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對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形式,它本是古人的一種文字遊戲,能充分的展示一個人的才情和漢字的趣味。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說到最有趣的對聯,我覺得非“拆字聯”莫屬了。

拆字聯別出機杼,像猜字謎一樣。它將漢字的字形分拆開來,使它分成另幾個字或形,並賦予它們新的意義。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形神兼備又不落窠臼的拆字聯,看看誰對出的下聯最好。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話說,我的老闆是一位大文化人,除了有點摳外,其他都好。

工作閒暇時,老闆會經常和我們一起聊水滸、品三國,時不時還會吟幾首詩、對幾個對聯什麼的。在和諧有趣的文化氛圍裡,讓我們徹底的忘記了工作的辛勞,得到了全面放鬆。

有一天臨近下班前,老闆跑到我們辦公室又像往常一樣聊起了《三國演義》。突然,同事“肥佬”肚子咕咕叫了一下,他趕忙抓住機遇,順口說道:“老闆,又有好久沒請哥幾個吃飯了吧!正好大夥都餓了,要不一會邊吃邊彙報工作?”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只見老闆面不改色的答應道:“就你這小胖子總記得吃!不如我出個上聯,今晚要是誰對出來了我就請誰吃火鍋,大家看怎麼樣?”

聽到老闆的提議後,我們辦公室一共6個人全票表示贊成。

只見老闆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他出的上聯是:士要翻身就得幹

聽到老闆的上聯後,大家各抒己見,肥佬搶過發言權,第一個對道:人想活命必須吃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聽到肥佬的下聯後,大家一陣鬨堂大笑,然後又都靜了下來,我也隨機陷入了沉思。

很顯然,老闆的這個上聯並不簡單,從字形看,“士”翻身了不就是“幹”麼!太巧妙了,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很高端的拆字聯。

面對老闆這個拆字聯,我下意識的就想到了一個類似的拆字聯的故事。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故事經過是這樣的,傳說清朝有兩個窮秀才,一個姓王,一個姓陳,他們相約在酒店吃飯。吃完飯後,二人都想讓對方買單,但又不好直說。既然都是文化人,那就以文化人的方式來說吧!

姓陳的說:“王兄,我出個上聯,你若能接句下聯,那麼這頓飯就算我請你。”只聽他出的上聯是:王不出頭誰做主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對於這個上聯的用意,王秀才一聽就心領神會,這是想讓他做主結賬啊!

王秀才稍加思索後,緊鎖的眉頭一下子露出了笑意,只見他不慌不忙的說道:“陳兄真是痛快,小弟多謝了!不才的下聯是:陳去包耳你為東

“陳”字拆掉“包耳”旁,不就是做東的“東”嗎?這個下聯對得真優秀,陳秀才願賭服輸,乖乖的買了單。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瞭解了上面這個對聯後,回到現實中,老闆出的這上聯就沒那麼難了。

“士要翻身就得幹”,從平仄上看是“仄仄平平仄仄仄”,意思是說一個人想要鹹魚翻身過上好日子,就得努力的幹活。

很顯然,老闆對我們出這個上聯,是想激勵並督促我們好好幹活。

同事“鐵牛”是個耿直Boy,他也理會了老闆上聯的用意,他對的下聯是:若不撇出終是苦。

單純從拆字效果上看還是很棒的,“若”和“苦”本質是一撇的差距,該下聯正好了表達了鐵牛的內心:替別人打工都是得吃苦的。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同事“王司機”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對的下聯是:午能出頭就是牛

上午的“午”出了頭就是牛氣沖天的“牛”了,有意思。

同事“大虎”刀子嘴豆腐心,他從來不慣誰毛病,他對的下聯是:田上無草怎生苗

顯而易見,大虎是想告訴老闆,要想讓我們多幹活,就得多付些酬勞,多勞多得嘛!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同事“陶白白”是一位職場女精英,她對的下聯是:豐若分身便是非

“豐”字一分為二,就是物是人非的“非”字了。陶白白的意思是說:老闆若不給我們豐裕的酬勞,怕是要起是非了。

我是一個懷揣夢想、不忘初心,始終天真的人,思索了十幾分鍾,始終想不出一個好的下聯,為了混一頓晚餐,只好隨便對一個下聯了,我對道:人有兩下定會火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平仄仄仄仄仄平”,雖然從平仄上說不過去,但我始終相信自己的能耐,我心想:像我這樣有兩把刷子,能編會寫的,終有一天會火!

我堅定的看了一眼老闆,就是想告訴他,現在對我愛答不理,小心將來讓你高攀不起。

老闆聽了我們的對聯後,一下子收斂了強大的氣場,趕忙賠笑道:時間不早了,咱們涮火鍋去吧!今晚好像該肥佬值班留守喲!

火鍋雖然涮上了,但我自知上面幾個下聯有瑕疵,還望多才多藝的網友朋友們不吝賜教。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用下聯精彩還擊

最後,寫一副豪邁的拆字聯和諸君共勉:

議論吞天口,功名志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