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攝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如何拍攝?

柳侍墨


這首詩出自《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非常喜歡這首詩,前幾天剛好也拍到了蘆葦,只不過不是白露節日,水面已經結冰。

拍攝要點:

早晨的薄霧籠罩著一切,晶瑩的露珠已凝結成霜。

一片蘆葦盪漾的水邊。

水的意象,有女性之美。薄薄的霧,恰如少女披著的輕紗。

這位“伊人”,音容體貌均無,一會兒在河的上游,一會兒在河的下游,一會兒在水中央,一會兒又在水邊草地,飄忽不定,來去渺茫,難以捉摸。

這種美感,因距離變得模糊、不清晰,霧裡看花、若隱若現。蒹葭、白露、伊人、秋水,恰如一幅朦朧淡雅的水墨畫。











竹影伴月


詩詞攝影,是指以詩詞作品為創作元素,如同拍電影先寫好劇本一樣,只需順著詩意找創作感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詩經-蒹葭》


全詩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唯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為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徊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意釋解

河邊蘆葦茂密青青,深秋中的露水已結滿了霜。

蒼茫中意中人在何處?也許就在河對面那一方。

我逆水而上去尋找她,道路險阻而路又。

順著流水方向去找她,伊人彷彿在水中央。

河邊生長的蘆葦密茂,清晨的露水未曾幹。

意中人你在何方,是否在對岸?我逆流而上……。


順其詩意,我們不妨將攝影創作“劇情”劃為二個方面來完成;即拍攝風光、人像組圖來作業。

關於套圖的拍攝,通常是不拘泥拍攝張數的多寡,只要能完美詮出作品故事即可。

拍攝主張

創作以“復古”人像照,可拍寫意風格,亦可拍留白主張,黑白照更顯悽美影像,不同灰度與黑色元素的對撞,更能突顯出色彩層次,拍出與眾不同的“鳳求凰”。



鏡頭功能

寫景;風光攝影宜選超廣角或廣角鏡頭,這樣不僅能拍出茂密的蘆葦和微微麟波逐浪的河景風光,利用鏡頭功也能拍出縱橫視覺的大場景效果,亦或巧用廣角鏡頭的畸變,拍攝出悽美誇張的“鳳求凰”特效效果人像。


寫人;拍風光人像寫實照,可用85mm定焦拍特寫,用微距鏡頭,又可拍出蘆葦中上細膩的冰霜欲垂的滴珠淚灑。亦或用70-200拍出遠景層次中的人像,使用衡定大光圈鏡頭拍攝,不僅質感佳圖漂亮,而且也會帶來拍攝效果的好運。

後期製作

風光人像照,利用後期Ps,Snapseed軟件和模版濾鏡功能,調整修圖製作為“復古”風格,能完美詮釋出“伊人在水一方”的古風攝影人像照。


攝影微談


這是詩經蒹葭的詩句,描述的是對愛慕的美麗女子得讚美和傾慕。

如何拍出詩句裡面的畫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準備:

1.拍攝地點選擇有水有水草植被的地方,取景儘量凸顯出水草,水面的柔美。

2.被拍的女孩子,要稍微化淡妝,著素雅的衣服出鏡,擺出自然行走,賞花的姿態,凸顯出美女的柔情和顏值。

3.儘量用大光圈或者長焦鏡頭,對人物進行特寫,但是把景色融入取景器,襯托任務。以下是我拍的照片,不足之處,請海涵




正在長大的小豬








66666659186


語言解釋不清,必須在腦海有意境,給個優!謝謝


星亮娛樂搞笑


這是水塘沼澤岸邊伊人的初秋天情景,寫景帶人,景入畫中人居其內,妙蔓之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