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和司馬懿都曾令曹操忌憚,為何最終曹操只殺了楊修,留下了狼顧之像的司馬懿?

白話歷史君


如果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看,原因比較簡單。

兩個字“低調”;楊修恃才自傲,平時裝逼也就算了,在領導曹操面前還不知收斂,完全等於作死。而司馬懿不一樣,為人很低調,情商超高,即使曹操有著狼顧之相的擔心,也沒有合適的理由殺他。

這其實就是一個在官場和職場上都非常非常適用的道理:永遠不要比你的領導聰明。

不過在正史上,更多的還是一個政治層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楊修和曹操政見不同

受到小說描寫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此人之死是因為自己老喜歡“秀智商”,最終鋒芒太盛而被處死。可實際上楊修並沒有過太漏鋒芒的事情,他最讓領導接受不了的,是政治上和自己有著不同的意見。

曹魏陣營由於有天子坐鎮,所以這個隊伍中的人才們也都有了比較尷尬的局面,他們有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是在忠君還是在助曹,這對於文人來說算是一種“迷茫”的現象。

可是楊修和荀彧等人立場比較鑑定,雖然幫助了曹操謀取地盤,但本質上是歸附天子的,他們認為曹操只是天子用來平反的“工具”,所以才會輔佐這位軍閥。

不過從曹操後期對待天子的態度來看,楊荀等人皆看透了真相,所以他們在政治立場上就站到了曹操的對立面,這樣一來曹操也只好為自己“清除障礙”。

換句話說,楊修等人所代表弘農楊氏,忠心於漢室,乃是曹操取得天下的內部阻礙。其家族也是當時的名門世家,其底蘊名望不輸汝南袁氏。其對於曹操來說,徹底翻臉,武力驅除不現實。但得必須要打壓一下,楊修無疑適合開刀。起到一個殺一儆百得效果。

第二點、楊修站隊失誤

曹魏後期晉升王爵,其子嗣對世子之位自然無比“垂涎”。所以各位公子就在父親生前進行了各種競爭,而拉攏人才則是獲勝的根本。從當時的人才分佈來看,楊修“投資”了公子曹植,而司馬懿則站到了曹丕的深厚,這兩個非常厲害的人才分別站到了不同的公子身後,這也讓世子之位的競爭更加激烈。

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曹丕最終得到了父親的認可,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拿到了權利。可在傳位給曹丕之前,曹操還需要替兒子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剔除不穩定因素。

為了預防其他兒子策反謀權,最好的辦法就是剪掉他們的“羽翼”,例如楊修這種重量級謀士,自然不會再讓他為其他公子效力。而司馬懿作為曹丕的心腹,即使曹操有諸多猜疑,那也不能將他殺掉。

第三點、楊修確實很討厭

雖然我們前面說楊修的聰明沒有太大的鋒芒,但是並不代表他沒有鋒芒,最起碼他跟司馬懿的鋒芒比起來還是太過耀眼了。

這一點咱們前面說過,其準確來講不算是曹操其殺心得緣由,而是藉口。雖然曹操掌握著極高的權利,但是他也不能隨便就殺掉有影響的謀士,但是楊修在輔佐曹植之時就表現出了傲慢的態度,認為自己的才華足以成國家肱股,這樣的態度給了曹操足夠的殺人理由。

而司馬懿就恰恰相反了,歷代史學家提到這個政治家的隱忍功夫之時,都只能用“非凡”兩個字來評價,此人從曹魏中期就開始跟隨曹操,不過他把自己的才華和野心隱藏的恰到好處,平時的行事風格也極其低調,從來也沒有傳出過什麼“緋聞”。

雖然說曹操最後識破了此人的大志向,可是確實找不到什麼罪名能治他死罪,再加上曹丕繼位之後確實離不開他,所以曹操就把他留了下來。

綜上所述,楊修之死有政治原因和個人原因,而人家司馬懿無論是是在投資還是在隱忍方面都不可挑剔,也正是二者在眼光和為人方面的不同,才造就了他們不同的命運。


白話歷史君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做《軍師聯盟》,劇中有兩位非常出彩的人物,一個是司馬懿,另一個是楊修。

無論是在《軍師聯盟》這部劇中,還是在《三國演義》這部劇書中,這兩個人物都非常有才華。而曹操對於此二人的觀察也十分透徹,楊修雖然有才但卻未被曹操看出太大的野心,司馬懿卻不一樣,曹操一早就看出了他的“鷹視狼顧”之相,曹操也知道擁有這種面相的人會對自己以及子孫們的統治造成威脅。

那麼,為何曹操還是殺了楊修,留下了威脅巨大的司馬懿呢?

曹操之所以殺掉楊修,一是因為楊修的性格的確是令曹操討厭,曹操有殺一儆百的意思。另外楊修在奪嫡鬥爭之中站在了曹植這邊,站錯了隊,而這讓曹操極為反感。而司馬懿卻與楊修不一樣,他性格隱忍沉穩,適合朝堂鬥爭的需要,在奪嫡鬥爭中又站在了勝利者曹丕這一邊,自然容易保全性命。

另外曹操之所以留下司馬懿,也是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人才,因為當時的諸葛亮已經成為曹魏巨大的威脅,只有司馬懿才能對付得了諸葛亮。

首先,演義中對於楊修之死進行了很細緻的描述,總而言之,演義中的楊修非常聰明,但是恃才放曠,喜歡自作聰明。但楊修卻不明白曹操身為領導喜歡聰明的下屬,但是從來都不會喜歡自作聰明的下屬。楊修聰明有才,尤其是文采風流,在當時文人一脈中頗有盛名。但是當時的文人集團有很多人都對曹操很是不屑,恃才傲物者眾多,比如說孔融。曹操對於這樣的人本身沒什麼好感,更何況楊修總是能猜透曹操的心思,對於這樣的人曹操如何能不厭惡?

曹操作為曹魏的掌舵人,手下謀士眾多,程昱、荀彧等人何其聰明,自然能猜透曹操的心思。但是他們從來都是看破不說破,因為他們知道曹操多疑,領導的心思是不能隨便點破的。但是楊修卻不一樣,無論是闊字謎事件還是一合酥事件,楊修都當眾揭穿了曹操的心思,不過這兩件事情畢竟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雞肋事件關係到曹操的對外軍事行動,這算是徹底惹到了曹操。

在攻打漢中的時候,曹操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局面,當曹操說出“雞肋”二字的時候,楊修竟然讓人收拾行裝準備返回,還解讀出了“

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意思。這可以說是明擺著猜中了曹操的心思,加之曹操因為攻打漢中的不順而心情煩躁,撞到槍口上的楊修被殺也就沒什麼意外了。

第二,楊修參與了奪嫡鬥爭之中,這也是被殺的原因之一。楊修文筆好,與曹操的兒子曹植私交甚好,也是堅決擁護曹植的文人之一。為此,聰明的楊修不斷為曹植的奪嫡之路出謀劃策。然而,任何一位君主對於臣子參與奪嫡鬥爭都是很難容忍的。更何況曹操經過一番考察之後,還是覺得曹丕更適合做繼承人,那自然就更不願意看到楊修幫助曹植對付自己選定的接班人,殺他是必然的。

而司馬懿與楊修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首先,楊修自負聰明,自以為是,而司馬懿知道曹操疑心,自己便四處做小伏低,隱忍不發,平時兢兢業業地工作,暗中等待時機。所以即便是曹操想要對付司馬懿,也很難找出司馬懿的錯處。

第三,司馬懿非常清楚,曹操雖然喜歡才華橫溢的曹植,但文人氣質的曹植根本不是最合適的接班人。曹操即便是在喜歡曹植這個兒子,也不會讓他接班。曹丕才是各方面都符合繼位的繼承者,所以司馬懿早早地便投靠了曹丕,為曹丕的奪嫡之路出力。

司馬懿出身世家大族,有他的支持,曹丕奪嫡的勝算會更多,曹操也希望曹丕將來繼位之後能有世家大族的支持,這樣地位會更穩固,所以他不會輕易殺掉司馬懿。

第三,曹操在晚年之時,劉備佔據漢中與蜀地成為了曹魏一大對手。劉備之所以有如此成就,諸葛亮可以說是功不可沒。這樣一位天縱奇才必須要有一位能夠剋制他的人,司馬懿就是最好的人選。不僅僅是因為司馬懿有才華,更重要的是他隱忍、剋制、沉穩的性格,是對付諸葛亮最有利的武器。

事實證明,曹操沒有看錯人,後來的司馬懿有利地阻擋了諸葛亮的北伐之路。但也正是因為司馬懿的這種性格,為司馬氏篡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曹操留下司馬懿可以說是弊大於利。


元哥說歷史


楊修這個人本來就只是個書生,和文人墨客交流一下詩句文章還成,中看不中用。估計在曹操眼裡他就是個有點小聰明的官二代,胡亂猜測上位者的心思又是參與立儲。不懂做人關鍵是哪裡危險哪裡湊,不弄死他弄死誰啊。

司馬懿這個人會韜光養晦,他在向曹操展示了才華之後,不搶上司風頭會做人,人又有本事,以後留給後人出謀劃策還是可以的。所以才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不可附於兵權。


歷史小閒人


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曹操殺了楊修而不殺司馬懿,首先我們只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分析,就不用管是否是正史了。

先說楊修為什麼會被殺。

其一,楊修被殺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楊修自以為才氣了得,看見曹操在門上寫了個‘活’字,就自以為曹操認為這個門太闊了,需要改小!於是就私自讓人把門給拆了換個小門。

還有一次西涼馬騰送來了一盒糕點,曹操在上面寫了個‘一盒酥’三個字。楊修又作死的拆分為一人一口酥讓眾人分吃了,曹操何許人也?一代梟雄霸主!曹操的所思所想豈是你一個隨軍主薄能瞎猜測的?此時曹操雖有不滿但也不好當面責罰。


所以在曹操跟劉備相持漢中的時候楊修以雞肋為名讓眾軍打點行裝準備撤退,這哪裡是你一個主簿能管的事!這已經觸犯了軍法了!於是曹操再也忍不住了立馬殺了楊修!

楊修之死死於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過了頭就是愚蠢!

其二,楊修之才只能賣弄文墨,不能定國安邦。

按理說曹操是愛才惜才的,大文豪楊琳曾經一道討賊檄文罵便了曹操祖宗十八代!但是曹操抓住楊琳之後也沒殺反而重用楊琳,為何?因為楊琳一道文章能頂十萬大軍!有時候刀筆往往能殺人於無形!而楊修呢?只會賣弄文才!不會做一些讓曹操感到有用的事情,真正的定國安邦用不到這種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人!所以楊修必死!


再來看看司馬懿為什麼沒被殺。

其一,司馬懿老謀深算,曹操需要用司馬懿之智來協助曹魏政權統一天下。

司馬懿何許人也?是當時的天下名士!門下學生眾多,是一個豪門大家族!先祖司馬印曾經被項羽封為殷王,是個大家族。而司馬懿本身又有定國安邦之大才。所以曹操會重用司馬懿,一邊通過司馬懿獲取司馬懿背後家族的支持,一邊讓司馬懿來給自己一統天下定國安邦出謀劃策。即使自己在世未能一統天下,自己子孫後代則需要完成這個任務,而一統天下就需要司馬懿這樣的能人奇人!所以曹操重起才而不會殺司馬懿!


《晉書·宣帝紀》: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及周,以夏官為司馬。其後程伯林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為氏。楚漢間,司馬卬為趙將,與諸侯伐秦。秦亡,立為殷王,都河內。漢以其地為郡,子孫遂家焉。

其二,曹操自信能夠駕馭司馬懿。

曹操駕馭司馬懿一點問題都沒有,曹操在的時候司馬懿都只能跪著回話,而曹操選擇的繼任者曹丕也不是一般人,照樣把司馬懿安排得服服帖帖的。所以曹操以及曹操認為曹丕能駕馭司馬懿,就不會殺了這個奇才!能用好司馬懿就有助於曹魏一統天下!事實也證明了除了司馬懿能跟諸葛亮單挑,其他的曹氏親貴都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所以曹操自信能夠駕馭司馬懿所以不會殺司馬懿這個大才!


結語:司馬懿能成為最終的贏家,晉朝的奠基者開拓者其心中韜略城府肯定不是楊修這等狂妄之徒所能比的,自然結局就很明瞭了,自作聰明的楊修落得個身首異處,而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最終一統三國,成為西晉王朝的開拓者,兩者相比不言而喻!


竹林論風月


楊修是進,司馬懿是退。

楊修是千方百計要獲得賞識,所以不得不去迎合,表現。更像是一個職場新人,抓住機會就得表現,機會要自己爭取,這沒有錯。但是犯了三個大忌:第一過度研究你的老闆,讓你的老闆在你面前變成透明的,就像沒穿衣服一樣,什麼都被看穿了,這個曹操是不能容忍的。第二參與繼承人鬥爭,家務事中國人是不允許別人插手的,最好連意見和建議都不要有,否則你就是僭越,就是多管閒事,最後出問題還得被怪罪。第三擾亂軍心,那非死不可,軍今如山,軍隊是講紀律的,你不是統帥居然敢亂說話,如果被敵人利用,是不是會害死很多人。

除去這三點,他都不會死。可惜了,表現過度。

司馬懿就不同了,首先他是不想做官的,他根本不想出來,是名氣大,曹操逼他出來,說你不出來就殺了你,這也是種請吧。其次只用眼睛不動嘴巴,你問我我就吱吱嗚嗚,不得已我才做答,而且做答的時候考慮周全,不說過分的話。第三能進則進,不進則退,從不強求。看他幾番大起大落,起的時候該幹事就幹事,你不用我,我在家保養身體,讀讀書,練練劍。而且世人都防司馬懿,所以他警覺性異常的高,如履薄冰,才不會走錯路。

所以兩人命運不同,而且才知,修為,司馬懿都高得多。


月亮林地的鵪鶉


星星解說:

其實楊修所謂的舉動都是為了吸引人的注意,引起別人對他的崇拜(包括曹植),他能猜到曹操的習慣和處事方法,但是卻犯了一個大忌,那就是沒猜到曹操不喜歡什麼,這並非大智慧而是小聰明;


反觀司馬懿,本人覺得司馬懿的政治水平是要遠高於其軍事水平的,他早年就被曹操定性:有狼顧之相,強制他為文學掾,並且囑咐“若覆盤桓,便收之”,司馬懿懼怕,只能踏實做事,直到後期司馬懿也是勤勉做事不張揚,免除了曹操的戒心,還有後來與曹真的過招,司馬懿無處不在展示高深的政治權謀,都說楊修厲害在能夠猜透曹操想什麼,那司馬懿就是不但知道曹操想什麼,更知道他想要什麼。


楊修被幹掉以及司馬懿的被留下,其實都不是曹操主觀上決定的,而是二人的政治水平決定的,楊修只愛現,而司馬懿懂得相時而動,避其鋒芒,才能保全自己。



星星讀歷史


我們知道曹操這個人,愛才如命,但是整個三國時期,曹操也殺了不少人,有的是政治目的,為了剷除異己,鞏固統治,他認為該殺的,都非殺不可。比如董承,王服等密謀殺曹操,被滅三族,連已有身孕的董貴妃(董承的女兒)也不行,伏皇后被活活打死等。殺孔融(孔融讓梨,因為說話難聽,還不止一次挖苦曹操)殺許攸(被部下殺的,也有他的意思)殺楊修等。今天就單獨聊聊,為啥曹操對一個文弱書生恨之入骨,臨死之前也要殺他?對司馬懿確放過了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楊修的出身。楊修出身世族大家,他家中出了好幾個太尉,而且他還是袁術的外孫。他父親楊彪,當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楊彪帶頭反對,而且還跟曹操作對,他的兒子曹操自然也不喜歡。

第二政治立場。曹操當初準備立世子,一個曹丕,一個曹植。無論文采還是思維能力,曹丕就不如曹植,在加上楊修作為曹植的謀臣,千方百計在挑曹丕的毛病,而且不止一次在曹操哪裡告狀,還私下向曹值透露了曹操準備立他為世子的打算,並在宮中載歌載舞。曹操非常反感他,一個外臣,去幹預自己的家事。那不是沒事找事嗎?而司馬懿雖說有狼子野心,但是還是有能力的,他作為曹丕的謀臣,建議曹丕隱忍,用自己的實力去向曹操證明,而且帶病打仗,運籌帷幄,他很有一套,深的曹丕喜歡。

第三:情商問題。楊修雖然文采很高,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太低了。他擅長耍小聰明,一次外賓送來一盒酥,被楊修帶去分吃了,還美其曰:一人一口酥,弄的曹操很尷尬。一次曹操帶兵打仗,把曹操準備要吃的雞肋當做撤軍的口號,還鼓動軍士收拾行囊,最後曹操準備大開殺戒才剎住撤退風氣。這是典型的聰明過火了。但司馬懿就不一樣了,他知道木秀於林必催之,情商很高,很會隱忍,而且謹言慎行。曹操雖說一直防著他,但是抓不住他的小辮子,也只能作罷。在加上曹丕有時候在說幾句好聽話,自然也就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綜上所述:老闆不喜歡笨的人,更不喜歡太過聰明的人。讀史可以明智,學習歷史不僅可以讓我們學到知識,也能培養職場高情操。


弱國無外交


一代奸雄的曹操免不了耍些權術,搞點暗謀,一般人可能被矇騙。但楊修和司馬懿洞若觀火,這是二人都具有的聰明和智力。但楊修畢竟年輕,閱歷尚淺,官場規則欠缺。另一面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見到不平和陰暗就要鳴,就揭穿,並以此昭示於人。如果用圓滑事故,逆來順受,明哲保身的人生觀來看,楊修是在作死。得罪了權傾朝野,生殺予奪,一言九鼎的曹丞相能有好果子吃?這一點楊修還不明白?可貴的是楊修還有仗義執言,揭露陰暗的勇氣。把個人的安危置至度外。但也不可否認楊修也有賣弄聰明的一面。曹操殺楊修的目的是楊修犯忌,不該參與曹家的繼位之爭。司馬懿的沉穩和老練甚至是與生俱來性格,且內心城府更深。司馬懿素懷大志,但卻不外露,有時謀略甚至超越曹操,但獻計獻策都是為了曹操,儘管曹操疑心司馬懿有異志,但始終抓不到把柄。司馬懿老謀深算,懂得生命才是最大的本錢,等到熬死對手再取曹魏政權,曹操如何能殺得了司馬懿呢?《三國演義》裡有一段描寫曹操夜夢三馬同槽的詩評,"三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晉根基。曹瞞空有奸雄略,豈識朝中司馬師?”


天山月3


因為楊修雖然聰明,但是個性張揚,喜歡錶現自己。他善於揣摩別人心思,都揣摩到老闆頭上去了,關鍵是你自己心裡有數就行了,他還到處賣弄。

而老闆們一般喜歡保持神秘感,不能輕易被底下人看透所思所想。楊修這樣的人,純屬自己找死。

司馬懿就聰明多了他懂得審時度勢,收斂鋒芒,該亮一手的時候絕對幹得漂亮,覺察到老闆有疑心,趕快做小伏低,用各種裝病裝傻打消老闆的疑慮,保全自己。


向陽花開7290


楊修不能在重大戰役中給曹操出謀劃策,反而事事揣摩曹操。

楊修屬於外戰外行,內戰內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典型。

被曹操直接斬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