好學習,長大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孩子一上學,我們大人便會這樣教育孩子,告訴他們“好好學習”的目的。在大人看來,這個目的是多麼地正確實在,多麼地冠冕堂皇。但是,孩子太小了,大學、工作離他們太遙遠、太虛無飄渺,他們會問,“為什麼要上大學、找工作啊?”大人又會說:“賺錢養活自己啊,生活的幸福享受啊!”可是,小孩子天天躺在父母懷抱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鞋帶不用系、雞蛋不用剝,你現在給他談工作,談賺錢,談生活,談享愛、談幸福,無疑是“與夏蟲語冰”啊,他們才聽不進那一套呢?

家長髮現孩子學習不努力,就又開始了第二輪教育:

“父母養育你容易嗎?”“天天辛苦工作賺錢,不都是為了你嗎?”“供你吃,供你喝,花錢供你上學,你卻不好好學習,你對得起父母(老師)嗎?”父母說的些話,本意是為了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但卻同時也向孩子傳達出這樣的信息:你要他們好好學習,目的不是為他們,只是為了自己;他們好好學習,“只是為了對得起父母(老師)”“報答父母(老師)的恩情”。這讓孩子徹底明白了,“我學習,原來都是為了你啊!”大人常掛在嘴邊的這些話,對孩子學習力的“殺傷力”是致命的。從此,凡是家長、學校、老師讓學習的東西,就都成了孩子的“負擔”“累贅”甚至“多餘”,如此,他們學習起來當然就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當然就不堪其累。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內容的增多,孩子負擔越來越重,天天疲憊不堪。這個時候,家長又會心疼地寬慰孩子,“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考上大學就解放了!”於是,孩子日日想,天天盼,盼望著學習早日結束,以便脫去這學習的牢枷。終於,高考結束了,考不上大學的孩子便再也不用學習了,考上大學的孩子也不再學習了,掛科成為必然……

家長經常說的“三句話”,殺掉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第一生產力】

魔術大師劉謙,從小就對魔術感興趣,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一直都堅持不懈地自學,雖然他也考上了大學,但最終他學的“日語專業”沒有幫他找到工作、賺大錢,業餘的魔術愛好卻歪打正著,讓他成了世界頂尖魔術大師!

如果說劉謙的成功非是“正道”,那麼現代“火箭之父” ——德國的韋納•馮•布勞恩的成功值得我們家長借鑑。

布勞恩小時候學習並不好,特別是數學和物理更差,他只愛玩“火箭” ,10歲那年,曾經將6支大號焰火綁在滑板車上,幻想著帶他飛上天。12歲時,他讀到一本《通向星際空間之路》的書,對火箭的描述令他著了迷,他決定研究火箭,征服宇宙。可是,書裡稀奇古怪的符號和公式卻令他頭暈眼花。老師告訴他:要想“擺平”這些符號,“搞定”這些公式,必須學好數學和物理才行。於是,他一頭扎進了數學和物理書中,全力以赴地惡補這兩科。很快,他的數學和物理成績提了上來。再後來,在人類史上,布勞恩第一個成功地將把火箭送入了太空……

如果說德國的布勞恩離我們太遠,那麼,89年出生,現年只有31歲的發明大王牛培行卻就在我們身邊。牛培行上小學時,是班裡的“標準差生”,小學三年級前,每次考試基本上都在全校幾百名學生中排最後一名。其父對他學習不再抱什麼希望,於是送他到少年宮“學點手藝”,可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16歲時,就“玩”出了23項專利,發明的琴鞋被美國一公司買走,這個昔日的“差生”被當時的媒體譽為“玩出的天才”……

再後來,牛培行一路高歌,上了大學,考碩讀博,現任山西培行高科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2019年10月,獲得由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發起設立的“中國青年創業獎”……而這一切,都源於他想發明,為了發明,他學習起來就廢寢忘食……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生產力,它會激發起一個強烈的學習慾望,促其無時不刻不惦記著學習,想著法子要學會。與此相反,一個人的學習,如果是“為他人而學”、被他人強迫而學,就不但沒有了學習積極性,還會產生逆反心理,排斥學習。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逆反心就越強,排斥力也越強,愈來愈不願學、不想學,學習效果自然會愈來愈差。這便是當下許多孩子,隨著年齡長大、年級升高,學習勁頭越來越小、學習成績越來越差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不少學生考上大學後不再學習的最主要原因。

家長經常說的“三句話”,殺掉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最成功的教育,是將教育的目的轉化成孩子的內心需求】

“教育”一詞在英語中是“education”,在法語中是“Éducation”,在德語中是“erziehung”,三者均起源於拉丁文“education”。“educatio”是個名詞,它是從動 詞“educare”轉換來的。“educare”是由前綴“e”與詞根“ducare”合成的。前綴“e”有“從……出”的意思,詞根“ducare”則為“引導”,二者合起來就是“引出”,意思就是採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就潛藏於人身上的東西引導出來,從一種潛質轉變為現實。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學習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主張,學習是“為己”,而非“為人”的事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說過,“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

古今中外的先賢們,一致認為,教育的本義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的生長,而非是把外面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說得通俗一點,教育就是引導將孩子自己的“所想”,發展成他們“所能”。打個比方,教育孩子就像種樹,給他們供適合的土壤、水分、空氣和陽光,讓他自然地發牙吐枝,長成參天大樹,如果人為地強迫改變它,那就會要麼使其枯萎,要麼成為一席盆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每個孩子都是一塊需要打磨的璞玉,他們的學習,他們的成長的確需要家長的教育,但是,每一位家長當明白,這個教育不是強迫、灌輸,而發現、引領。“凡為教,其目的在於達到不教。”(葉聖陶語)。智慧的家長,都會把教育的目的隱藏起來,巧妙地轉化成孩子的內心需求,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激發起他們內心的學習慾望,將學習當成自己的事,像布勞恩那樣為了“自己的火箭”去“惡補”數學和物理,像牛培行那樣為了“自己的發明”,要去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