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劉備臨終前,想要殺死諸葛亮呢?

佳寧姐姐說歷史


挾天子以令諸侯,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操心,為他鋪路,讓他不被掣肘,可以沒有顧忌的做這個王位,但是他兒子卻太弱雞


小丸子沒櫻桃小


劉備沒有殺諸葛亮。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 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


蜀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 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自古被視作君臣關係的典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能夠達到這種魚水境界的君臣,只有此二人。

可是,因為主張連吳的諸葛亮不贊成劉備對東吳用兵,被劉備留在成都,而且諸葛亮也不得不留,本來蜀國的人才就少,加上關羽敗亡,張飛被刺,鳳雛龐統、法正早死。 他留居成都除了監護太子劉禪,也有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的作用。若是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師,情況或許不一樣。



因為劉備是常敗將軍,他連營七百里的排兵佈陣,連軍事水平並不高的曹丕都指出其必敗。劉備小瞧了吳國年輕的統帥陸遜,以致遭到慘敗,在永安白帝城一病不起。 劉備章武二年,召益州犍為太守李嚴到永安,拜尚書令,章武三年二月,劉備急招諸葛亮到永安;四月,劉備對託孤於諸葛亮。


睿讀西遊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周圍是否埋下刀斧手了呢?

畢竟,諸葛亮大權在握,集軍權、財權、人事權於一身,假如他效仿司馬懿,來個鳩佔鵲巢,簡直是易如反掌,比起他的老謀深算,劉禪最多隻能算是個小學生。


劉備對諸葛亮是否有過懷疑呢?

答案是一定的。

劉備當時人在白帝城,而諸葛亮、李嚴以及諸位皇子都遠在成都。

劉備發覺自己不久於人世之後,急忙派出大使星夜趕往成都送信,緊接著諸葛亮、李嚴、馬謖、馬良、趙雲,以及劉備的兒子魯王劉永、梁王劉理星夜趕了過來。

請注意,沒讓劉禪前來,劉備此舉何意呢?要知道,託孤託孤,“孤”卻沒有來,“孤”是未來的皇帝,是絕對的主角,主角都沒有來,那麼這個戲唱著有啥意思啊?



劉備此舉非常有深意,至少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A 蜀國內部勢力複雜,有荊州幫、東州幫以及益州幫,劉備擔心他們趁機搞事情,所以留著太子劉禪鎮守。

B 劉備把兩個皇子叫過來,也是擔心這哥倆有非常舉動,畢竟皇帝之位,皇子們都是“有所期待”的。

C 劉備不放心諸葛亮,想把諸葛亮叫過來試探一番。

隨後,劉備開始了試探動作。


劉備讓孔明坐於龍床旁邊,然後拉著孔明的手,一邊哭一邊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差一點震破了孔明的耳膜,劉備一眨不眨地盯著孔明,兩位皇子也盯著他,李嚴也盯著他,大家都在盯著他。

這明顯是試探之語,試想,劉備辛辛苦苦操勞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打拼了點家業,連益州都是死不要臉的從皇室宗親劉璋那硬搶過來的,劉備怎能忍心把“大蛋糕”拱手讓人呢?


時間似乎在這一刻停止了,空氣中似乎可以聽到孔明砰砰的心跳聲,以及他因為緊張而略顯急促的喘息聲。

這個時候,孔明哪怕有一點點接受的動作,那麼他會立馬血濺當場,旁邊或許沒有埋伏刀斧手,因為也沒這個必要,孔明乃一介書生,兩位皇子就能輕易殺掉孔明瞭。

孔明是如何表現的呢?

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臣不敢,臣不敢,孔明頭都沒敢抬起來,只是拼命磕頭,最後頭都磕出來血了。

劉備這才放心,孔明順利通過了考驗,他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一半秋色


這完全就是胡說八道,簡單玷汙了諸葛亮和劉備一生的清白,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許是從地攤文學上流傳出來的,說劉備在託孤之時,安排了刀斧手埋伏在帳後,而在帳前劉備對諸葛亮說: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如果諸葛亮一旦表達了纂逆之心,或稍有言語上的不敬之意,劉備就會立刻命令刀斧手砍了諸葛亮,也就是說劉備有試探諸葛亮之心。

如果你這麼想,就是把託孤這麼一件嚴肅的事件,想成陰謀論了,我就只說一句:砍了諸葛亮,你劉備託孤給誰?難道是那個特不靠譜的李嚴?難道託孤還有備胎?



如果你回過頭去看一下,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託孤,都是皇帝早早就選擇好了託孤大臣,真到了臨死前的那一天,所有的人事都已經安排好了,如果真需要考驗託孤大臣的人品,就得在選擇人選前考驗好,而不是等到最後來考驗。

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和諧的君臣典範,如同姜子牙輔佐周武王,周公旦輔佐周成王一樣,君臣關係的和諧達到了典範。



何為典範?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彼此互相信任,彼此互相尊重,坦誠相待,惺惺相惜,劉備以國士待之,諸葛亮以國士報之。

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天下第一奇才,劉備以年過半百的年齡,以身經百戰的經驗,以善於識人的用人原則,去請一個小自已20歲毫無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出山輔佐自已,這本身就需要勇氣,而且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劉備身為一代梟雄,難得可貴放下身段,為了事業,為了理想,為了雄心,劉備算是委屈求全,也毫不為過,他在乎的是諸葛亮這個千年一遇的人才。



劉備以國士相待諸葛亮,諸葛亮以國士回報劉備。

劉備請出諸葛亮後,其政治生態很快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有理想無藍圖,有事業無規劃,有雄心無戰略,在請出諸葛亮之後,劉備首次有了政治規劃和戰略藍圖,有了隆中對,有了荊州這塊根據地,有了立足天下,爭奪天下的資本,這是兩人惺惺相惜合作而來的成果。



劉備在前方征戰,諸葛亮在後方足兵足糧,劉備對待諸葛亮,如同劉邦對待蕭何一般,甚至更加親密,劉備出征益州,荊州的大後方交給諸葛亮,劉備出征漢中,成都的大後方交給諸葛亮,要知道劉備在前線作戰,最重要的大本營就是後方的基地,要劉備眼中,諸葛亮就是自已的大管家。

有人說,劉備打仗不帶著諸葛亮,就是防備諸葛亮,不重視諸葛亮。還有人說,劉備更重視法正,法正的地位比諸葛亮還高。



而我只想說,說這話的人根本不懂劉備,也根本不懂用人。在劉備眼中,諸葛亮的特長是治國與內政,在後方足兵足糧,而龐統、法正等人的特長是擅長奇謀計策,所以劉備把諸葛亮放在後方,將龐統和法正帶在身邊,這是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位置,這是正確的用人之道,難道帶在身邊就是重用?那劉邦沒把蕭何帶在身邊就是不重用了?那蕭何怎麼是西漢開國劉邦法定的第一功臣?從沒上過戰場的功臣?

這就是用人之道,劉備的用人之道,並不弱於曹操和孫權,只是因為劉備手下的人才不多,但是劉備提拔起來的人才,基本上是人盡其用,比如說魏延、黃忠等人,尤其是魏延,從部曲提拔為鎮守一方的將軍,部曲可是家奴啊,曹操有這個氣魄嗎?



曹操用人的魄力遠不如劉備,曹操鎮守一方的軍事大將全是自已的曹家及夏侯家宗親,劉備則不同,要不然是關羽、張飛,要不然就是提拔起來的新人,比如魏延,還有諸葛亮,劉備將自已的整個家底都交給了諸葛亮,從這一方面來說,劉備的用人魄力遠大於曹操,而且劉備的自信心更強,這叫敢用人,敢用外人。

如果劉備懷疑諸葛亮?會將行政大權交給諸葛亮嗎?會任命諸葛亮為丞相總理大權嗎?要知道丞相這一官職由於職權太大,在東漢已經不存在了,只是西漢初期,丞相的權力非常大,劉備任命諸葛亮為丞相,是想恢復西漢初期的政治格局,讓丞相總理大權,皇帝只做名義和背後簽字的工作。



再看劉備的託孤人選是諸葛亮與李嚴,而這個李嚴居然只是個形象工程,花架子。在劉備託孤完畢,李嚴身為中都護,統領內外軍事,居然留在永安鎮守,政治中心是成都,你李嚴一個託孤大臣留在邊境鎮守,這叫託孤?這叫遠離政治中心!

而這一切都是劉備的安排,劉備要是對諸葛亮不放心,不會找一個人制衡嗎?既然要制衡又為何把李嚴放在政治中心之外?這樣看的結果就是,劉備是完全相信諸葛亮的,壓根就不想制衡,而李嚴這個花架子託孤大臣,無非就是劉備做做樣子,拉攏東州派而已,免得蜀漢內部說劉備只讓荊州派掌權。



最後就是劉備託孤諸葛亮那段話的理解了,很多人把劉備的那段理解為試探,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如果一定要試探,不會放在託孤時試探,平時就能試探,而且也不會在託孤時安排刀斧手,如果覺得諸葛亮不行,劉備分分鐘就能幹掉他,何必等到託孤?

劉備那段話的正確理解應該是:

諸葛兄弟啊,我不行了,將來由你輔佐我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如果他可以輔佐,你就安心輔佐他,如果他的才能不足於輔佐,你就自已看著辦吧!



劉備沒有試探,沒有懷疑,沒有起殺心,有的只是臨死前的實話,因為劉備實在顧不了之後的事了,只能將自已的兒子、整個蜀漢政權、未完成的理想和事業,一股腦的託孤給諸葛亮,真情的希望諸葛亮能夠安心輔佐,至於將來會如何,劉備真的顧及不了了,也無法顧及,只能說看著辦吧!

劉備與諸葛亮相處16年,以劉備識人的水平,他不會不知道諸葛亮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劉備完全清楚諸葛亮是一個正直、忠誠、完全能夠託付江山社稷的人,是不容懷疑的!



如果你不能明白劉備與諸葛亮之間坦誠的君臣關係,請不要以小人之心、以陰謀之論去揣測君子之腹!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1.此時是兵荒馬亂年代,非統一大王朝。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君主的話,只會讓蜀國破滅殘敗。此時蜀國勢力大不如前,五虎上將只剩趙雲一人,大量一線骨幹戰死,如:馬良,關平,張南等,荊州三郡丟失,南中三郡叛反,大將謀士殘敗凋零。正如《出師表》中諸葛亮說的“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說的一點也不誇張。

事實證明,劉備死後,蜀國接近一半勢力造反,諸葛亮帶兵平反。更別提還有魏吳兩國在外虎視眈眈,劉備的州牧也是從劉表和陶謙那裡禪讓而來,迫於戰亂情況的無奈之舉,劉備一生心願是匡扶漢室,而諸葛亮對自己忠心耿耿,兩人的理想一致,並非是偏安一隅,呆在蜀地享受榮華富貴,但劉禪是否也是想匡扶漢室呢?劉備對自己兒子幾斤幾兩還是心知肚明的。此時蜀國現在的老弱病殘實力,別說是復興漢室,不要被魏吳滅國就很不錯了。



2.劉備足夠了解諸葛亮,知道他是不會答應成為蜀國君主的。像司馬懿直到死也不會去篡位,讓自己留下個千古罵名。諸葛亮亦是如此之人,劉備死後,諸葛亮為蜀國丞相,手握兵權,要是想篡位輕而易舉,但諸葛亮至死也盡忠盡職,這就是古代人最看重自己的身後名節表現。劉備的“君可自取”其實也算是給諸葛亮一個正當做蜀國君主的理由,不至於讓諸葛亮落個遭世人唾罵的人。其次也反應了劉備深知阿斗的無用,不想自己辛苦半輩子的江山落到曹魏手裡。



當然,劉備知道諸葛亮不想做蜀國皇帝,但是也不希望在自己死後,諸葛亮重回草廬隱居,想讓他繼續幫助劉禪匡扶漢室,也正是這番話讓諸葛亮受寵若驚,決定盡忠盡職後主劉禪直到自己病死。與其說劉備要殺諸葛亮這種陰謀論?還不如說是劉備為了留下諸葛亮,輔助劉禪繼續匡扶漢室而使出的一招苦肉計。


小信鴿兒


劉備既然說的出“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當然想到過“若諸葛可用,總之;如其不忠,必先除之”

猜忌歷代皇帝的通病,臨終託孤的時候越發如此。劉備與諸葛亮自然也逃不出這個“魔咒”。劉備也是一代梟雄,若臣子不忠必然會殺。



夷陵兵敗以後劉備逃到永安城一病不起,自然會考慮自己的身後事。劉備這一躺從公元222年8月一直躺到公元223年3月,這大半年之間劉備必然考慮過如下幾個問題。

1.誰來繼位?

這個問題劉備應該沒有考慮太久,皇太子劉禪在221年已經策立,並無大錯,理當繼位。

2.其他兒子是否會爭奪?幾個兒子背後各有哪些大臣支持?

此時劉備最大的兒子劉禪不過17歲,劉永劉理年紀就更小了,爭權可能性不大。

而史書對劉永劉理的母親都沒有記載,可以看出他們這個外戚勢力不大,構不成威脅。劉備稱帝不過兩年,大臣們還來不及在他幾個兒子身上壓寶。



3.諸葛亮此人是否可用?

此時的諸葛亮手握軍政大權,劉禪年幼,尚無從政經驗,如若諸葛亮有異心必成大患。

夷陵戰敗,劉備對諸葛亮心裡有氣。諸葛亮不同於龐統,法正。龐統,法正是赤裸裸的耿耿忠心,而諸葛亮是有所保留的。

討伐東吳諸葛亮是極力反對,幾次勸阻,然而劉備不聽,執意討伐東吳。

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是龐統,法正,他們就會隨軍出征,儘可能讓劉備少犯錯誤。後果可能就是無功而返,或者有點小損失,絕不至於出現全軍覆沒這種情況。

而諸葛亮苦勸不成就不管不問了,安心在後方押運糧草,輸送兵員,做好他的後勤工作,其他不管。



劉備戰敗回來當然心裡有火,會想念法正,龐統,埋怨諸葛亮。諸葛亮對自己的忠心還不如以死勸諫被自己下了大獄的秦宓。

劉備埋怨的同樣還有趙雲,情況跟諸葛亮一樣。要是張飛在這還會有這種問題?大哥說打誰俺就打誰。

我的觀點:諸葛亮的作為臣子確實有讓劉備不爽的地方,但是忠心應當是沒有問題的,自然也不會去殺諸葛亮。


小強扒歷史


說劉備臨終前想殺死諸葛亮是不存在的,事實上劉備不僅託孤給諸葛亮,還給他放權和擴權。瞭解了劉備託孤的背後意圖,就會發現劉備要殺死諸葛亮這件事根本不可能發生。


歷來人們對於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眾說紛紜,都是因為那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君可自取”這句話的含義相當有深意。陳壽在《三國志》評說這是“城君臣之至公,古今盛軌也。”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也說“自古託孤之主,無如昭烈之明白洞達。”當然除了盛讚這君臣二人的,也有認為劉備這話是“詭偽之辭”。

其實這關鍵就在於“自取”二字,到底“自取”什麼?我們一般認為是蜀漢的皇位。可是劉備之前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難道自己不知道自己兒子什麼樣嗎?劉禪此時已經17歲了,又不是襁褓幼子看不出有沒有才。


事實上劉備對於劉禪什麼樣清楚的很,在《三國志》中有一段關於劉備說過的話,他說自己不久人世,一是擔心劉禪的才智和德行不能服人而治理天下,並且列出了些諸葛亮所作之書讓劉禪閱讀,二是要劉禪以子事父之禮對待諸葛亮,共同治事。

重點就在劉禪以父事諸葛亮,和諸葛亮共同治事。既然劉備知道劉禪的平庸,又要以父事諸葛亮,和諸葛亮共同治事了,又怎麼會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呢?

所以我認為“君可自取”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劉禪無才無德,治理不好蜀漢,那你諸葛亮可以把蜀漢政權的軍政大權抓過來,來“君臣共事”。按照這個思路把這句話再翻譯一遍就是:劉禪如果可以輔佐,你就盡力輔佐他;如果他才能不足以治理天下,那你就代他治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也就不存在劉備假仁假義,讓皇位與諸葛亮,試探諸葛亮忠心等問題。對於劉備死後諸葛亮行丞相之權,開府治事也就不是專權了,因為劉備已經對劉禪治理蜀漢的能力不抱希望了,就連另外一個顧命大臣李嚴也只是被劉備拉來平衡內部團結的,所以諸葛亮動李嚴的時候才易如反掌。在這樣的情況下,有諸葛亮可以和劉禪“君臣共事”,劉備才真正能放心嗝屁。


邯鄲醉


因為有些人真的很閒,想象力也太豐富,劉備臨終前不可能殺死諸葛亮,反而將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在了他的身上。

現在網上有種說法,說在劉備臨終前託孤時,故意用“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來試探諸葛亮,如果諸葛亮應答稍有差池,那麼事先埋伏好的刀斧手就會衝出來,將諸葛亮殺死。

有這種想法的人只能說陰謀論看多了,而且太年輕太天真。這種試探毫無意義,任何一個稍微有點政治頭腦,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這個時候該怎麼回答。不要說諸葛亮這種忠心赤膽的人回答不會錯,就算換成曹操、司馬懿在這個場合下,也肯定會表現的非常完美,做出一個正確的回答。

劉備也是混江湖多年的人了,見識的場面多了,怎麼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如果諸葛亮真的有異心,這個時候做試探除了增加諸葛亮的警惕之外毫無意義,他怎麼可能會做無用功。

而且經過夷陵之敗,蜀軍主力損失殆盡,而魏吳對蜀漢又是虎視眈眈,可以說內憂外患。而蜀漢內部派系林立,人數最多的益州集團剛剛歸附不久,人心不穩,劉備依仗的荊州集團在夷陵之戰中損失慘重,而且失去荊州以後也是後繼乏人。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可以選擇託孤的人選可以說除了諸葛亮之外已經沒有任何選擇,他即使真的不信賴諸葛亮,此時也別無選擇。

所以這個時候劉備說的話,只可能是肺腑之言,而非試探。


不沉的經遠


劉備託孤發生在漢末三國,具體時間是公元223年,距離現在已經有將近1800年,世事變遷,隨著時代的不同,人的想法也會產生微妙的變化。就像現代人無法理解前秦時期俠客舍生取義的想法一樣,我們現在更多的是用現代人的內心揣測古人的想法。

尤其是現在資訊發達,為了能夠在眾多信息中脫穎而出,難免就會有一些斷章取義的內容,再經過現代邏輯的加工,出現很多與傳統相悖的觀點。劉備臨終前想要殺死諸葛亮便使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段歷史的出處。《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這段在《三國志·先主傳》中就一句話:

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光出處,其實就有很大的可究之處。無論古今傳記中,都有一種習慣,就是本人傳記記載的內容一般都是偏向於本人的,會弱化甚至直接刪除負面內容的記載。但這段話卻是記載在《諸葛亮傳》中,而非其他地方,可見至少在陳壽等當世人所收集的資料中,這段內容是有利於諸葛亮的。

換個角度來說,什麼埋伏刀斧手一類的說法,史書即每記載,在當時更是沒有證據!

然後我們再結合歷史前後的記載來進一步分析一下。

按《三國志·劉曄傳》中的說法:

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

夷陵一戰,劉備一共損失兵馬八萬有餘,已經超過了劉備入蜀之前的兵力。而損失的將領方面馬良、傅肜、張南、馮習等不是出自荊州,就是一直追隨劉備南征北戰的元老。益州將領損失最大的是黃權投降曹魏,但他是由劉備提拔,益州勢力中支持劉備的派系。

所以經過夷陵之戰,同劉備一起南征北戰的元老已經所剩無幾,荊州勢力損失最大,益州損失最小。因此,劉備最擔心的是代表荊州的諸葛亮嗎?不是,最大的威脅是佔領時間不長,無數勢力蠢蠢欲動的益州本土!其次是東吳。

如《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

所以這時候,劉備如果殺諸葛亮,那麼荊州勢力群龍無首,必然全面被益州本土勢力打壓,運氣好點劉禪成為劉璋第二,運氣差點,史書上就會記載,“季漢,享祚三年。”

劉備作為漢末梟雄,對局勢判斷自然不會那麼的幼稚,殺死諸葛亮有百害而無一例。

既然殺諸葛亮沒有好處,劉備信任他嗎?

我們來看《三國志·諸葛亮傳》:

亮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領司隸校尉。

在東漢時期,為了防止大臣權利過大,取消了丞相的職務,改由尚書檯代替,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便稱為了削弱版的丞相。但在蜀漢很奇怪,即保留了東漢的尚書檯制度,又恢復了丞相制,以諸葛亮為丞相,同時錄尚書事。

很多人便認為劉備旨在削弱諸葛亮的權利,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在之前,尚書令是法正,可以說是削弱了丞相的職權。但是在法正死後,劉備一直沒有任命新的尚書令,而是由諸葛亮錄尚書事,那麼就是說明劉備並不是單純為了削弱諸葛亮的權利。而是希望在蜀漢建立一種新的制度,用尚書檯削弱丞相一職的權利,又用丞相約束尚書檯,強化行政的效率,只是還沒達成,先是法正去世,後是劉備。

另外,在張飛死後,劉備以諸葛亮擔任司隸校尉,如果是不信任他,那跟是不可能。在漢代,司隸校尉,負責整個成都地區的安全,相當於把自己的命脈交給了諸葛亮。

在《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

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

劉備如果真想要殺死諸葛亮,這邊卻又讓諸葛亮把軍隊安營於成都的南北郊,難道不怕這邊沒動手,諸葛亮先把劉禪給挾持了?

至於劉備臨終任命李嚴為尚書令,併為和諸葛亮同為託孤重臣。我們來看這段記載,《三國志·李嚴傳》:

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皇帝在成都,然後把尚書令遠遠的扔到了永安去。一個不在老闆身邊的秘書有什麼用?所以究竟是劉備用李嚴和尚書檯制約諸葛亮,還是劉備直接把尚書檯制拋棄了呢?

只能說,劉備以李嚴為託孤重臣,是為了安撫和拉攏益州本土偏中立的勢力,分化他們內部。但是又讓尚書檯遠離蜀漢的行政中心,給了諸葛亮集中權利處理蜀漢內部問題的機會,並在政權穩定後逐漸取代尚書檯,所下的伏筆。

在理清楚這些後,我們在分析劉備臨終託孤的話,與其說是試探諸葛亮,還不如說是一是在道德上約束諸葛亮,二是在在為諸葛亮加權!

對於第一點來說,劉備都要死了,用這個辦法試探諸葛亮有什麼用?看看《晉書·帝紀一》,在高平陵之變前,司馬懿表現的不比諸葛亮還要忠臣嗎?之能說劉備是出於對諸葛亮性格的瞭解,在最後時候又施加了一道“知遇之恩”!

第二,此時蜀漢內外交困,外有吳魏虎視眈眈,內有益州各勢力蠢蠢欲動。只有諸葛亮可以重新修復和東吳之間的關係,團結荊州和元老勢力,重新穩定益州內部的局勢。但是,蜀漢的皇帝是劉禪,如果別人利用他阻撓諸葛亮,諸葛亮應該如何反制呢?

所以劉備最後的話,相對於賦予諸葛亮可以獨斷國事的權利。不然的話,劉備何必又在試探後,“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留下這種書面的憑證呢?不是給了諸葛亮獨權的機會嗎?

不要說以父子關係來約束諸葛亮,歷史上為了皇位親兄弟,親父子相殘的還少嗎?更不要說,只是“事之如父”了。

所以綜上所述,在臨終託孤這件事上,想要殺死諸葛亮是一招庸手。像劉備這樣,在臨危之際,利用諸葛亮在外重新修復東吳關係,在內整合荊州勢力和元老勢力,以及益州中的激進派組成丞相派,壓制蠢蠢欲動的本土派,這才是權謀上的大國手!


潘不安講究史


這個問題看似有些陰謀論的成分,但如果細細推敲一下,還真有那麼一點意思。當年劉備病重回白帝城準備後事,擺在他眼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笨兒子接班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扶不起的阿斗,難道劉備就看不出自己的兒子不成器?劉備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步步成為三國時期的一代君王,能說劉備是個一點把式都沒的人?劉備做人的睿智在此就不詳細介紹了,簡單的看他的人生簡歷就可以推斷出幾斤幾兩,而且劉備一生在識人用人方面還是強項,身邊那麼多謀臣武將都能看準,會連自己的兒子都摸不準?這顯然不合常理,所以真實答案是劉備深知自己兒子平庸的水平,但最後還是出於私心不願意讓自己的江山淪為他姓,最終選擇了託孤於諸葛亮,讓諸葛亮這個絕世天才來為劉氏江山保駕護航。


以上介紹了劉備自己的主要思想,那麼說劉備有殺諸葛亮的想法有從何而來呢?其實自古帝王多有多疑的毛病,只不過每個人的輕重程度不一樣罷了,有句老話不是說“伴君如伴虎”嗎?從這句老話中也可以體會出來,古代的帝王們性格頗多古怪和多變,一句話或一件事鬧不好,早上帶著腦袋去彙報工作,中午可能就身首異處了。咱們再看看當時劉備是怎麼給諸葛亮託付後事的,劉備他老人家對諸葛亮的原話是這麼說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從劉備的話裡咱們可以看出,劉備首先肯定了諸葛亮的超級能力,之後直接和盤托出讓其輔佐劉禪的想法,這句話到此都是“大路貨”,在劇情發展上和其他帝王託付後事沒多大差別。主要是最後劉備露骨的提出,如果劉禪不能擔此大任,可以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劉備的這種思想看似沒有毛病,咱們理解的都是能者上嘛!好像諸葛亮直接成為帝王級人物,把劉禪這個不爭氣的貨踹下臺,更能符合各位看客的口味,諸葛亮何許人也,他當蜀漢的領頭人眾望所歸,沒毛病!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件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劉備如果真有讓能人諸葛亮取而代之的打算,完全可以在死前直接禪讓給諸葛亮,何必這樣來回折騰費盡心機呢!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劉備是在試探諸葛亮如何作答,如果諸葛亮表現出丁點野心,劉備會殺掉諸葛亮也不是沒有可能,自古多少過命之交的君臣反目成仇,鬧不好劉備帳後已經埋伏有準備動手的人。諸葛亮非常謹慎表達了自己的衷心,諸葛亮這樣回答既保護了自己,又讓劉備得以安心的踏足極樂世界,所以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可能,但出於正能量的感情世界,我們更願意接受“這不是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