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孩子才22斤,每天都不好好吃飯,總是要人喂,有時喂也不吃,難道他不餓嗎?

幸福生活46912


看到這個題目忍不住就淚奔了,這不就在說我家孩子嗎?

我家男孩兩歲多,體重一直徘徊在22斤上下,有時候甚至連22斤都不到,全家人為了孩子的體重操碎了心,可結果就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怎麼哄孩子都不肯吃飯。

還有一個讓人崩潰的事情就是,原本孩子在一歲半左右的時候就能自己吃飯了,而且吃的也挺好,結果到兩歲反而回去了,不肯自己吃了,等著家人喂,有時候還得追著喂,最後為一頓飯喂上一個小時都是常有的事情。



為了讓孩子多吃一點飯,多長一點體重,什麼辦法都想了,不行調理脾胃,去看醫生補充營養,或者說做小兒推拿,基本上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可結果仍然是這樣,到底為什麼呢?

直到有一次無意中聽到幾位老人在說到關於孩子的情況,忽然就發現了我家存在的情況,老一輩的人常說,“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而我家,因為就一個孩子,全家人的心思都放在他身上,很少能考慮到三分飢與寒,基本上考慮的就是能吃一口飯,那就喂他兩口。

吃得太飽,然後又因為孩子本身脾胃比較弱,結果導致消化不良,每天晚上睡覺都很難睡著,要麼好不容易睡著了又容易驚醒,而且基本上在睡覺的時候,都是肚皮著地的俯臥狀態。



知道了問題所在以後,全家人就開始轉變思路。

既然要三分飢與寒,首先在讓孩子吃飯的時候,就不能喂得過飽,能吃一碗的儘量減少一點點不要讓孩子吃太飽,讓孩子的脾胃有一定的空餘空間。

其次,我看了全家對孩子的充分的照顧以後,發現了一個情況,其實孩子在一歲半以後就能自己吃飯,兩歲為什麼不吃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有人為她,因為家裡人嫌孩子自己吃飯吃太慢。當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被家人剝奪了以後,那他就沒興趣做了,所以孩子自己也不願意動手了,那麼處理這個問題很簡單,讓孩子自己動手,即使吃得到處都是很不整潔也沒關係,孩子只要自己能動手,那就是個好事。



再次,為什麼吃飯的時候孩子不願意吃?但平時他又能吃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平時怕孩子餓著,基本上感覺孩子可能會餓了,就給他東西吃,結果每次在吃飯以前孩子就大概吃到半飽了,小孩子就是這樣,只要他不覺得餓,她就不會太想吃東西,所以的話一定要戒掉飯前的零食。

還有一點,小孩不太願意吃飯,有時候除了以上的原因,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孩子脾胃比較弱,因為吃下去的東西不太消化,吃多了它不消化,吃少了可能也不消化,那麼家長就要注意給孩子調理脾胃,脾胃好了,那麼孩子吃東西也就不用太操心了,體重自然也就漲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