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我要是劉維,不知道現在該開心還是鬱悶。

總歸應該是開心的吧,畢竟熱搜已經到位了↓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現在半個微博的人都知道他發了新專輯↓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恭喜哈。鬱悶的是,有人因為幫他宣傳專輯被罵了。姜思達↓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問題出在姜思達這條轉發上。沒有多餘的轉發語,一句“都給我聽”後面,他曬了自己和劉維的聊天記錄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乍一看沒什麼問題,但是你品,你細品...這是專門把對方的語音轉成文字後截的圖...怎麼看都有點莫得感情、公事公辦的意思...好像在說:“不是幫轉嗎?我轉了啊,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都在這兒”部分網友的不適感更強烈一些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應該是劉維的用詞觸動了大家↓“拜託你個事兒”“這張專輯賣的不好,有可能就是我的最後一張專輯”“當然,如果你公司不允許,或者你有什麼難言之隱我都可以理解”“真的很好聽,拜託拜託”

看的我心痛。太“感同身受”了...用詞之小心,語氣之客氣,後路考慮之周全...跟我求人幫忙一個語氣...我都能想象到他發這條語音時的姿勢...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劉維的客氣和“低姿態”,跟姜思達相對高冷的轉發方式形成“鮮明對比”,於是我們不自覺代入了當事人的位置,覺得自己“弱者”的一面就這麼被公之於眾,所以很鬧火...結合下面這個例子是不是更好理解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劉維有多重視這張專輯呢?能聯繫的朋友圈人脈幾乎都搭上了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從他給姜思達的語音看,他應該是每個人都單獨發了一條,誠心可見一斑...不知道這些人裡有幾個是完整聽過歌的哈,但至少大家的轉發語都很真誠,尤其是任嘉倫,小論文的排面這次也沒有缺席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十五年了,不是一般人可以堅持下來的,想想自己從開始拍戲到現在快六年了...”哈哈哈哈哈哈我有笑到激情舉例,現身說法,推己及人...是高考閱卷老師也願意多給幾分的程度了...不愧是出過《國超文集》的人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多說幾句,我們Prince可不是見人下菜碟哦,如果藝人的轉發文案定價5毛,他絕對是2塊的那個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所以姜思達被罵的更厲害了...這令人尷尬的熱搜位置彷彿是故意的...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最後他把微博刪掉重新發了。其實我剛開始看到這件事的反應跟大部分人一樣,但可能隨著年紀增長(?)理解和包容心更強了...“我們”覺得不舒服“我們”覺得不禮貌“我們”....究竟能不能能代表劉維本人的想法呢?他和姜思達到底有多熟?日常的對話模式如何?為啥發聊天記錄就是“居高臨下”,不能是想讓大家看到劉維的真誠呢?就連開玩笑開過頭的標準,也得讓聽的人本人來定吧?姜一向特立獨行,微博幾乎沒幫別人打過廣告...而這次劉發了一大段語音,姜卻很痛快地回“好的沒問題!”實話實說,作為訴求方,當下應該是很開心的....結果,幫了忙的朋友反而被掛出來罵,要是我一時半會都不知道怎麼再張嘴...沒良心地再說一句,劉維今天能上熱搜,其實多少也有那條微博的功勞......結果確實是好的。幫別人打廣告,真的是一門學問。

人一紅,文案發啥都能被挑刺。你“轉發微博”,不夠真誠;你長篇大論,是不是蹭熱度?你曬聊天記錄,暗戳戳內涵誰呢?.....為啥藝人發的微博越來越沒意思了?這個問題就別再問了吧,答案多明顯。說到曬聊天記錄打廣告,姜思達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

胡軍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他當時可是把曾舜晞的微博私信都掛出來了...然而評論卻是一水的↓“哈哈哈哈哈”“嘿嘿嘿”“軍哥好耿直”“掛人式力挺第一人”......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咋如今換了個人,風評就差這麼多?如果非要給姜思達拉個同病相憐的人,

馬天宇算一個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當年楊紫想爭取金鷹獎,不但讓馬天宇自己投票,還發動人家的團隊一起投。當年的網上還出現了兩家粉絲互撕的情況。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或許當時,馬天宇要是像宣璐那樣,

只說投票不發多餘截圖,就能給自己少惹很多麻煩了......

是他戲多還是觀眾事多?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朋友讓你幫忙打廣告,你會怎麼打。

想想唯一錯誤的就是有些明星還是過於信任互聯網

總之,現在熱度已經到位。

“歌還行吧”

劉維本人現在應該最需要這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