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橙黃橘綠時

最是橙黃橘綠時

——論藝術家之時代角色及推行者的使命

文 / 古廣祥

生活並不是一種重複“原本”的過程,而是追尋由一個質量到另一個質量的積極動態。對於追求生活品質的人來說,幸福不在於擁有很多金錢,而在於把生活變成藝術,再借藝術來豐富生活。自古至今,在健康社會形態生活的每個階層的人都離不開“藝術社會學”,可見,給平凡事物開具價值的處方箋是有必要的。

無可否認,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各界湧現出一大批專為身謀的“領頭羊”和“弄潮兒”。在經濟崛起的過程中,閒散者也因“變通”或“盲從”而名列富豪榜,唯獨體制外的藝術家成為懷才不遇,抱負難伸的群體,他們無可奈何地望著大部分人在結算臺上忙碌。這或許是他們甘於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體現吧。


最是橙黃橘綠時

周紹華作品


時間在流逝,年代在滾動,每一個人都以不同的意識去看待世界的變遷,階段不斷更新,藝術家的視野及目標尤為鮮明。中國經濟經過“高度活躍”之震盪後,人們開始思考“唯正可以化人”的道德觀。敢於反思是一個人或一個民族進步的表現,人們認為社會需要由正統道德思想來統領,並期望把生活迴歸到“物質與精神”相乘之層面。若要扭轉藝術滯後,以及引導藝術家發揮金錢以外的精神衝動,社會賢達就必須有敢於作育藝術春天的勇氣。

藝術家之所以不平凡,在於他們具有敏銳的思維和發現“美”的眼睛。他們善於用藝術點綴生活,其社會公能就是向人民昭示人生意義,這就是他們的可貴之處。然而,在市場語境下,藝術創作既要適應經濟體制,又要駕馭市場,藝術家就必須轉換思想去迎接挑戰。我們不是鼓動藝術家們與這個時代對立,而是呼籲他們與時俱進。智者順時而謀,但願藝術家們不能讓眼前之“的確機會”變成下一次的“無端焦慮”。


最是橙黃橘綠時

王子武作品

為了挖掘體制外藝術家的潛力,並扶助這批群體開發市場,香港新聞出版社於數年前成立“深圳藝術家智庫”。該機構如今已建立理論隊伍、創作基地及推廣平臺。藝術品不必追隨潮流,所以,我們不但要關注藝術家的創作水平,而且還要鼓勵他們多創作以國家及人民為上的作品。

藝術的生命遠比個人的生命更為永久,故此,我們邀請美術界、收藏界權威人士為潛質作品作精準的詮釋,我們為藝術家出版作品集行之有效。名聲在外,利在其中,不少藝術家正向我們走來。正是:知否,知否,伯樂一顧,價值三倍。本人特撰中藥聯記之:

管松浣草,粘高樹;

剪夏羅根,指甲花。

欣逢盛世,今天的藝術品已介入百姓生活,中國的藝術市場不再顯得稚嫩與單薄,收藏隊伍日見擴大,且見成熟。收藏雖屬個人靜中享受之舉,但它也是為後世留下文明足跡的公德行為。物因人貴,人因物雅。在現代社會里,收藏藝術品是高雅的標誌,也是體現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從事藝術品收藏已成為人們重要的投資手段,這種低風險、高效益的價值理念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本人收藏藝術品行之有年,收藏經歷既提升我的藝術品味及修養,也讓我對藝術前景充滿客觀,可見,藝術表現文化,藝術輔翼道德,藝術救援經濟。


最是橙黃橘綠時

愛新覺羅溥傑作品

責任就是對別人的事和自己的事負責,誠如馬克·吐溫所說:“為責任而責任的事,我們是從沒有幹過的,乾的只不過是能使人感到滿意的那種責任。”事之難易,不在大小,務在知時。貧不足羞,可羞乃貧而無志。經濟造就人生,根據自主創業精神及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我們呼籲藝術家調整思路,儘早在經濟圈裡尋找朋友,唯此才能擁有安安穩穩的生財本事。

“寫得好,畫得俏,不如賣得快”是藝術家智庫的“宣言”。我們業經與深圳及香港藝術品推廣機構達成聯盟,並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進行運作。可以說,我們既是藝術家的宣傳主角,又是他們交易配角,我們甘做藝術家事業的扶梯人。藝術家智庫的“綱領”是不容藐視的,此最能體現我們“能夠負責”的本質。


最是橙黃橘綠時

應野平作品


我們擬定的目標與方針相信是最順應趨勢的,我們的目標不在於滿足需求,而在於創造更大的需求。我們相信,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有遠見的人讓路。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我們相信在藝術家、收藏家和媒體人的合力下,大家一定能建造出“各自精彩”的事業。

寫於2017年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