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教育需要老師怎麼做?

迷失115361831


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要不斷地學習、成長。不斷創新我們的課堂、創新我們的思維。專業能力的提高,應當是我們一生的孜孜追求。新的一年裡,保持對專業永無止境的持續追求,以更高、更好的綜合素養,去迎接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易查分


“現在教育需要老師怎麼做?”聖山翁受邀回答如下——

近年來,中小學教師因管教學生而給自己惹出麻煩的事件時有所聞,有的被家長逼著給學生下跪,有的遭到家長毆打,有的被家長設套陷害,甚至有的慘遭學生殺害……於是,社會上便出現一種說法:老師是弱勢群體。這就造成有的老師在管教學生時有所顧忌和剋制,不敢批評犯錯的學生。面對這種現狀,面對現實和強烈的責任心之間的衝突,老師們的內心是痛苦的。他們迫切想找到能有效解決這種衝突的辦法,盡職盡責管教學生,而又不給自己和學校無端惹出麻煩來。

有這樣的辦法嗎?或者說,老師究竟該怎麼做?

首先,老師應該愛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平等相待,同學生建立一種高度和諧、融洽的關係。

如今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愛的意識、尊重意識和平等意識。老師只有愛學生,才會得到學生的愛;只有尊重學生,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只有對學生平等相待,才會被學生視為可以敞開心扉的朋友。現代師生之間只有建立了這種高度和諧、融洽的關係,老師的教育才容易為學生接受,從而達到期望的效果。如果老師對學生缺乏愛、尊重和平等相待,甚至居高臨下,動輒聲色嚴厲,那麼,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僅不會和諧、融洽,反而會變得非常緊張。一旦形成這種關係,老師的教育和批評,不管是苦心、好心還是婆心,學生都會覺得反感、逆耳,以為又是專門針對他們,故意找他們的茬整他們。特別是,越是責任心重的老師,要求越高越嚴格,這勢必造成學生更加的反感和牴觸,也容易觸發學生的衝動和失控,使他們做出過激的行為。所以說,教師光有滿腔的責任心是不夠的,對學生更要有愛心、尊重之心和平等相待之心。

其次,老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為,形成強大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

一個有強大人格魅力的老師,自然會贏得學生髮自內心的敬重與景仰。他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無不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在很多時候,甚至可以不言而教: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或者是一個沉默,都可以讓學生瞬間明白是非、可否與進退。這樣的老師,他們幾乎不和學生髮生任何衝突,無論是語言上還是方法上,當然更不會有體罰。自然而然,也就沒有學生及家長找他們的麻煩。

再次,老師的語言和方法既要剋制也要講究,不體罰,但該批評還是要批評。

老師教育學生,語言要剋制也要講究,方法也要剋制和講究,不能有傷學生的自尊、人格,不能打擊學生信心,要多讚美和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勇氣。學生犯了錯,該批評就要批評,絕不迴避,但要注意語言、方法,把握好分寸與度。


聖山翁唐堯


現在孩子的教育,就像扁擔的兩頭:

一頭是家庭教育,一頭是學校教育。所以要想做好學校教育就必須做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必須靠父母的責任心,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滋養孩子靈魂的根系,與孩子共同成長;

學校教育,以教學為主,將專業的知識,系統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掌握各種技能。這兩種教育,只有保持平衡,共同發展,相互配合,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負重前行。

總結一下就是把握自己的心態,既要做好學校裡的老師,也要成為學生的好媽媽。


那範兒不是範兒


沒有“好教育”的社會,一定不是真正的“好社會”,一個不能適應和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只會向教育索取,但卻不努力對教育作貢獻的社會,一定不是理想的“好社會”。

1、教育的成功並不僅僅在於培養最優秀的人,還在於培養天天有進步的人。

2、成就最大的人與成就最小的人之間,最明顯的差異並不在於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人們是否有進取心、自信心,是否有堅強的意志和性格,這些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標。

3、讓學生“會學”、“會求知”、“會探索”、“會思考”、“會辨別”,培養他們終身學習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這才是教育者的職責。

4、學生是願意接受老師正確的批評的,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老師批評的方式。

5、在班級工作中,不要老陰著臉,人為地製造緊張氣氛,不要吝嗇你的“小凳子”,你坐,讓學生也坐。

6、粗暴的教育培養出毫無耐心的學生,訓斥命令式的教育培養出唯命是從的學生,而民主的教育方法則培養出思想、有見地的學生。

7、學生是活的,教師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是活的;學生是千差萬別的,老師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

8、教師批評學生是為了幫助和教育學生改正錯誤和缺點,同時也是為了把他們身上的各種優點和長處發揮出來,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而不是在學生身上尋找缺點和錯誤,說得學生一無是處;批評是師生之間的互相溝通、互相幫助的過程。

9、把學生當成朋友,你正走向成功;和學生成為朋友時,你已成功了一半;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時,你才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10、每一位學生都是一粒藏在貝殼裡的透亮的珍珠,每一位班主任都應爭取做打開貝殼讓珍珠發光的人。

11、班主任——桑供春蠶,花引蜜蜂。

12、對於擁有100名學生的教師來說,教育成功的最高期望值是100%,其中一名同學的成功僅佔1%,一名學生的失敗也佔1%,這似乎無足輕重。但對於這1%學生的父母來說,受教育成功的期望值是100%,失敗也是100%,因此,切不可放棄自己的1%。

13、對學生的寬容(不是無原則地遷就),加上恰到好處的點撥,就能贏得學生雙倍的尊重。

14、讓學生在和諧、快樂的氛圍中生活,就好比放魚兒回到清澈的湖水裡,放小鳥回到茂密的森林中。小孩子來到充滿和諧、寬鬆氣氛的教室裡,才能舒展開創造的翅膀,自由飛翔。

15、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教室的主人、飯堂的主人,明確每個主人的職責,培養其責任感與自覺性,戒除其依賴性。

16、班主任除傳授給學生知識外,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育人。引導教育學生崇尚真善美,摒棄假惡醜,使他們擁有健全的人格。

17、要用發現的眼睛,去尋覓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作文中一句優美的話,生活中一點好的表現,也許相對於學生的過失、缺點顯得微不足道,然而,每一次真誠的表揚,都會給他們一份自尊和自信。

18、對於犯錯誤的學生,要講究寬容。態度上客觀,保護學生的自尊;時間上寬容,讓學生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和時間;處理上寬容,促成學生的自省。

19、老師所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是: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鍛鍊機會,以及“周到的、不顯眼的、不多不少的幫助”(波利亞語)——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

20、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教育、關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一樣交流、溝通、分享成功的快樂。

21、班主任應該努力成為學生的“精神關懷者”。教師從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勞動。所以,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成績,更要關心學生的情感、情緒。

22、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嚴厲批評一位謊言被戳穿的學生,只能激起學生對老師的更加對立和反抗,下次,他會編出更加令人信服的謊言。因此,對待撒謊的學生,要慎用批評,不要急於下結論,更不要為當面戳穿學生的謊言而洋洋自得。

23、學生做錯了事,與其批評、責備,不如讓他重做,這不僅能培養他的自信心,更能培養其責任感。

24、班主任工作平淡得如同一首波瀾不驚的夜曲;瑣碎得如同秋天綿綿不絕的細雨;純潔得如同天邊那抹潔白無瑕的雲朵;快樂得如同得到珍饈的孩子。

25、當學生震懾於你的威力時,心裡只有害怕,還談什麼主動、全面地發展呢?一個讓學生害怕的教師是得不到學生真正的崇拜與尊敬的。

26、教師除了教育學生外,還要接受學生的模仿。

27、從嚴治班固然是好,但若僅僅計較事事弄個清楚明白,反而有損教育本意。從這個意義上講,班級管理有時也需要點糊塗的藝術。

28、學生回答問題出錯、考試不合格,都可以再來一遍。但如果挫傷了他們那顆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遠難以抹去的傷痕。教師要尊重和珍視孩子那顆純真稚嫩的心,不讓他們心底裡那份美好的願望泯滅,讓他們的星空蔚藍起來,讓心靈充滿陽光。

29、如果教師能夠觸摸孩子的心靈,蹲下來看兒童的世界,就會體會到孩子的需求。孩子在乎教師給他們的一個微笑,在乎教師給他們一個鼓勵,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是一個愛的使者。

30、對於嬌生慣養、為所欲為的孩子,除了用“嚴厲”這把剪刀剪去其缺點外,似乎還應該多一份寬容。

31、每個人都有要求進步的願望,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多增加幾把評價的尺子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因受到鼓勵而走向自信,走向成功。

32、走進學生,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成長。

33、學會鼓勵學生並不難,關鍵是你有沒有這種意識,能不能認識它的重要性。

34、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

35、有承諾就要有兌現,有班規就要執行,有佈置就要有檢查。班級管理要有誠信。

36、學生犯了錯誤,要給他一個反省的過程。只有他自己首先從思想上認識了錯誤,老師再去批評,他才能夠接受,否則達不到教育目的。

37、熱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情感品質,是教師的神聖天職,是教師施展教育才能的前提條件。

38、當你用了一份愛心到孩子身上,孩子身上就能長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愛心。

39、一個能讓學生產生敬畏而無法讓學生喜愛的老師,也許能獲得各種外在的榮譽,但最終將無法贏得學生“心的點頭”。

40、寬容是一種智慧,一種美德,一種修養,又是一種教育方式,教師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也會把這種智慧和美德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

41、老師有批評教育學生的權利,也有向學生自我檢討的義務,批評自己往往比批評學生的效果更好。

42、教師臉上的微笑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簡單的一座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

43、只要教師以誠相待,以愛相擁,就會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心與心相通的橋樑。

44、對於學生的不良行為,只有感化,才能轉化。

45、班主任工作是一種服務,服務的對象就是學生,你的服務要讓學生和家長滿意。如果你有這種理念並做到了這一點,相信你一定是一位優秀的班主任。

46、在做班主任工作時,經常換位思考,可以使自己考慮得更周全,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和需要,解決問題時所採取的措施也更具有合理性,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對學生的幫助,也最大、最有效。能做到這些,哪個學生還會對老師敬而遠之呢!

47、教師往往把學生的不足點看得過多,而家長卻往往把自己子女的優點看得過多。教育者若能全面、客觀地看孩子,教育效果可能會更佳。

48、要求學生改正缺點錯誤,要給他們坡度,一步一步地讓他們上來。

49、對於班主任來說,一屆學生管理工作的失敗,可以總結再來,爭取下一次工作的成功。但對於被“實驗”的孩子來說,可沒有再來的機會了。因此,我們必須謹之又謹。

50、在貫徹“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職業要求時,教師不可一味地追求在學生面前樹立“高、大、全”的完美形象。其實,在適當的時候,與學生開誠佈公地交流一下自己的缺點、弱點,不僅不會損失自己的形象,相反,還會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密切師生關係。


回頭教育


家校配合和諧,萬事皆好。

聖山翁唐堯天下最強智慧!👍👍👍👍

4小時前 · 教育領域創作者

“現在教育需要老師怎麼做?”聖山翁唐堯受邀回答如下——

近年來,中小學教師因管教學生而給自己惹出麻煩的事件時有所聞,有的被家長逼著給學生下跪,有的遭到家長毆打,有的被家長設套陷害,甚至有的慘遭學生殺害……於是,社會上便出現一種說法:老師是弱勢群體。這就造成有的老師在管教學生時有所顧忌和剋制,不敢批評犯錯的學生。面對這種現狀,面對現實和強烈的責任心之間的衝突,老師們的內心是痛苦的。他們迫切想找到能有效解決這種衝突的辦法,盡職盡責管教學生,而又不給自己和學校無端惹出麻煩來。

有這樣的辦法嗎?或者說,老師究竟該怎麼做?

首先,老師應該愛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平等相待,同學生建立一種高度和諧、融洽的關係。

如今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愛的意識、尊重意識和平等意識。老師只有愛學生,才會得到學生的愛;只有尊重學生,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只有對學生平等相待,才會被學生視為可以敞開心扉的朋友。現代師生之間只有建立了這種高度和諧、融洽的關係,老師的教育才容易為學生接受,從而達到期望的效果。如果老師對學生缺乏愛、尊重和平等相待,甚至居高臨下,動輒聲色嚴厲,那麼,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僅不會和諧、融洽,反而會變得非常緊張。一旦形成這種關係,老師的教育和批評,不管是苦心、好心還是婆心,學生都會覺得反感、逆耳,以為又是專門針對他們,故意找他們的茬整他們。特別是,越是責任心重的老師,要求越高越嚴格,這勢必造成學生更加的反感和牴觸,也容易觸發學生的衝動和失控,使他們做出過激的行為。所以說,教師光有滿腔的責任心是不夠的,對學生更要有愛心、尊重之心和平等相待之心。

其次,老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為,形成強大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

一個有強大人格魅力的老師,自然會贏得學生髮自內心的敬重與景仰。他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無不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在很多時候,甚至可以不言而教: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或者是一個沉默,都可以讓學生瞬間明白是非、可否與進退。這樣的老師,他們幾乎不和學生髮生任何衝突,無論是語言上還是方法上,當然更不會有體罰。自然而然,也就沒有學生及家長找他們的麻煩。

再次,老師的語言和方法既要剋制也要講究,不體罰,但該批評還是要批評。

老師教育學生,語言要剋制也要講究,方法也要剋制和講究,不能有傷學生的自尊、人格,不能打擊學生信心,要多讚美和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勇氣。學生犯了錯,該批評就要批評,絕不迴避,但要注意語言、方法,把握好分寸與度。

聖山翁唐堯

教育領域創作者

59粉絲 · 86贊

相關搜索

教師體罰

初三孩子如何管教

如何體罰男生

現在的學生難管

戒尺

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