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市場和政策的重大紅利,每一次都能被長城汽車攬入懷中?

取消皮卡進城限制,這對長城皮卡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距離“讓皮卡流行起來”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3月20日,商務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發出《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在《通知》中,首次明確提出“取消皮卡進城限制”,這是今年疫情發生後,國家第4次發文表態鼓勵汽車消費,對整個車市來說是令人興奮的消息。

在業界人士看來,未來5年皮卡市場將保持高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皮卡市場容量將達到60萬臺;增長動力主要來源於基建投資加大、產品升級、需求升級及皮卡利好政策的不斷釋放等,未來皮卡在下端主要替代微面、微卡等車型,上端將轉化SUV、轎車等乘用車型。

為什麼市場和政策的重大紅利,每一次都能被長城汽車攬入懷中?

作為皮卡領域的NO·1,長城皮卡自然是這一政策下最大的贏家,以至於《通知》一經發布,主機廠和經銷商的臉都笑爛了。

這麼多年來,皮卡市場一直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誰都無法預料風口什麼時候到來,所以很多品牌不願意試水皮卡市場,不管市場好壞,只有長城汽車數十年如一日地深耕皮卡市場,從風駿5、風駿6到現在長城炮系列,一步一個腳印地構建自己的“皮卡帝國”。

熟悉長城汽車的都知道,多年來堅持聚焦戰略,是皮卡和SUV雙料冠軍,前幾年的SUV紅利時期讓長城汽車實現了高速增長,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後,而這次“取消皮卡進城限制”對長城來說更是如虎添翼。

正是因為次又一次“賭對”,不禁讓人思索為何長城汽車總能攬入市場和政策的重大紅利?

聚焦戰略影響深遠

2002年,長城汽車首款SUV賽弗上市,在那個轎車橫著走的年代,挑戰連合資品牌都很謹慎的市場,魏建軍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但隨著哈弗H6、H2等爆款出現,一切質疑都煙消雲散,此外,長城汽車還做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徹底放棄轎車市場,集中資源發展SUV,為日後的幾何式增長埋下了伏筆。

為什麼市場和政策的重大紅利,每一次都能被長城汽車攬入懷中?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無論是皮卡還是SUV,長城汽車都尋找到了市場縫隙,看似巧合,實則蘊藏著魏建軍的大智慧,當時合資品牌已經把價格下探到十萬元級別,留給中國品牌轎車的生存空間十分狹小,與合資車企競爭轎車市場恐怕是凶多吉少。

長城汽車沒有像大多數品牌一樣,轎車火就造轎車、電動車火就立馬造電動車。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這就是長城汽車的成功之道。

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這種精神被許多人稱之為匠心精神,而這也是長城汽車一直堅守的。幾十年間,長城汽車一直以“每天進步一點點”的企業精神和“專注、專業、專家”的品牌理念踐行每一步,他們有現在的成績,是每個長城人每天進步一點點,從一點一滴的細節發展起來的。

今年,由於車市寒冬與疫情的雙重影響,整個汽車市場都不太景氣,包括合資品牌都顯得有些無力,其實對於長城汽車來說,影響反倒沒那麼大,基於龐大的用戶基礎與良好口碑,再加上前段時間經銷商的“聯名上書”與廠家回信,在企業裡面能看到積極的正能量的氛圍,處處體現出企業的生機,這樣的企業一定能在發展的大潮中獨立鰲頭,員工在這樣的企業也會有很強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長城皮卡的對手只有自己

回顧中國皮卡的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皮卡經歷了從1.0到3.0的時代。在1.0工具車時代,皮卡主要為貨運;2.0多用途商用時代,皮卡以商用為主,兼顧乘用;進入3.0多用途乘用化時代,皮卡呈現出乘用化、智能化、網聯化、定製化和清潔化的特點,長城炮便是3.0多用途乘用化時代的首款產品,套用現在網上非常火的一句話,“人民需要什麼,我們造什麼”。

為什麼市場和政策的重大紅利,每一次都能被長城汽車攬入懷中?

目前,長城皮卡的主要競品有江鈴、鄭州日產、江西五十鈴、上汽大通、長安凱程、中興、福田等皮卡企業,2019年長城皮卡終端市佔率同比實現4.5個點的增長,競品市場份額進一步受到擠壓,其中江鈴、中興、福田等皮卡企業市佔率均處於下滑,日產、五十鈴、大通、長安等企業雖略有提升,但增長遠不及長城,長城皮卡長期處於獨孤求敗的狀態。

為什麼市場和政策的重大紅利,每一次都能被長城汽車攬入懷中?

2019年長城皮卡全球銷售14.88萬臺,在全球中型/緊湊型皮卡排名第八,可以看出長城皮卡是有爭做世界前三皮卡品牌的基礎的。長城皮卡有著三大優勢,一個是產品的性價比(尤其是風駿系列),二是口碑:皮實耐用、安全省油,三是渠道和服務:和哈弗共享銷售服務網絡,網點多,方便,這也是其他皮卡品牌所不具備的。

為什麼市場和政策的重大紅利,每一次都能被長城汽車攬入懷中?

即便是福特、豐田等競品因為政策轉變投放中國市場,但一個有準備的人和一個應付考試的人還是有本質上區別的,消費者更願意購買成熟可靠的產品,長城皮卡成為皮卡放開城市限制的最大贏家是無可厚非的。此外,無論是印度還是泰國,皮卡需求非常旺盛,這對長城汽車來說極其利好,加速了全球化戰略進程。

不貪才是最大的貪

大概在10多年前,就有中國汽車品牌開始提出全球化戰略,雖然也有各國政策與市場的吃雞,但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準備與摸索,真正邁出去的只有吉利、長城少數幾個品牌。去年,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投產,2020年伊始,長城汽車先後收購通用汽車在印度與泰國兩處工廠,如此高調地買買買恰好印證了巴菲特的投資名言,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為什麼市場和政策的重大紅利,每一次都能被長城汽車攬入懷中?

其實就像很多人認為長城汽車偏保守一樣,在麻辣車事看來,保守在長城汽車身上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它的保守是分階段的,在其低調和保守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更大的野心與激進,不貪才是更大的貪。很多車企盲目擴張,而不是循序漸進,往往最終都摔了大跟頭,因為他們產品、營銷、管理都根本上。

為什麼市場和政策的重大紅利,每一次都能被長城汽車攬入懷中?

長城汽車走過了賣產品賣製造的階段,產品和技術能夠支撐其在向賣品牌過渡,而全球化是必經之路。長城汽車不忘初心,耐住了寂寞,按照規劃的戰略執行,這些都為全球化創造了天時地利與人和條件,“每天進步一點點”不僅僅是長城汽車的企業理念,更是每個成熟企業應該具備的發展意識。

機會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長城汽車每一次都能攬入市場和政策紅利,與長城汽車的文化內涵是分不開的,但凡有一次動搖聚焦戰略,或者盲目擴張,我們就不可能看到今天這樣強大的長城汽車。

同時,我們也由衷希望長城汽車能夠走得更高更遠,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在世界舞臺的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