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波動理論發展史

十九世紀的最後一天,歐洲著名的科學家們歡聚一堂。會上,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爵士發表了新年祝辭。他在回顧物理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下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同時,他在展望二十世紀物理學前景時,卻若有所思地講到:“動力學理論肯定了熱和光是運動的兩種形式,現在,她那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雲籠罩了,第一朵烏雲出現在光的波動理論上,第二朵烏雲出現在關於能量均分的麥克斯韋-波爾茲曼理論上。”這兩朵烏雲宛如三體中的智子一樣,將當時的物理學領域完全封鎖,經典物理已經無法再前進一步,只有提出新的理論才能打破這個屏障。

光的波動理論發展史

光的波動性

對於十九世紀末期的物理學家來說,物理學已經發展到相當完美的程度,正如基爾霍夫所說的那樣:“物理學已經無所作為,往後無非是在已知規律的小數點後面加上幾個數字而已。”以經典力學,經典電磁場和經典統計學為三大支柱的物理大廈已經建成:經典力學有牛頓力學和伽利略變換,經典電磁場理論有麥克斯韋方程組,經典統計學有唯象熱力學和統計力學。這些理論似乎可以解釋當時的一切宏觀現象,然而,正當物理學家們沉浸在物理學領域取得的偉大勝利所帶來的喜悅時,一朵烏雲出現了。

1865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建立了一組描述電場,磁場,電荷密度與電流密度之間關係的偏微分方程,即麥克斯韋方程組。從中可以推導出電磁波在真空中以c=3*108m/s的速度傳播,同時做出了光是電磁波的猜想。這個方程組標誌著經典電磁理論的完成,揭示了電場與磁場的相互轉化,在物理史甚至人類的科學史上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光的波動理論發展史

麥克斯韋方程組

19世紀的經典力學思想認為,機械波的傳播需要彈性介質。例如水波的傳播需要水作為介質,聲波的傳播需要空氣作為介質等等,可是作為電磁波的光是如何傳播的呢?光的傳播速度是以什麼為參考系呢?這是兩個極其重要的問題,當時的波動理論認為光是一種波,和水波相似,既然是波,那它的傳播就需要介質,但太空恰恰是一個接近真空的環境,沒有什麼物質可以作為介質,這就和當時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衝突。這些問題令當時的物理學家們苦惱不已,難道是我們的物理支柱錯了嗎?不可能!因為這三大支柱不僅支撐著當時的物理學大廈,更支撐著所有物理學家們的信仰!又有誰敢於輕易懷疑自己的信仰呢?為了解釋這些問題,當時的物理學家們發展了“以太”學說,假定以太充滿整個宇宙空間,認為以太是光和引力傳播的介質。同時期,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引入這個概念,認為以太是光和電磁波的傳播介質,沒有重量,可以絕對滲透,絕對靜止,一切運動都相對於它進行,光在“以太”中傳播的速度就是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導出的光速(即光速的參考系就是以太)。至此,物理學家們認為光的傳播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以太作為光,電,磁的共同載體概念被人們普遍接受。

這些理論令當時的人們肯定了以太的存在,但是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

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導出的光速是以絕對靜止的以太為參考系的,既然以太充滿整個宇宙空間,而且絕對靜止,地球繞太陽運動,那麼在地球上測量光速,數值應該不是c。比如,把我們比做地球,空氣比作以太,小狗比作光,在一個無風的日子裡,我們以速度v1慢跑,在我們的旁邊有一隻小狗以速度v2跑過,如果小狗是和我們同方向的,在你看來,小狗的速度應該是v2-v1,如果是反方向的,則小狗的速度是v2+v1,這是伽利略變換的思想,也是經典力學的時空觀,即其它參考系所測量到的光速是“以太”中的光速與觀察者所在參考系相對於以太的速度的矢量差。也就是說,經典力學的時空觀認為光速在不同的參考系下是不同的。

光的波動理論發展史

伽利略速度的簡單變換,注意這是建立在絕對時空觀上的,和相對論有很大區別

當時的人們為解決這兩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可是,光速的變化未被探測到,科學家們認為是儀器精度的原因,很少人懷疑是以太理論本身的問題。

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遜作為光學測量領域的專家,一生都致力於光學儀器的發展和精確測量,對光學實驗和光學儀器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使他在190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了探測光速是否發生改變,1887年,他和莫雷合作,在克利夫蘭進行了一個實驗:“以太漂移”,實驗原理如下:

設光從分光鏡到M2然後返回的總時間為t1,光從分光鏡到M1然後返回的總時間為t2,按照當時的設想:如果不存在“以太”,則光速是相同的,那麼t1和t2是必然相等的;如果存在“以太”,根據伽利略變換,光速是不相同的,那麼t1和t2也是不相等的,兩者有一個時間差Δt1。這時將儀器整體旋轉90度,這時又會有一個時間差Δt2,由於旋轉所引起的時間差變化為Δt2-Δt1,根據當時的波動理論,光是一種波,如果到達觀測屏上的時間不同,那麼觀測屏上會形成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時間差的變化會導致干涉條紋發生移動,但結果卻是:實驗在一年四季(觀察地球的公轉效應)和白天黑夜(觀察地球的自轉效應)進行,干涉條紋未發生任何變化。

光的波動理論發展史

“以太漂移”實驗原理圖

當時,他們設計的儀器精度非常高[實驗儀器已經能測量到“二級”效應,即(v/c)²],但結果卻是否定的,這令當時的科學工作者們惶恐不安,“以太”被否定了嗎?光速沒有發生變化,伽利略變換失效了嗎?經典力學的時空觀是錯誤的嗎?如果是這樣,那就等於否定了他們之前所做的一切啊!這對當時的科學領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後來,實驗被重複了許多次,但結果是相同的,這一朵巨大的烏雲開始籠罩在物理學的上空,這個領域變的陰暗起來,利劍何時才能劃破烏雲帶來光明?

為了在以太的理論框架下解釋這些實驗的結果,斐茲傑惹和洛倫茲先後於1889年和1892年獨立提出洛倫茲-斐茲傑惹收縮假定,即物體運動時,在運動方向上會發生收縮。如上圖中,假設儀器在“以太”中的速度是向右的,那麼分光鏡和反光鏡M1之間的距離會減小,而垂直於速度方向上不發生收縮,即分光鏡和反光鏡M2之間的距離不發生改變。引入這個效應之後,經過數學計算,發現實驗結果是合理的,這樣就不能否定“以太”了,因為當時的設想是:不存在“以太”,條紋不發生移動;而現在是:存在“以太”,但是儀器發生了收縮效應,從而干涉條紋不會發生變化。

這個理論成功解釋了實驗的結果,在當時的條件下,用如此簡單的假定就可以擺脫以太理論的困境,至今仍閃耀著睿智的光輝。

但是,洛倫茲認為,這種收縮是真實發生在物質上的,現在看來,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而且,將以太作為電磁場方程的特定慣性系在運用時非常麻煩。

1904年,洛倫茲基於收縮的假定和“地方時”的引入,建立了洛倫茲變換方程,但他仍然堅信以太的存在,因而未能從物理上對這組方程做出正確的解釋,也就是說,這組變換隻有數學上的意義,不具有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非常遺憾!

但不可否認的是,洛倫茲所做的工作是偉大的,他為後來者提供了新思想和數學基礎,完善後的洛倫茲變換成為了狹義相對論中的核心方程,正如尼古拉.特斯拉所說的那樣:科學工作者不應把目光瞄準一個立即的結果,他並不期待他的先進想法被樂意地採用,他的工作就像是為未來而耕作,他的責任是為後繼者打下基礎和指出道路。

毫無疑問,他做到了!

“我們時代最偉大,最高尚的人!”愛因斯坦如此評價這位良師益友。

光的波動理論發展史

洛倫茲參加索爾維會議(前排左四)

1905年6月30日,愛因斯坦在德國萊比錫權威期刊《物理學紀事》上發表了第一篇關於狹義相對論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這標誌著一位手持利劍的勇士出現了!他在論文中沒有引用任何參考文獻,幾乎以一己之力建立了狹義相對論的框架。

所謂狹義,就是這個理論所採用的參考系都是慣性參考系,所謂慣性參考系,即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

狹義相對論提出兩條假設:

⑴相對性原理。即一切慣性系對於描述物理現象來說都是等價的,物理定律(除引力外)對於一切慣性系都應採取相同的數學形式。

⑵光速不變原理。即在一切慣性參考系中所測得的光速是相等的。

關於相對性原理:比如有一個封閉的空間,距離大質量物體比較遠,這樣可以保證不受引力的影響。你被安置在其中,這時你將一個小球拿過頭頂然後丟下,以封閉空間為參考系,這時你會看到小球向下運動,落到底部,在你休息後,這個封閉空間開始做勻速運動,等你醒來,仍然做前面的那個實驗,那麼實驗結果與上次實驗的結果是相同的。在這裡,兩次實驗分別以靜止和勻速運動的封閉空間為參照,這個封閉空間就是慣性參考系。

關於光速不變原理:假如有一輛勻速運動的火車速度為v,這時,作為乘客的你拿出一個手電筒向前照去,那麼在車上測得光速是c,這時你會想,如果在地面上測量這個速度的話,根據伽利略變換,這個速度應該是c+v,因為火車運動給了光一個速度v。但是事實卻是:光速仍然是c,和在車上測量的結果相同。

根據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可以重新推導出洛倫茲方程,相對性原理指出物理定律在所有慣性系都是等價的,這樣就可以放棄作為絕對參考系的“以太”,如果“以太”不存在,那麼“以太漂移”實驗就不需要解釋了,根據光速不變原理,這個實驗反映的就是真實自然的結果。

關於光傳播的介質問題,1905年,愛因斯坦解釋發現的光電效應現象時,認為光波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這樣,把光當作具有波性質的的粒子,光的傳播就更加不需要“以太”這種介質了。而事實就是:光的傳播不需要任何介質。

利劍出鞘,烏雲消散!

光的波動理論發展史

耳熟能詳的公式,狹義相對論的推論之一

愛因斯坦,相信大家看到這個名字並不感覺陌生,多多少少對他都有一些瞭解,那就說一些關於他創建狹義相對論的事情吧。

當時的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在思考“以太”等問題的同時,還要分出很大的心思盡著作為父親的責任,科學研究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龐大的腦力勞動足以讓一個普通人痛苦不堪,對於他,更是如此。困擾了許多大物理學家的“以太之謎”,縈繞在他心中已達十年之久,如果不是他那顆執著追求的心,恐怕早已放棄了吧!他堅信相對性原理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將相對性原理用於電磁理論,那麼必須承認真空光速c在所有慣性參考系相同,與波源的運動無關,這就和牛頓力學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所以必須要修正牛頓定律,改變牛頓的經典時空觀,但是建立一個新的理論何其艱難,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多少次的不眠之夜,多少次的運算失敗,多少次精神上的折磨,正如他所說過的那樣:“至於探索真理,我從自己不時撞入死衚衕的痛苦中探索認識到。在朝著真正有意義的事物方面每邁進一步,不管是多麼渺小的一步,都是難乎其難的。”

在另一個場合他說道:“那種遐思聯翩與懷著熱切的的奢望,信心與失望常年交織在一起的心情,以及最後向真理衝刺的的感情,所有這一切,唯有設身處地的人才能體會到。”

他究竟承受了多少!

無論多少,他都沒有放棄!

1905年,這一年愛因斯坦在德國萊比錫權威科學刊物《物理學紀事》連續發表五篇論文,文章質量之高,前所未有,其中有一篇就是關於狹義相對論的,還有一篇令他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而這一年,後來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他沒有止步。

接著,他根據狹義相對論兩條基本原理,推出同時性的相對性效應,時鐘延緩效應,尺縮效應,質量隨速度變化效應,質能關係等結論。

所有這些,從經典物理學和日常經驗來看,簡直是不可思議!現在看是如此,更何況是十九世紀時期呢!拋棄了“以太”,這在當時看來簡直就是“瘋狂”,正如勞厄在1911年所寫的一篇文章中講到的:自古至今的物理學問題,還沒有比得上空間和時間概念能對人們產生這樣巨大的震動。在這個理論中,時間和空間不再是獨立的,而是和運動的物質相聯繫的;時間和空間是運動物質的一種固有屬性等等,這些新思想不斷挑戰著人類思維的極限,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讀懂它。正因如此,對待這個開創了物理學史新紀元的理論,大部分人都持反對態度,論文發表後的幾年裡,幾乎沒有什麼反響。在此期間,愛因斯坦一度感到沮喪不已,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在推導出大名鼎鼎的質能方程後,他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上寫到:“這一推論非常有意思,非常誘人。然而,在這裡,上帝是否在笑我,我是否在騙我,目前還不得而知......”

無比的失落!

直到1908年,才有大批科研工作者注意到他的研究成果。

狹義相對論建立至今已經有112年的歷史。一個理論的正確性需要用時間,用解釋自然現象的合理性,用各種實驗去驗證,這個理論也經受了112年的時光考驗。

狹義相對論的建立,改變了人們關於時間,空間,質量等原有觀念,它是物理學史上的一次革命,將人們的目光引入了宏觀高速領域。

生命短暫猶若露珠消散,人們在奔波中探尋答案。運數彷彿大海起伏不定。掌上迷離脈紋迴路漫漫。長劍在黑夜吟唱悲歌,歲月如斑駁銅鏡經年。天際流火叩響大地之門,歲月星辰刻畫滄桑年輪。縱橫交錯兮天下之局,誰能參悟兮世事如棋。

縱觀十九世紀的歷史長河,引用一位學者的感慨——迷惘與自信,保守與變革,遮天蔽日的烏雲,劃破天際的利劍,人類追求自然和真理的過程,註定曲折而又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