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有人說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

未來科學


在月球上看地球什麼樣子?能夠回答這些問題的人類,只有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的成功登月的那些宇航員們了。

部分宇航員在登月返回後,陸續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專家判斷是登月給他們帶來了心理的刺激,登月的過程使人體會到了人類的渺小和脆弱,面對浩渺的太空,震撼的景象會給人強烈的衝擊力。

月球看起來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體,但事實上月球表面一片漆黑。太陽光的照射使得月球表面的溫度急劇變化,由於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在陽光照射下的月球表面溫度高達127度,而在陽光無法照射到的地方,月表溫度可以降到零下180度。

從黑暗寒冷的月球上看地球這顆藍色的具有生命的星球,更會讓人從內心產生一種空虛寂寞冷的感覺。巨大的地球出現在宇航員的頭頂,會使他們產生非常強烈的壓抑感和陌生感,這也是每個將來等上月球的人類要面對的問題。


量子實驗室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

到現在為止,總共有12人從月球表面親眼眺望過地球,不過在月軌道上就不止這個數字了,比如阿波羅13號就有三位宇航員去月球兜了一圈返回地球,當然他們的經歷可沒有筆者說的那麼輕鬆!每一個從月球回來的宇航員談起在月球表面眺望地球感覺時,震撼是大家一致的觀點!

在月球上眺望地球有一種什麼感覺?

準確的在月球上眺望地球有一種不現實感,因為宇航員在地球上習慣了東昇西落的太陽,還有每天都不同時間地點上山的月亮,到月球上是在有些不習慣,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太陽走得很慢,大約需要花大約7天左右的時間從月平線上升到頭頂,又要花快7天時間慢慢落到月平線以下!

月球上一天很久,可以磨洋工

另一個則是地球比月亮看起來要亮50倍以上,而且面積是月亮的16倍,但更奇怪的是地球在月球的天空中一動不動,無論你等多久它在月球的天空中位置是不會改變的,當然地球自轉的樣貌變化還是有的。但你可千萬別等到地球下山,要不然你就只能走到地球下山為止

這都是源自於中原因,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這是一種地球潮汐力對月球自轉的拖動效應所致,導致月球自轉會越來越慢,直至最終與月球繞地球公轉同步,所以含情脈脈的月球盯了地球看很很多年了,你們就沒看出月球那份心思嗎?

來自於內心的恐懼還是文明的的憂慮?

當然作為宇航員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了,因為這些都是科學常識,所以在他們的角度考慮這個這個感覺時候,總不會用我們習慣的那個說法“臥槽,好看”?除了這詞各位還能想出NB的形容詞嗎?本文徵集下次各位去月球旅行時走下舷梯的第一句話!“臥槽,好看”,“臥槽,NB”,這些都不算,因為種花家已經說過了哈!

生命的歷程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更多是感慨,但感慨之後是深深的不安,未曾想將近40億人(阿波羅登月時地球人口不足40億)就生活在這個藍色的球球內,而它在黑暗無邊的宇宙中繞著太陽一直轉了40多億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它未來還將繼續運行下去。

生命從地球上誕生已經超過30億年,從某個巧合中誕生的生命,歷經最原始的DNA到單細胞生命,再從厭氧性到喜氧性生命,從植物到動物,經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歷經五次大滅絕,無數次中小型滅絕,最終誕生出人類文明。

其中至少有一次大型滅絕的因素來源是宇宙,無數次小型滅絕中有很多次都是太空的威脅。而在地球軌道附近,小行星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生命能在這個藍色星球上繁衍生息那麼久,簡直就是一個奇蹟,不是嗎?

孤獨的地球

宇宙實在太廣袤了,太陽的直徑高達140萬千米,但在地球上的視角只有0.5度,因為它們之間距離1.5億千米,而距離最近的恆星比鄰星更高達4.2光年,再則銀河系更是龐大到了20萬光,可觀測宇宙則超出想象的930億光年!

但似乎宇宙中只有人類?要不然這麼久了外星人還沒來找人類?不是他們嫌棄人類太落後(似乎更恐怖,就像金魚缸裡被圍觀一樣卻無感),所以另一個結論就是也許真的只有人類?費米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他們在哪呢?”

暗淡藍點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完成了所有任務之後,準備飛向忙忙忙的宇宙之時,回望太陽系,拍下了一張著名的照片,這就是著名的、給了卡爾薩根靈感的“暗淡藍點”地球照片,其實如果不圈出來,沒有人能發現地球就隱藏在太陽的炫光中!

藍色圈圈就是地球

再來看一眼這個小點。就在這裡。這就是家。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小點上,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每一個你聽說過的人,每一個人,無論他是誰,都曾經生活過。我們所有的快樂和掙扎,數以千萬自傲的宗教信仰、思想體系觀念意識……我們的一切一切,全部都存在於這樣一粒懸浮在一束陽光中的塵埃上。

拍攝淡藍小點是旅行者所在位置

無論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但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就是唯一的,現在人類在它的庇護下已經發展到了宇航時代,哪一天人類可以反過來去保護地球呢?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這種使人感到恐懼的現象被叫做“巨物恐懼症”。您指的有人說會感到恐懼,這些人無疑就患有這種症狀,當然這也不是什麼病,很正常。就像我們會懼怕動物或者植物還有其他自然現象差不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說一個籃球吧,你在拍它,傳球,包括扣籃的時候你都不會覺著這有什麼,他就是一個物體,那你幻想一下當有人把它一點一點的移動到你的眼前時10釐米、5釐、1釐米,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是不是會不舒服,感覺壓抑,甚至嚴重的就是恐懼。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把場景轉化一下,當我們在月球上的時候,這麼說你可能沒有概念。接下來我拿出一組數據來可能你就會更加清晰了。

地球的直徑:12756千米

月球的直徑:3476.28千米

地月距離:363300-405493千米

地球質量:5.965*10^24千克

月球質量:7.349*10^22千克

好啦,如果以上數據對比不夠明顯的話,下面的數字會讓你的概念更加深刻。

月球質量是地球的3/11.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當於地球重力的1/6。

單從體積上來講,你是不是會有種站在乒乓球上看地球的感覺。那此時的地球一定會是個龐然大物在你的頭頂上,你繞著他不停地轉。當他在你面前升起的那一刻你一定會即恐懼又壓抑,感覺無處可逃。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恐懼的原因。


天文日象


到目前為止,人類之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有機會從月球眺望地球。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是從登月宇航員拍攝到的照片上來感受一下從月球眺望地球的感覺了。

圖示:在月球上看地球

如果你是一個登月宇航員在月球上眺望地球,這可是你離你的家最遠的一次旅行。在寂靜荒涼的月球上看著藍色地球掛在漆黑的天空中,那種感覺是肯定是非常複雜的。有人會說此時眺望地球會感到恐懼,我覺得這很正常。

當年阿波羅11號在登月之前,留守在哥倫比亞號指令艙中的科斯林對即將進入“鷹號”登月艙的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做了一個告別手勢“兩位多加保重!”這是一次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大冒險。如果鷹號登月艙發生意外,阿姆斯特和奧爾德林兩人就會永遠的留在月球上了。我想這時候即使這兩個訓練有素的宇航員心中除了緊張興奮之外肯定也會有一絲絲的恐懼感劃上心頭的。

圖示:登月宇航員

雖然地球上絕大多數人沒有機會親自到月球上眺望地球,但是宇航員留給我們的月球天空中的照片也能夠深深的震撼到我們。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世界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我們都非常的清楚。但是當我們來到距離地球384000公里的月球上時,我們會發現地球就像是天空中的月亮一樣也是“懸掛”在天空中,只是比我們平時看到的月亮大一些。也許你會想,原來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如此的小啊!難道70多億人口就擠在這麼“小”的星球上?我想這種感覺會震撼到絕大多數的人。

還有一種感覺可能也會讓人產生恐懼感。當我們在月球上凝視著地球時的時候,就會感覺地球彷彿處在月球的監視之中。假如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文明,它們是否會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來偷偷的監視地球呢?

不管外星文明是否真的存在,單單這種想法就會讓人產生恐懼。朋友們認為是這樣嗎?大家覺得在月球上眺望的地球更多的是感覺美麗還是恐懼呢?


兔斯基聊科學


這個問題其實都是言傳而已,這與每個人的感受所表達出來的感受有著很大的關係,要說為什麼人類會產生恐懼?我覺有有幾個原因:

月球太過寂靜

人類對外界的直觀感受來自於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以及第六感(潛意識)。前五感是人類可以借之明確傳遞感覺、情感、思想或其他體驗的感官。恐懼是情感思想表露的體現。

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有一間吸音的隔音室,一位叫保羅·班尼斯基的記者,特地去實驗室“體驗”了這個“絕對安靜”的環境。他是這樣描述的:在進入絕對無音的實驗室時,開始幾分鐘在腦海中還殘留著外界帶來的紛雜信息,倒是不在意這安靜的環境。可是幾分鐘後,如同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安靜得讓人恐懼。

我可以清楚地聽到自己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聲音,汽錘般心臟搏動的聲響。彎胳膊發出的“咯咯”響聲像骨折似的,肺部的呼吸聲讓人如同置身於大風箱中。如果活動一下身體,就會發出近乎撕裂的聲響。在這樣的環境裡,人緊張得心都快跳出來了,還怎麼可能睡得著呢?

國外密室實驗

所以,並不是越安靜讓人覺得束縛,人作為動物對外界環境都有一個適應,有些習慣了生活在嘈雜的馬路旁的居民,當他們搬到安靜的小區居住時,會因為環境突然安靜而睡不著,往往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我們知道月球沒有大氣層,聲音是靠著氣體傳播傳到耳膜人才能接受到聲音帶來的信息,在月球上的人是無法感受這些,這還包括味覺、嗅覺、觸覺,突然間讓一個正常人失去這些感知,別說在月球上,就是在地球上對人也是一種絕大的打擊,進而緊張甚至驚恐。

月球太黑暗

我說的這個黑暗並不是見不到光,而是站在月球上一眼望去天空都是一片黑暗。在一些探測器和宇航員拍攝的月球照片中,除了月球,背景都是一片漆黑的,看不到星星。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對光的散射。

這其實是個簡單的光學成像原理,不管是照相設備還是人眼,基本原理是一樣的,在對比強烈的情況下,都會自動調節入光量(我們常遇到的短暫失明),人眼是通過縮放瞳孔,相機是通過光圈。而在月球或空間站上,背景如果有太陽的話,其強烈的陽光就會“遮蔽”星光,人眼會縮小瞳孔,減少入射光線,但減少了入射光線的話,其進入眼睛的星光也相應減少了。

導致這點星光很難在你的眼中獲得一席之地,特別是在和太陽這樣明亮的天體對比中,對星光就更不敏感了,而在月球上,因為沒有大氣,不管是太陽,地球,還是月面,其在白天對比漆黑一片的天空都是對比很強烈的,導致宇航員很難看到星星。

而人類對黑暗的恐懼其實是一種進化的體現,在遠古黑暗讓我們能夠躲開晚上出沒的食肉動物的捕食。這種與生俱來的恐懼源於人類歷史中的某一個階段,我們那個時候還沒有成為現在的頂級捕食者。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2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對黑暗產生焦慮其實並不是一個全面的恐慌反應,相反,它就像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對於不詳事物的恐懼。人類作為動物特別是黑夜中的“瞎子”,本能性的就害怕黑暗,在黑暗中產生恐懼十分正常(說不怕黑夜抬槓的就算了)。

月球讓人產生孤獨感

到現在為止,總共有12人從月球表面親眼眺望過地球,而且這不意味著他身邊就有11個人,想必看過太空災難片的人,明白在太空一旦脫離航天器材,那就意味著死亡,而且是一點點死去。

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天生就怕孤獨,特別是現在,與世隔絕的生活基本沒有幾個人能受得了。

早在1954 年,美國做了一項實驗。該實驗以每天 20 美元的報酬僱用了一批學生作為被測者。為製造出極端的孤獨狀態,實驗者將學生關在有防音裝置的小房間裡,讓他們戴上半透明的保護鏡以儘量減少視覺刺激。

最初的 8 個小時還能撐住,之後,學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語,煩躁不安起來。在這種狀態下,即使實驗結束後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也會頻頻出錯,精神也集中不起來了。實驗持續數日後,人會產生一些幻覺。到第 4 天時,學生會出現雙手發抖,不能筆直走路,應答速度遲緩,以及對疼痛敏感等症狀。

事實上月球上的環境這個人造環境好要殘酷,除了感官之外,要知道月球的重力要比地球小得多,失重的環境加上寂靜帶來的多重顛覆性的感官,對一個正常人是一個巨大的了考驗。


自然之樹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有人說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目前為止登上月球表面的只有12位宇航員,是上個世紀NASA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在1969年-1972年期間共成功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每次三名宇航員但有一位是留守在月球軌道上指令艙,所以每次載人登月都只有兩名宇航員踏上月球並留下足跡。



不僅如此在後三次載人登月甚至還把月球上帶了上去,這裡的月球車跟我國的玉兔號等還不相同,他們的月球車是代步車,目的是可以移動到距離著陸點稍遠的地方。

其實我們可以找一些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期間拍攝的一些月球上的照片,如果是以宇航員和著陸器為主的照片遠處天空都是黑色的,看不見星星。因此這一點令很多人疑惑,實際上這就是最簡單的曝光問題。

說回主題,在月球上回望地球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哪?

人類中也就只有那麼十幾個人從月球或者月球軌道上回望過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而我們所能看到的永遠只能是照片,以及從科學上來了解回望地球該是什麼樣的情景。


首先我們要先放上非常著名的一張地球照片,這是1968年12月24日阿波羅8號上的宇航員拍攝的“地出”美景,阿波羅8號並不執行載人登月任務,只是繞月運動來提前做驗證準備工作。阿波羅8號在距離月球表面109公里的軌道上繞月飛行的時候拍攝下了這張照片。

從照片中來看我們的地球是非常漂亮的,就像是一個瓷盤一樣,甚至可以分得清大洲和大洋。個人感覺如果從月球上回望地球感覺到恐懼,最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想家”了,因為當前所處的天體環境比較惡劣,沒有大氣層接近於絕對的真空,其次沒有水太陽直射,晝夜300攝氏度的溫差,這些條件都無法讓人類生存下去。唯一保護我們的只有身上的宇航服,看到掛在月球天空上的地球,會時刻提醒著自己,我們遠離家鄉站在異星之上,當然要恐懼了。





再有就是在地球上看月球和在月球上看地球是完全不同的感覺,這是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情景,月球的視直徑大約是0.52度(月球直徑除以地月距離得到的結果單位是弧度,每弧度大約是57.32度,最終結果就是0.52度)。按照相同的方法計算出地球的視直徑大約是1.9度,那麼兩者比較看,從月球上回望地球差不多是滿月狀態14倍大小。

在月球上回望地球還有不同的感受,因為在月球上是沒有大氣層存在的,那麼也就意味著即使是白天天空中也都是黑色的,再看到明亮的視直徑很大的地球,感覺起來是非常突兀的。再有月球是被地球潮汐鎖定的,導致月球的自轉和公轉週期嚴格相等,那麼一晝夜就是大約30天,非常漫長的。


同時如果在月球正面就一直都可以看到掛在天空上的地球,甚至可以感受到地球的自轉,完全可以搬一把椅子坐在月球上看七大洲四大洋過眼而過。但如果在月球背面就難以看到地球的存在了。所以說在月球上回望地球恐懼是來自於內心的壓力,就像蹦極的時候安全保護措施很到位,但是也不敢輕易的往下跳,同時也不敢輕易的往下看。



其實更加恐怖的是在木星和土星的較近衛星上回望它們,尤其是木星的大紅斑。





科學黑洞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

1,地球太大,有強烈壓抑感。

2,天空太黑,有強烈恐懼感。

3,地球太藍,有一種詭異感。

4,直接能可看見宇宙,沒有大氣層沒有藍天白雲,強烈的陌生感。

5,月球太荒涼,喚起人的末世情結。

壓抑感,恐懼感,詭異感,陌生感,末世荒涼,不恐懼不是人類。


專業啃蘋果


感覺是因為在月球看地球時會比較孤獨,沒有可以依靠的旁近。浩瀚太空,其他星球那麼遠,都在黑夜中,看不到生命的跡象,懸浮在空中,真是會感到恐懼。

恐懼孤獨,無助,沒有安全感。



陳崯chy15876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讓人類得以首次在月球上眺望我們生活的藍色星球,這也是我們目前唯一一次在宇宙中的另外一顆星球上回望地球。那為什麼說從月球上看地球會讓人感到恐懼呢?我想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震撼和壓抑。

從地球上看月球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景象,但是在整個人類中只有12個人從月球上有幸看到過地球的樣子,那麼兩者之間有啥區別呢?

雖然黑暗夜空中的月亮十分常見,感覺沒啥特殊的,但是我們的月亮在各個方面都戰勝了夜空中的一切。

月球本身不發光,但它可以在距離地球平均384000公里的位置,通過反射太陽光來照亮我們夜空,滿月時候的月亮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沒有之一。它比夜空中第二亮的金星足足亮了1500倍,比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更是亮了2.8萬倍,一個有滿月的夜晚,可以照亮整個天空,夜晚的城市都可以不用開路燈。但是如此明亮的月球對於那些喜歡觀天的朋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光汙染源,它可以讓你看不到任何星星,因為滿月的月亮比夜空中所有天體的亮度加起來還亮將近40倍以上。
這就是我們地球上空的月亮,但是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比滿月更加霸道,地球可以說從各個方面都主宰著月球的“天空”。我們知道,地球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4倍,這說明地球的橫截面或者是地球在天空的大小是月球的16倍,如果我們在月球上看地球,會看到地球非常大,會給人一種巨物產生壓抑感。地球這個大小也意味著它要比月球看起來亮的多。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反照率。
地球跟月球一樣自身也不發光,但是都可以反射太陽光,而反射太陽光的強度更星球的反照率有直接的關係。月球其實真實的顏色看起來是黑不溜秋的木炭色,正是反射了太陽光以後我們才看到它是灰白色的。但是月球上昏暗的岩石和塵埃反照率跟地球相比差遠了,遠沒有地球上的植被、土地反照率強!而且別忘了,地球可是一個“水球”,而水的反照率更是沒得說,水面反射出來的陽光甚至十分刺眼。

上圖就十分行星的表現了地球整體的反照率和地球之間的差別。光照是一樣的,但是地區要不月球亮的多。而月球更容易吸收光線。

需要注意的是,上文中所說的水反射光線,並不是指地球上的海洋,其實整個海洋看起來是深藍色的,它所吸收的光線要比地球上其他地方要多得多,甚至比月球更善於吸收光線。其實在地球上反照率最高的是雲層、冰蓋、積雪、河流以及陸地上的一些潛水區域。總的來說,月球可以反射照在其表面上陽光的11%,地球可以反射37%。因此如果你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話,“滿地”要比滿月亮42倍,極端情況下,就是冰蓋增大,雲層增多,在地球達到最亮的時候,比我們在地面上看到的滿月亮56倍。

所以相信大家也聽說過,如果你在月球上看地球會出現旋光的現象,十分刺眼。而且我們還能清楚的看到地球自轉!那麼大的東西、那麼亮在你眼前轉,很容易讓人產生不適的感覺。

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月球已經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鎖定了,也就是說月球總是一面朝著地球,而且自轉的週期和公轉的週期一樣長。因此從月球的某些地方上看,地球永遠都在天空中,沒有“地落”“地出”這麼一說。

還有就是,由於月球自轉跟公轉一樣,所以在月球上的白天會持續大約14天,夜晚持續14天,這種情況任何人在月球上都不會適應的。以上就是我們從月球上看地球的感受。

除了我們能看到的景象以外,如果我們真的站在月球上眺望地球,估計你的內心也是感慨萬千。美國在阿波羅計劃期間,阿波羅8號宇航員威廉·安德斯曾這樣說:

我們從遙遠的地球來探索月球,卻看到了地球的模樣。

阿波羅計劃除了讓人類登上另一顆行星以外,最偉大的成就是:它也讓人類首次看到了生活數萬年的家園。我相信,如果你有一天親自目睹了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孤獨的旋轉時,你會不由自主的說一句:臥槽。如果你是個文化人,說不定還能作首詩出來呢。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感覺一切都很牢靠,我們腳下有堅實的土地,頭頂有厚重的大氣層包圍,地球這顆宇宙中的綠洲給了無數生命生存的條件,而且也為無數的生命保駕護航,我們在地球上感受不到任何來在外太空的威脅。但是當你走出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再次看我們生活的家園時,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顆藍色星球太渺小、太脆弱的。

我覺得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漂泊異鄉的感覺吧。內心的激動、擔憂、恐懼、震撼各種心情夾雜再一起,會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大家覺得呢?


量子科學論


人的恐懼來自三個方面:

1、未知領域

2、他人

3、自己

當你站在月球上,看到周圍都是漆黑的、空曠的、沒有任何聲音的,只能看到那顆蘭色的小水球。你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孤獨,你根本不知道在漆黑的宇宙中會有什麼?地球的歷史根本沒有意義,人類只存在了200萬年,6500萬年前的地球主人恐龍早就沒了。我們又任償不是過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