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的精華所在是什麼?

磚家聊電影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相信大部分影迷都是有看過的,並且大部分也覺得非常的震撼!首先小編對這部電影的看法是肯定的是正面的!

因為這部電影是在當時外國科幻片正火熱,大家覺得中國科幻片電影的特效沒有辦法和外國比的時候騰空出世的,電影的特效出乎了所太多人的意料,讓大家在痛快觀影之餘也痛快地出了口氣——中國的科幻電影也可以做的這麼好!同時小編覺得電影的總體水平也是值回票價。比較特別的是,電影在觀影情緒上培養了一種國家榮譽感,這種榮譽感使之成就了許多票房和好評,小編早在看預告片的時候就淚流滿面,看完全篇之後內心更是深深的被觸動,最後那一句:“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也隨之走紅。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微笑]








疾速影視


這部電影應該算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里程碑吧。特效科幻感十足,講訴的故事也是假設發生在很久以後未來的事。

故事的設定是整個太陽系即將被太陽吞沒,如果不把地球推離太陽,地球就會毀滅,科學家地球表面建造了數萬發動機推動地球“流浪”,踏上尋找新的家園的旅途。

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核心的主題是家國。上映的時候正值春節期間,正好是一家老小一起去看電影的時期。電影中也有春節熱鬧的節日氣氛,很富有中國特色的科幻影片。裡面的人物之間的情感戲份很煽情,有缺乏溝通交流疏離的父子親情,爺孫祖輩的親情紐帶。國家有難,為了顧全大局,捨棄個人利益,無私奉獻的英雄精神。整個影片表達了強烈的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愛國之情。影片最後還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價值,無國界無種族共同守護人類唯一的家園。

整個故事開頭到結束都傳遞著濃重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國情懷”。


hi陽光


《流浪地球》的情景設定在太陽步入老年期,地球上的人為了存活,帶著地球去找新的家園的故事。也揭示了當災難來臨時,生活中人性光輝和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

故事中的人之所以有勇氣去做,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希望,如果他們不去努力,而是安逸地等著滅亡,那結果截然不同,就算前過程艱難,但是未來是美好的,後者就算過程安逸,結果註定滅亡,這就是希望的力量。



影遇遠方君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未來,太陽已經快要毀滅了。而且人類還沒有走出製造大型宇宙艦船的能力。人類提出利用地球當做船體,地球裝上發動機脫離太陽的故事。

看完《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給我最深的印象應該是我們人類現在應該好好保護地球,劇中有很多表達了人類的貪婪,虛偽的人性。一些特別不好的黑麵影響


君拂剪輯


有幸看到這條提問,發表一下個人觀點吧。

首先記得當時是在手機上看完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影院看起來華麗,但當時看完的第一感覺是震撼。

震撼的兩點:1.人類與宇宙鬥爭拯救地球的這個想法很大膽。

2.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場面。

所以網友們都紛紛稱讚為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它的工業化程度在中國絕對其他同類電影觸及不到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下面來分享一下其精華所在:

1.終於,輪到我們仰望星空。

2.拖著地球逃離太陽系的驚豔設定,對家國情懷的投射,正應了劉慈欣那句“太陽死了,人還活著”。

3.東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與星際穿越的融合。

4.演員演技無話可說,屈楚蕭可以說是演活了一個勇敢、中二又不失溫情的英雄少年。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歡迎評論和點贊給出意見!


發福的黃大黃


這部電影在原著小說的設定基礎上,對原著的還原相當準確到位,整個團隊從導演到投資人到演員再到後期製作人員都是在用心用力完成這部電影,真正的上下齊心,所以這部電影稱之為藝術品實至名歸。其次,科幻題材電影一直是中國電影的空白,而它起了一個很好的頭,既滿足了原著粉的要求,又吸引了大量普通觀眾對科幻文學和電影產生興趣。最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我知道已經被思政課念煩了)是一個很偉大的構思,不僅是政治原因,而且的確關乎人類種群和整個地球生態的存亡,而這部電影與宣傳這一理念完美契合。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這不是預言,而是現實。


沙地最靚的仔


1.對於死亡的認識和詮釋,對於人類不遺餘力的生存努力,對於人類文明存在的思考,我覺得這就是《流浪地球》這部影片的精華所在。

2.這部電影是國內科幻題材電影的始祖。它為國內科幻題材電影起了一個很好的開頭,既滿足了原著粉的要求,又吸引了大量普通觀眾對科幻文學和電影產生興趣。

3.影片後部分劉培強與兒子劉啟合理拯救地球,為人類文明存活帶來一線生機;這正是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一個很偉大的構思,不僅是政治原因,而且的確關乎人類種群和整個地球生態的存亡,而這部電影與宣傳這一理念完美契合。影片最後劉培強的犧牲與不捨,兒子的憤怒與無奈,人物形象與心理活動的轉變,兒子的成長與理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整部電影達到情緒的最高點。

4.電影流浪地球以希望為主導線索貫穿整部電影的始終,經歷一系列事故的兒子和妹妹韓朵朵接手流浪地球的偉大任務,為了人類文明的繁衍繼續前進,戰鬥不止,燈火不熄。







阿達西看大片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蕩氣迴腸、驚豔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遊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這類型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製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並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於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杆,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裡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後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於有硬科幻了!









浮兮1999


流浪地球的感言兩三句話

流浪地球……流浪到平行宇宙;流浪到另一個宇宙;流浪尋找不到家的地步……流浪,流浪,就這樣流浪。

回顧電影,我先沉默了幾分鐘,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銀河系的中心——太陽,降吞噬地球,地球表面所有人類創造的文明幾乎被毀滅殆盡,除人類之外的生物皆不復存在,溫度驟降在零下近百度……不敢想象,那是怎樣的災難!

而受木星影響,地球運轉軌道便宜,面臨地木相撞的毀滅性災難!

影片從兩兄妹偷偷跑回地面描述,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還不知道災難就要眼前,從我熟悉的家庭倫理開始吧,我的體會是,孩子對於父母的誤解從一開始就要疏導開,尤其是劉啟對於身為宇航員的父親有著無法理解的恨與難以割捨的愛,有對媽媽離世的痛苦與不解,從他看似冷漠孤傲的性格可以看出他缺乏愛,但內心其實對“回家”的渴望比任何人都強烈,可以在最危險的時候不放棄身邊最後一個親人!

對於父親,這個角色有著很矛盾又很鮮明的特點。無法兩全的選擇,讓他十幾年未能見兒子一面,未能和兒子通話,妻子患絕症,面臨去地下城有限的名額,他萬般無奈卻只能理智地選擇放棄妻子,埋下了兒子對他的積怨……所有的不理解,在這次拯救地球的行動中化為烏有。父親沒有按照聯合國政府的要求執行休眠命令,他沒有叛逃,完全履行了一個男人對家應有的擔當。義無反顧的犧牲,也許不是全部地球人都知道他的壯舉,但他的兒子卻完整地感受到了父親對他毫無保留的愛!那是對生命延續的希望和寄託!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無私的愛!

“想要人類理智,簡直就是奢望……”如果人類是無感情的程序執行機器,那麼世界也就沒有了奇蹟。我想這部電影還是通過流浪的地球,通過浩瀚的宇宙、精密的航天儀器、複雜的技術編程等等這些背景,來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的愛,以及對生命延續的希望都是永恆……最後,很多人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時間加入拯救地球的行動,就是希望的力量和驅使!哪怕一線希望,人類都不會放棄,這也是愛的力量!


好劇嘚吧嘚


精華所在:「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愛與責任,人類是個神奇的存在,人類的存在是一種偉大,是一種敬畏。

這部電影會讓你覺得在宇宙和鄉愁裡,我們渺小,生

活平凡但是珍貴。

電影中有個情節很觸動我,當爺爺因為車子被救援隊徵用,開著車去到了上海。看到昔日的家園被冰雪覆蓋,他不自禁回憶往昔,雖然日子不算富裕,但是每天都很開心。奶奶做的蔥油麵總是很鹹,但是他都會吃完。他回憶的時候,嘴角忍不住露出微笑,一旁聽著的王磊(救援隊隊長)也忍不住笑起來,只不過帶著苦澀的成分。

BBC有部紀錄片叫做《旅行到宇宙邊緣》,裡面說道「地球比我們想象的更小,更脆弱,最終會被將死的太陽吞噬。但是我們不應該絕望,而要感到歡欣鼓舞。我們已經經歷了宇宙的奇觀,我們就應該慶祝我們的成就,去享受在陽光下的每一刻。」喜歡科幻片以及《流浪地球》的原因大概就在於此,每每當我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地球與人類之渺小,人類存在已經是一個奇蹟時,我就覺得當下更加可貴,應該更加努力在太陽下呼吸並且為自己的存在而歡欣鼓舞,為現在仍然可以生活在地表之上而慶幸知足。

我一直喜歡看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並且覺得他們離我們並不遙遠。當人類的科技已經發展到現今,人工智能入侵我們的生活,機器人取代人類勞動力近在咫尺,科技和文明的反思不曾停止,對於遙遠星球和宇宙的發現也越來越多突破和認知。太陽可能真的有一天會消亡,地球進入永夜和極寒,人類面臨著全種族的生死存亡,但是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人類是個神奇的存在,我們有「希望」存在,只要有一線機會,我們都會努力守護住我們家園、家人和文明。

最後的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借這部電影瞭解到宇宙的廣闊,「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生活中的很多喜樂悲苦在浩瀚宇宙面前都不算什麼,珍惜當下平凡生活的每一刻,確證人類的存在就是一種偉大,是另一種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