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被徵收拆遷時,被徵收人重點關注的五大問題

京師律所作為徵地拆遷領域的一家經驗比較豐富的律所,每天都會有很多被拆遷人前來諮詢,下面京師律所在此總結五個農村碰到拆遷最關心的問題簡要解答。

一、農村房屋拆遷應該注意什麼?

農村房屋遇到拆遷,作為被徵收人,首先要搞清楚這些問題:

為什麼要拆遷?國家要用這塊地?還是地方政府違法拆遷?不能不明不白就讓自己的房子被拆掉了。

有沒有徵地批文?徵地批文是農村徵地拆遷合法的基本前提,只有合法拆遷,老百姓的權利才能得到保障。

有沒有徵地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沒有合法的方案,僅僅靠鄉鎮村的幹部口頭傳達的補償安置方案很多時候落不到實處。

農村房屋被徵收拆遷時,被徵收人重點關注的五大問題

二、農村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拆遷本身是沒有明確規定補償金額,但是原則上不能降低被拆遷人的原有生活水平讓農民越拆越窮。同時要根據安置補償方式的不同,補償也不相同。

第一種是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這種方式,現金補償足以讓被徵收人在新址建成一套與原來面積,裝修程度相當的房子,才算合理。

第二種是提供安置房安置,也就是用被拆遷房屋換取安置房,這種方式,一般置換比例應不低於1:1。

第三種是貨幣補償,這種方式應該綜合考慮周邊房地產市場價格,按照確保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不降低為原則來進行貨幣補償。

三、農村正在修建的房屋怎麼賠償?

遇到這種情況,在實際辦案中我們就需要參考徵收土地公告的日期。

如果在徵收土地公告發出前被徵收人就已經取得建房批准文件,而且新房也已經建造完畢,就應當予以正常房屋的補償。

如果徵用土地公告發出時,被徵收人房屋尚未建造完畢的,被徵收人應當立即停止建房,具體的補償金額可以和拆遷方協商決定。四、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否可分開補償?

拆遷中一般遵照“房地一體”的原則,在農村房屋拆遷中,如果已經對宅基地上的房屋進行了公平、合理的補償,一般不再單獨對宅基地進行補償。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在制定徵地補償方案的時候,將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分開計算補償,這種做法的本質,還是為了降低拆遷補償成本。

因此,一些地方就給宅基地一定金額補償,再按照成本價對房屋進行補償,看起來宅基地、房屋都有補償,實際上補償總額並不高,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所以,作為被徵收人,衡量拆遷補償是否合理,不是看宅基地、房屋是否分開補償了,而是要計算拆遷之後,居住條件是否有所下降或改善。

農村房屋被徵收拆遷時,被徵收人重點關注的五大問題

五、農村房屋拆遷賠償不滿意怎麼辦?

房屋拆遷補償,一般是通過評估來確定,補償項目一般包括房屋補償費,安置費,過渡費,搬遷費等。如果認為拆遷補償不滿意,要提高拆遷補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沒有談攏補償之前,一定不能簽訂拆遷補償協議,一旦簽字,後面就無法再進行維權。

其次、收集好證據和材料。主動收集拆遷方發佈的文件材料和保存好房屋的證件手續,比如徵收公告,徵收補償方案,房屋測量單,分戶評估報告,房產證、土地證、建設規劃許可證等。

然後,跟拆遷方協商談判,學習徵地拆遷法律知識,分析徵收方的違法行為,為進行補償談判增加籌碼,爭取談判提高拆遷補償。

農村房屋被徵收拆遷時,被徵收人重點關注的五大問題

最後,協商不成功的情況下,建議主動採取措施,走法律程序維權爭取。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徵地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相關問題,可以私信我,提供免費諮詢!點擊文章尾部“瞭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