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高音必須注意這五點(上)

想要學好聲樂僅憑理論上的文學資料進行學習是非常困難的,必須通過專業技術的訓練才能逐步完成。聲樂的演唱技術有很多方面,如何唱好高音對我們每個聲樂學習者都是一個挑戰,本文就對如何唱好高音進行如下幾點論述。

一、喉嚨如何打開能夠唱好高音

正確的唱好高音的前提是把喉嚨打開。首先,喉嚨打開能夠使你的喉頭自然和穩定下降,保證一個好的歌明狀態以確保聲音能夠順利進行。那麼如何打開喉嚨呢?下面我就介紹兩種張開喉嚨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首先我們站在一面大鏡子前可以看到自己的整個面孔特別是正靠近下聘下方的喉腔前部。然後拿來一個玻璃杯,做正要喝水的動作,把杯子舉到嘴邊時,做一次深而快的口腔呼吸。可以看到做這個動作時喉嚨是張開的,或脖子前面是隆起的,在口腔內舌頭後部膨脹。快速的吸氣使喉嚨張開。這是說明喉嚨張開的一種方法。

在我初學聲樂的時候,還曾學會一種張喉的方法——“打哈欠”,有時候我們在公共場所不方便張開嘴打哈欠,於是就強行閉著嘴不讓哈欠打出來。雖然外形制止住了。而內部器官的動作仍使喉嚨做了相當大的擴張,口腔內部膨脹的很大。這也是調練張開喉嚨的一種方法。當我們做這兩種動作的時候把手放在喉嚨上,可以感覺到喉嚨前面的喉頭有輕微的下降。喉嚨外有擴張。我們可以將這種現象解釋為“喉頭下移”,喉嚨就張開了。在這裡強調一下,喉頭打開並不是單一的,並不是僅僅把咽腔部分擴張面已,是具有整體性的,包括喉頭下降、軟聘小舌頭抬起、笑肌上揚、咽腔、口腔的喉嚨區域做到充分的打開,才是輕鬆唱好高音的前提。

二、氣息、腰力與高音的關係

動聽的高音必須要依靠正常而適度的氣息作為原動力。一切聲音表現技巧都與呼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有氣才有聲,有聲必有氣。要想唱好高音更需要氣息的深度和氣息不斷的支持。我們在吸氣的時候全身是放鬆的,要吸到肺的底部。在吸氣的時候肋骨向外擴張,橫膈膜打開,肚子向外擴張小腹又向上提的力量,但這種力要運用自如不能僵硬。吸進去的氣要適當,要適度,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往往歌唱者在唱高音的時候都大吸一口氣,其實這樣結果是適得其反的。經常會造成肌肉的緊張,氣息的供應與氣息的需要不平衡。這樣反而唱不好高音。

唱好高音必須注意這五點(上)

然而當氣息不足的時候就會導致高音唱不準和聲音的消失。這就要求我們要吸適量的氣,然後或塊或慢,或柔和或強烈的把氣吐出來,以適應一個樂句所需要的氣息量。在氣息吐出時,橫腸膜和小腹要均衡的用力,肋骨和腰椎張開,腔體要一直保持打開的狀態,直到氣息完全吐出聲音停止。在唱高音時不要用氣息來擠喉頭,好的聲音是氣息判好穿過聲帶邊緣所發出的聲音,所以氣息從容不迫的運用才能形成最有效的共鳴。

在唱高音時還有一種方法是用腰力和腹部的力最。當唱到高音時氣息將被壓成一條細線,衝擊聲帶。當橫膈膜已經上升到頂點,無法加壓的時候,就必須用腰力。用腰力來唱高音,就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部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經到了頂點不能再上升了。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挺出胸部,就產生了一般強烈的上升氣流,好像用手捏了氣球的作用一樣,這就是我們唱高音時所要用的。

三、通過日常生活中激發出的自然高音

在我們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注意呼吸、發聲、共鳴、高音等問題,但我們卻忽視了我們最本質的自然條件。例如雨夜盲女的哀曲,少數民族男女山歌對唱。這些人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聲樂調練,但他們的歌聲同樣令人感動,音域同樣的跨越自然。有人說,唱高音聲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從來沒有去用它罷了。例如,一個未經過聲樂訓練的女孩子。一般只能唱到小字二組的F,但她在突然受到某種驚嚇時她會情不自禁的尖叫起來,而這一聲尖叫可能到達highC以上小字三組的F,但平時卻怎麼也發不出這麼高的音來。那麼這種聲音是怎麼發出來的呢?

首先,很快的吸一口氣,口和喉嚨都大大的張開。緊張的身體急速的適應尖聲喊叫的需要。所以在平時練聲時可以記住這種狀態,並不是要把尖聲喊叫運用到歌唱上,只是用這種方式來引起注意,不要顧慮,大膽的喊出高音是有好處的,甚至有助於找到高音。

關注公眾號:wyxcg8 每天送你一篇實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