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茄子嫁接用的砧木?

xegWN


嫁接是棚室種植茄子的菜農普遍採用的育苗技術,嫁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病、增產增收、改善品質、延長上市期。所有采用嫁接技術育苗的茄農都是本著這樣的意思選擇砧木,科學嫁接的。

茄子嫁接常用的砧木

茄農在嫁接茄子時,一般都會把對茄子黃萎病、青枯病等病害具有高抗特性,根系發達,與茄子接穗親和力強,並且能夠呈現自留種簡單、容易發芽、成活率高、方便管理的砧木品種,作為首選。在實際生產中,茄農普遍選擇的嫁接砧木有4種,分別是:

1、託魯巴姆。主要特點是同時抗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線蟲病等4種茄子土傳病害,並且能夠達到高抗或者免疫程度。砧木本身以及嫁接後的茄子植株生長勢強,適合與各種接穗品種嫁接,嫁接的親和性好,成活率高。具備耐高溫、耐乾旱、耐寒、耐溼、耐鹽鹼等特點,嫁接後的果實品質極佳,總產量高。

2、CRP。抗茄子黃萎病、枯萎病的能力較強,屬高抗類型。嫁接後植株生長勢頭比較強,根系發達,分佈較深,品種本身具有耐旱、耐澇的優勢。適合與各種茄子接穗進行嫁接,並且嫁接的成活率高,果實品質優良,總產量高。

3、赤茄。赤茄也稱平茄或者紅茄,是較早使用的砧木品種。抗茄子枯萎病,中抗茄子黃萎病。嫁接成活率高,果實品質優良,前期產量和總產量都比較高。

4、耐病VF。屬於日本選育出的茄子用砧木一代雜種,抗黃萎病和枯萎病。植株生長強勢,容易嫁接。與各類茄子品種嫁接都能表現出很好的親和力。種子容易發芽,耐高溫、乾旱。果實膨大快,品質優良,前期產量和總產量都比較高。

茄子嫁接苗的成活率是由嫁接和嫁接後的管理共同決定的。

1、嫁接方法:劈接法。將砧木從3——4釐米高處平切,保留2片真葉,在砧木莖中間垂直切深1.2釐米。將接穗從半木質化處去掉下部,保留2——3片真葉,削成楔形,楔形大小與砧木切口相當,隨即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相互對齊後,用弧形嫁接莢固定。斜切嫁接。斜切嫁接也叫貼接,嫁接時,用刀片在砧木第2片真葉上方的節間斜削,去掉頂端,形成30º的斜面,斜面長1——1.5釐米。將接穗保留2——3片真葉,去掉下部,用刀片削成一個與砧木同樣大小的斜面。之後把接穗和砧木的2個斜面貼合在一起,用嫁接莢固定。

2、嫁接苗接口癒合期的管理。茄子嫁接後,一般需要7——9天的癒合期。在此期間,茄子嫁接苗適的溫度為白天25——26℃,夜間20——22℃,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接口癒合。茄子嫁接口癒合期,通常保持相對溼度95%以上。保溼方法一般是扣膜拱棚密封,澆足底水,1周內不通風。隨後每天清晨和傍晚通風,直至完全成活。茄子嫁接後畏光,需短時間遮陰,嫁接後3——4天要完全陰閉。隨後才能逐漸在早、晚見光。傷口癒合後才能揭去遮陰物。

3、嫁接苗接口癒合後的管理。接口癒合後,應及時摘除砧木萌芽,不然會直接影響接穗的生長髮育。由於嫁接時砧木莖粗細、大小不一致,接穗去留葉片數也不一致,成活後的秧苗質量有一定的差別,需要進行分級管理。可把癒合不良、生長較慢的小苗放在溫度、光照條件好的位置集中管理,創造比較好的環境條件,使其逐漸與大苗生長一致。管理期間,注意淘汰假成活苗。嫁接莢不宜早摘,一般在定植後摘掉為好。

茄子嫁接苗這樣定植才好!

1、定植前施好底肥。茄子嫁接後根系比較發達,吸水吸肥能力強。定植前,結合整地,每畝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和30公斤。施用後,深翻土壤。

2、正確把握定植密度。為便於後期管理,一般採用寬窄行定植。行距60釐米,株距50釐米,每畝定植2200株左右。定植時注意不要埋住嫁接口,應該使嫁接口距離地面2釐米以上,以免接穗感染土傳病害。

3、定植後及時摘取嫁接莢。摘取嫁接莢時,同時摘除砧木的萌芽。反季節棚室種植時,應當在花期人工蘸花授粉保果,後期管理與自生苗茄子相同。

以上就是關於題主“茄子嫁接用什麼砧木好?怎麼嫁接成活率高”的回答。如有什麼疑問和不同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關注我的頭條號“鄉村螢火蟲”,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知識。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支持!


鄉村螢火蟲


赤茄又名紅茄、平茄,主要抗枯萎病,抗黃萎病能力中等。根系發達,長達1.5~2米,植株高大,開張度0.8~1米,莖粗壯,節間較短,莖和葉上有刺,果實呈算盤珠狀,直徑2~2.5釐米,成熟果紫紅色。果實中含種子量較多,種子易發芽。幼苗生長速度比接穗(栽培品種)稍慢。嫁接親和力強,嫁接後植株發病率較低,耐低溫和耐溼性增強,不影響果實品質


達港原生態


茄子嫁接所用砧木的選擇,主要從砧木對茄子品質的影響、砧木對不良生長條件的適應能力、砧木與茄子的親和力、砧木抗土傳病害的能力這四個方面考慮。目前,茄子木砧木品種 選擇託魯巴姆等。


浪人小黃


託魯巴姆,抗病力很強,能同時抗茄子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線蟲病,達到高抗或免疫程度,嫁接後極少得黃萎病;根系發達,植株高大,莖粗壯,長勢強,莖葉上有少量硬刺;果實呈圓球型,直徑1~1.5釐米,果實內含有種子量較多。嫁接後植株莖稈粗壯,發病率很低,坐果率高,商品率高,不影響果實品質。

赤茄又名紅茄、平茄,主要抗枯萎病,抗黃萎病能力中等。根系發達,長達1.5~2米,植株高大,開張度0.8~1米,莖粗壯,節間較短,莖和葉上有刺,果實呈算盤珠狀,直徑2~2.5釐米,成熟果紫紅色。果實中含種子量較多,種子易發芽。幼苗生長速度比接穗(栽培品種)稍慢。嫁接親和力強,嫁接後植株發病率較低,耐低溫和耐溼性增強,不影響果實品質。

CRP又稱刺茄,抗病性強,同時抗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線蟲病。植株長勢強,根系發達,耐溼性比託魯巴姆強。莖稍細,莖上刺較多,節間較長。果小,成熟時黃色。種皮黃褐色,種子休眠性較強,比託魯巴姆易發芽,幼苗生長比接穗慢。嫁接成活率高,果實品質好,產量高。


雲南同春永茶業


茄子嫁接常用哪些砧木?茄子嫁接哪種砧木比較好?茄子嫁接可以使用哪些砧木?以下耕種幫就作簡單介紹。

  一、赤茄

  赤茄又稱意大利紅茄、平茄,是應用比較早的砧木品種,在日本也是應用得最多和最廣的一個品種。該品種高抗茄子枯萎病,抗黃萎病中等,對青枯病也有一定的抵抗性。在低溫條件下生長良好,莖黑紫色,粗壯,節間較短,莖及葉上有刺。育苗、接穗以及管理相對來說較為簡單,產量也比不接穗的要高得多。幼苗生長速度與一般栽培品種相同,用於嫁接時要比接穗品種提前播種7天。

  二、刺茄

  刺茄可抗茄子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和線蟲四種土壤傳染病蟲害。相對於赤茄來說,在抗青枯病方面效果更好一些,並且具有較強的耐溼性,但是在栽培中出現田塊不同,對青枯病的抵抗性強弱不同的情況,其原因是由於青枯病的病原菌的變異而造成的。植株長勢較強,但莖上密生長刺,嫁接時不易操作。幼苗出土後初期生長較慢, 2~3片真葉時生長加快。嫁接時要比接穗提前播種20~25天。由於其耐溼性能好,適宜於冬春大棚栽培,因此在我國北方地區使用較為合適。

  三、託魯巴姆

  託魯巴姆來源於日本,是分佈於熱帶和***帶的一種野生茄科植物,對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四種土壤傳染病蟲害的抗性達到高抗或免疫程度。植株長勢極強,莖黃綠色,節間較長,有少量的刺。種子成熟後有極強的休眠性,用赤黴素或變溫處理可促進發芽。嫁接時需要比接穗提早播種25~35天。嫁接後茄子生長髮育旺盛,產量高。但是與赤茄相比,託魯巴姆有育苗時間長,出苗不整齊,初期生育遲緩及在設施栽培的情況下,營養生長過強等不足之處。另外,在低溫期容易發生鎂缺乏症,導致品質和成苗量下降。因此,託魯巴姆的使用僅限於青枯病多發區。

  以上三種砧木與接穗的親和力差異不大,在具體選擇接穗時,要根據各地食用習慣、商品、栽培習慣及季節進行選擇。


皖都阿斌


託魯巴姆,抗病力很強,能同時抗茄子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線蟲病,達到高抗或免疫程度,嫁接後極少得黃萎病;根系發達,植株高大,莖粗壯,長勢強,莖葉上有少量硬刺;果實呈圓球型,直徑1~1.5釐米,果實內含有種子量較多。嫁接後植株莖稈粗壯,發病率很低,坐果率高,商品率高,不影響果實品質。

赤茄又名紅茄、平茄,主要抗枯萎病,抗黃萎病能力中等。根系發達,長達1.5~2米,植株高大,開張度0.8~1米,莖粗壯,節間較短,莖和葉上有刺,果實呈算盤珠狀,直徑2~2.5釐米,成熟果紫紅色。果實中含種子量較多,種子易發芽。幼苗生長速度比接穗(栽培品種)稍慢。嫁接親和力強,嫁接後植株發病率較低,耐低溫和耐溼性增強,不影響果實品質。


鄉村小洪


平茄又稱赤茄、紅茄,主要抗枯萎病·中抗青枯病(防效可達8o%)。種子易發芽,嫁接成活率高,用平茄作砧木需比接穗早播7天。土傳病害砧木。

(2)刺茄高抗黃萎病(防效在93%以上),是目前北方普遍使用的砧木品種,種子易發芽,浸泡24小時後約10天可全部發芽。刺茄較耐低溫·適合進行秋冬季溫室嫁接栽培。刺茄作砧木需比接穗早播5~20天。

(3)託魯巴姆該砧木對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病4種土傳病害,達到高抗或免疫的程度。種子需催芽,即浸種時每千克用赤黴素1oo~2oo毫克浸泡24小時,再用清水浸洗乾淨。放入小布袋內催芽。催芽播種需比接穗提前25天,如浸種直播應提前35天。

舉報/反饋


河北鄉村大勇


目前所用的茄子砧木主要有野生茄、種間雜交茄和栽培茄三種類型,以前兩種的抗病性較好,保護地栽培應用的也較多。

據我所知,由於我國由於茄子嫁接工作開展的比較晚,在對茄子砧木的開發方面目前尚不如日本做的好,因此,目前國內推廣的茄子砧木主要還是以來自日本的為主,較優良的品種主要有:

(1)紅茄(赤茄)該砧屬於野生茄類型,應用時間較長,國內應用的也比較多。紅茄與茄子的嫁接親合性較好,對茄子的生長勢影響不明顯,不會引起嫁接茄子旺長;對茄子的青枯病、根線蟲病和根腐病的抗性較強,也較耐熱,但對茄子黃萎病和枯萎病的抗性中等,稍強於栽培茄子。另外,紅茄的耐寒能力也一般,用於冬季嫁接栽培時,效果不理想。紅茄種子較易發芽,幼苗生長速度同正常茄子,用它做砧木時只需比接穗提早10天左右播種。

(2)託巴姆該砧屬於野生茄類型,產於東南亞,在日本的註冊名稱為茄砧1號。託巴姆的莖上有少量的刺,種粒較小,千粒重僅1克,發芽很慢,發芽期較長,嫁接苗初期生長緩慢,結果較晚,早期的產量較低,不過中後期嫁接株的生長勢較強,產量較高。託巴姆與茄子的嫁接親和性較強,對茄子的生長勢提高較明顯,對茄子黃萎病、青枯病、根線蟲病和根腐病的抗性也較其他砧木的強,耐熱和耐寒的能力較強。但託巴姆砧木嫁接的茄子不抗茄子葉枯病,容易發病。

(3)耐病VF該砧屬種間雜交茄,與茄子的嫁接親和性較強,對茄子黃萎病和根腐病的抗性較好;嫁接植株初期生長較快,長勢比紅茄強,早期的產量也較高,豐產性能好;性耐熱,也較耐低溫,但對茄子的青枯病和根線蟲病抗性一般。

(4)密特該砧屬於種間雜交茄類型,與茄子的嫁接親和性較好;對茄子黃萎病和青枯病的抗性較強,性耐熱;嫁接植株生長勢強,結果早,早期的產量較高,豐產性能也較好。

(5)刺茄(CRP)又稱南韓茄,屬於野生茄類型,莖葉刺較多,千粒重2克,種子較易發芽,苗期易突長,需控溫控水。刺茄對茄子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病高抗或免疫,尤其對黃萎病抗性較好,耐低溫能力強,適合保護地栽培。刺茄與茄子的嫁接親和性較強,嫁接苗成活率高,增產明顯,對果實的品質也無不良影響。

(6)柳砧1號該砧木是國內從引進的日本茄子砧木中選育出的茄子嫁接用砧。柳砧1號生長勢強,根系發達,對茄子黃萎病、青枯病、枯萎病、根結絲線蟲病等土壤傳播病害高抗甚至免疫;苗期苗莖粗壯,嫁接操作方便,成活率高;嫁接茄子產量高、品質好。柳砧一號砧木對接穗品種要求不嚴格,適用範圍廣泛,嫁接後不改變接穗的種性,對栽培茄子的果實品質無不良影響。此外,據我瞭解,我國福建的長汀本地茄栽培品種和遼寧農科院的剛果茄、雲南野茄子、雲南觀賞茄三個野生茄品種在中國農科院對來自國內的1013份鑑定材料中,對黃萎病的抗性表現最強。


農農蝦


(1)託魯巴姆該砧木屬於野生茄類型。主要特點是,與茄子的嫁接親和性較強;對茄子的生長勢提高較明顯;對茄子的黃萎病、青枯病、根線蟲病和根腐病的抗性也較其他砧木強,耐熱和耐寒的能力也較強。弱點是該砧種子的發芽期較長,嫁接苗初期的生長較緩慢,結果較晚,早期產量較低,中後期生長勢較強,產量較高。另外,該砧木的嫁接苗較易發生葉枯病。(2)耐病VF該砧木屬種間雜交茄,與茄子的嫁接親和性較強,對茄子黃萎病和根腐病的抗性較好,但對茄子的青枯病和根結線蟲病抗性一般。(3)密特該砧木屬於種間雜交茄類型,與茄子的嫁接親和性較好。對茄子黃萎病和青枯病的抗性較強,耐熱,嫁接植株生長勢強,結果早,早期的產量較高,豐產性能也較好。(4)紅茄該砧木屬於野生茄類型,與茄子的嫁接親和性較好,對茄子的生長勢影響不明顯,不會引起嫁接茄子旺長,對茄子的青枯病、根線蟲病和根腐病的抗性較強,也較耐熱,但對茄子黃萎病的抗性中等,耐寒能力也一般。(5)抗重5號該品種來自山東濰坊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蔬菜研究所,高抗茄子青枯病、黃萎病,嫁接植株長勢強,增產效果明顯。(6)CRP能同時抗多種茄子土壤傳染病害,如茄子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線蟲病等。


農妹


導讀:茄子的土傳病害是非常嚴重的,土傳病害的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4-6年。並且農藥的防治效果非常低,所以茄子是不可以重茬種植的,一定要進行輪作。不過合理的使用茄子嫁接技術則可以有效地防治這些土傳病害,且種植效益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那麼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茄子的嫁接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1、選擇砧木

茄子的嫁接砧木要選擇平茄、刺茄及託魯巴姆等品種,這些砧木有著不同的抗病能力。例如平茄主要是抗枯萎病、青枯病等,種子的發芽率及嫁接的成活率都是比較高的。但是土傳病害嚴重的不宜選做砧木。刺茄主要是抗黃萎病,是現在最常使用的砧木,將種子浸泡一天左右差不多可以全部發芽。託魯巴姆基本上能夠抵抗大部分的土場病害,但是種子發芽率不高,要浸種催芽。因此我們要根據土場病害程度及種植地區等選擇好砧木,做好嫁接準備。

2、苗床準備

在準備好砧木之後控制好土壤與腐熟的農家肥的比例,將其配製成營養土,配製好後要對床土進行消毒。消毒液可使用五氯硝基苯及代森鋅等藥劑,將其與土壤充分混合,然後覆蓋地膜,持續3天左右。然後根據苗床的面積準備好種子,營養土的厚度在10釐米左右,澆足水,提高土壤的保溼能力,等待播種。

3、處理種子

在有太陽的天氣時,要進行曬種工作,曬種時間控制在7小時做頭,然後使用高錳酸鉀或多菌靈等藥劑浸泡0.5-1小時左右。浸完後將其撈出清洗乾淨,然後將其放入30度左右的溫水中,如果砧木是託魯巴姆的話,則要準備好百分百濃度的催芽劑。浸泡8小時左右後,清洗乾淨種皮上的粘液,然後用溼布包裹進行催芽,溫度控制在18度左右,每天用溫水清洗兩次,一週左右即可發芽。

4、播種管理

砧木的不同其播種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平茄要提前一週左右播種,刺茄要提前1-3周左右播種,託魯巴姆的話則要提前一個月左右。然後等到85%左右的種芽長到2毫米左右的時候進行播種,均勻的撒播在苗床上,覆蓋營養土與地膜進行保溫保溼。將溫度控制在29度左右,晚上的溫度也不可低於20度,幼苗出土後便可揭開地膜,一週左右齊苗後將溫度控制在22度左右,出苗後撒兩次營養土,促進營養吸收。

5、嫁接方法

在幼苗長到兩片真葉的時候進行分苗,然後加強肥水管理,適時移植。然後當幼苗長到6片真葉的時候進行嫁接,通常是使用劈接的方法,將幼苗挖出後,保留砧木兩片左右的真葉。將砧木莖橫切,去掉砧木的上部,然後再在莖的中藥下劈1.2釐米左右,將接穗苗拔除,保留3片真葉。將其削成楔形削麵,長短要與接口一樣長,削口要保證光滑平整,然後將切好的接穗插入砧木接口,將其互相對準後用嫁接夾固定。

嫁接後要將嫁接苗栽植進小拱棚,澆足水,將拱棚蓋嚴,嫁接後的3天內不可受風見光,控制好空氣溼度與溫度,防止陽光直射。然後隨著時間適當增加光照及通風,等到嫁接口癒合後便可正常管理。嫁接後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