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近距/格鬥空空導彈R-73,空空導彈中的“小弟弟”

上篇《 》講了近距與中距空空導彈,本篇聚焦遠程空空導彈(或者叫重型)。2019年7月15日,意大利都靈警方突襲一家極端組織(表面是一家尤文球迷俱樂部)查繳違禁武器時,收穫了意外的“驚喜”,這裡居然藏有1枚法制“馬特拉”超級R530F空空導彈,還有1架F-104戰鬥機的機頭。這可把意大利警察驚呆了,紛紛與導彈合影留念。照片中,彈體尾部還在包裝容器內,露出的彈體長約3米,不少軍迷疑惑,這就是傳說中的重型空空導彈吧?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被意大利都靈警方繳獲的超級R530F導彈,紛紛與之合影留念

“雄貓”的利爪|AIM-54“不死鳥”

小編負責任地告訴您,雖然“馬特拉”超級R530F導彈長3.54米,彈徑0.26米,全重275千克,但它只是與AIM-7“麻雀”導彈同級的中距空空導彈。導彈最大飛行速度4.5馬赫,射程25-47公里,為達索“幻影”F1戰鬥機量身定製。據推測,這枚導彈來自卡塔爾,上個世紀90年代卡塔爾採購幻影-2000替換“幻影”F1過程中,部分配套彈藥流入黑市;極端組織存放這枚導彈,也不是為了收藏,而是希望通過黑市出售給某些裝備“幻影”F1的國家牟利。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與魔術擺在一起,可見超級R530F是一款中距空空導彈

馬特拉公司在60年代大量生產了R530空空導彈,導彈氣動外形明顯借鑑了美國的“獵鷹”系列,彈體較粗(0.26米),翼展較大(1.1米),彈重也逼近200公斤,最大射程卻只有可憐的18公里。到了70年代,法國需要升級新的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可參照的對象主要是AIM-7“麻雀”。氣動佈局上,“麻雀”採用彈翼偏轉控制,彈翼尺寸巨大,高速飛行中(如4倍音速)偏轉彈翼,對舵機功率要求較高。遺憾的是,法國技術水平有限,無論是控制導引頭重量,還是提高舵機性能,都非常困難。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近距空空導彈R-73並不小,但與真正的重型空空導彈放在一起(見小圖),就顯得嬌小多了

其實蘇聯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他們設計的R-27空空導彈,採用蝶形彈翼,雖然個頭很大,但對舵機功率要求較小,另闢蹊徑解決了舵機的問題,但又產生了阻力大的弊端。無奈之下,法國馬特拉公司將模仿的對象調整為“標準”艦空/反輻射導彈,這就是超級R530空空導彈。該導彈採用邊條翼,升力大、阻力小,與彈身連接長,還能起到加強筋的作用,提高了導彈過載;尾部舵面距離重心較遠,力矩大,加上彈翼的整流作用,尾舵控制效率較高,需要的舵機功率也成倍減小。超級R530出現後,與AIM-7“麻雀”還有差距,直到最終版本--超級R530D,各項指標(如射程40公里、最大過載30G)才與“麻雀”比較接近。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VF-11中隊F-14發射不死鳥空空導彈,這是一款劃時代的產品

超級R530D憑藉長3.8米、重270公斤的碩大體積,才實現了40公里射程,所以,您想想,要想在70年代設計一款可堪大用的遠程空空導彈,該有多麼不容易!70年代,美蘇爭霸進入白熱化階段,競爭的領域從地面延伸到海底,甚至還擴展到了太空。遠程空空導彈領域,兩個超級大國不遑多讓,1974年,美國AIM-54“不死鳥”服役,差不多同一時間,“不死鳥”的好搭檔F-14“雄貓”戰鬥機投入使用。不管您有沒有“雄貓”情結(遺憾的是《TOP GUN 2》只剩“蟲子”),必須承認“貓爪”是一種劃時代的空戰武器,它是首款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也是首款實戰射程超過100公里的遠程空空導彈(並且是遠超過,最大射程184公里)。面對蘇聯超音速轟炸機的威脅,“雄貓”與“不死鳥”的組合是美軍航母戰鬥群最可靠的屏障。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F-14的3款導彈:不死鳥、麻雀、響尾蛇

AIM-54A於1973年開始裝備美海軍,1974年具備作戰能力,幾經改進,具備了初段半主動制導末段主動制導的能力。使用AWG-9火控雷達的F-14滿載“不死鳥”,可同時跟蹤24個目標,並做到一打六,比起空軍使用“麻雀”一打一的F-15,就是BUG級的存在。在70年代的技術條件下,與BUG級性能相匹配的是BUG級的重量,“不死鳥”彈長3.9米、彈徑0.38米、翼展0.9米,整體重量460千克(略超過1000磅),戰鬥部重60千克,是蘇聯R-60/AA-8“蚜蟲”空空導彈戰鬥部重量的10倍,再大的轟炸機也能做到一發銷魂。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地勤照顧不死鳥,真是個大傢伙

F-14每掛一枚“不死鳥”就相當於掛上了一枚1000磅炸彈,碩大的F-14也只能掛載6枚。正因為太重,F-14維持最低安全油量的情況下,也只能攜帶4枚著艦(航母),超過4枚必須丟入大海。F-14執行空中巡邏任務一般不掛載“不死鳥”導彈,執行戰鬥任務也極少攜帶4枚以上,圖中這種重裝出擊,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擺拍。網上西方戰機滿掛載飛行的照片,諸如“颱風”、“陣風”等,多半不是執行戰鬥任務,而是拿來宣傳的,畢竟戰機是世界上單價最高、附加值最豐厚的武器裝備,過去5年法國賣出3單“陣風”,軍售排名就上了一個新臺階。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這種情況,擺拍的意味重一些

AIM-54“不死鳥”性能出眾不假,但美國海軍卻沒用它取得什麼像樣的戰績。僅有的2次戰鬥發生在1999年,目標均為伊拉克空軍:一次發生在1月5日,目標是一架米格-25戰鬥機,F-14向其發射了2枚“不死鳥”,皆因發動機故障脫靶;另一次發生在9月9日,目標為一架米格-23,導彈依然脫靶。反倒是兩伊戰爭中,伊朗使用F-14取得了極大的空中優勢,2006年美國海軍F-14退役之後,伊朗變成為了F-14與AIM-54的唯一用戶。AIM-54“不死鳥”並不是當時最大的空空導彈,因為它上面還有R-40“毒辣”。對於蘇聯這些空空導彈,小編只想說,大就是正義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米格-31發射R-40空空導彈,R-40有多大,換到下圖看一看

“狐蝠”的神器|R-40“毒辣”與“不死鳥斯基”R-33

好馬配好鞍,就像“雄貓”與“不死鳥”的組合一樣,R-40“毒辣”也有理想的搭檔,那就是米格-25,掛載4枚R-40空空導彈也成為米格-25的定妝照。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研製出SR-71“黑鳥”偵察機,該機憑藉優秀的高空高速飛行能力,出入他國偵察如入無人之地。為應對“黑鳥”,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了一款高空高速戰鬥/截擊機,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米格-25“狐蝠”。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地勤為米格-31掛裝R-40毒辣空空導彈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米格-25定妝照

該機實用升限超過3萬米,最高飛行速度可達3.2馬赫,是世界上第一種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這一速度已經超過了“響尾蛇”空空導彈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1971年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前夕,執行偵查任務的米格-25遭到以色列F-4“鬼怪”攔截,米格-25打開加力燃燒室脫離,F-4緊追不捨,還發射了“響尾蛇”,但直到導彈燃料耗盡,也沒追上米格-25。1970年投入使用的

R-40空空導彈是“狐蝠”的另一項神技,它使米格-25具備了真正的超視距攔射能力(約80公里),而且飛行速度超過4馬赫。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掛在米格-31翼下的R-40,北約代號AA-6,翼展達到了1.45米

為滿足射程、速度指標,R-40系列中最大的型號(R-40RII)長達6.3米(初始型也有5.8米)、重達500千克,彈徑0.31米,但翼展達到了1.45米。幾次狹路相逢,加上信息不對稱的放大效應,讓西方世界對米格-25充滿了恐慌,這個心結直到大叛徒別連科架機叛逃才解開。80年代,蘇聯在米格-25基礎上發展了米格-31“獵狐犬”重型截擊機,後來還發展比較新的型號米格-31BM。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地勤為米格-31安裝R-33空空導彈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同上

米格-31沿用了已有的R-40中遠距空空導彈和R-60格鬥彈,還增加了新的R-33/37空空導彈。R-33綽號“不死鳥斯基”,重量近500公斤,幾乎與西方的反艦導彈差不多。R-33是世界上已服役的質量最大、射程最遠的空空導彈;R-60“蚜蟲”則是有名的體積小、重量輕,這點從綽號也能看出,區區43千克,一個人就能抱走。偏偏老毛子喜歡用R-60搭配R-33(直到近些年才用R-73替換),這張照片視角極佳,嬌小的R-60與重量10倍於己的R-33放在一起,對比十分強烈。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最初R-40、R-33與R-60是米格-31最常見的武器組合,R-33重量10倍於R-60(右上),如今R-60已被R-73替換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看看R-33與R-60彈體直徑相差多大?

隨著科技進步,實現同樣的技術指標,已經不需要如此大的彈體,較新的AIM-120C射程已達100千米,D型射程更是超過100千米,重量卻只有161.5千克,約為“不死鳥”的三分之一。F-14退役前已試射了AIM-120導彈,若不是F-14加速退役,用AIM-120替代“不死鳥”是板上釘釘。除了重量過大,影響載機機動性,傳統遠程空空導彈(也就是大/重型空空導彈)自身機動性也不佳,這就好比胖子跳空翻,很容易折了腰,“不死鳥”A/B型最大過載17G,C型也不過22G,R-40更是隻有極品的3.5G,只適合攻擊轟炸機等大型目標;相比之下,AIM-120過載可達47G,目標依靠機動逃逸非常困難。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AIM-120替代“不死鳥”是技術的進步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知道今天“蟲子”能夠一統航母甲板,當年“大貓”定不會笑得如此放蕩不羈

俄美兩款超遠距離空空導彈|KS-172與ASM-135

除了上述大量服役的型號,還有一些未曾服役的實驗型號,比如下面這兩款,由於目標很特殊,他們的體積和重量也很不一般。首先是反預警空空導彈KS-172。在多次局部戰爭中,美軍憑藉預警機及時掌握戰場態勢,為掌握制空權奠定信息基礎。預警機是現代空戰的眼睛和大腦,類似海軍的旗艦或指揮艦,預警機往往由戰鬥機保護並遠離戰區,預警機在數百公里外發現潛在威脅,就可調配空中或地面力量消滅入侵者。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KS-172C-1導彈有多大,看看旁邊的遊客,再看看旁邊的反艦導彈

與其單槍匹馬殺到距離預警機一百或幾十公里內(傳統空空導彈射程內),不如發射一種超遠距離空空導彈,既能在外圈能威脅預警機,又能最大限度保護自己。1991年,俄羅斯革新家設計局就研製了一款這樣的超遠距離空空導彈,該產品最初被稱為AAM-L。革新家設計局擅長的領域是反艦導彈,大名鼎鼎的“俱樂部”系列就是該局的作品。AAM-L在 1993年初的阿布扎比防務展上首次公開亮相,並在隨後的莫斯科航展上展出。最初,這型導彈衍生于山毛櫸地空導彈,堪比反艦導彈的巨大彈體讓AAM-L擁有超過400公里的射程。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上圖中的3M54AE反艦導彈與KH-35差不多

但由於缺錢,該項目停止研發,直到1999年作為出口武器重新出現,導彈被重新命名為KS-172,按照出口武器定位,導彈射程縮水至300公里,但一直沒有買家。2003年,該導彈在航展上再次出現,外形發生了較大變化,型號也變為KS-172C-1;2005年航展上,作為蘇-30的武器出現;2007年航展上,該導彈的改進型又被命名為K-100。印度媒體給出的導彈數據為長6.01米(其中助推器長1.4米)、直徑0.61米、彈重748千克,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速度超過3.2馬赫,最大過載12G。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ASM-135的反衛星導彈

需要說明的是,KS-172並非80年代後進入實驗狀態的空空導彈中最大的一個。我們要說的下一款空空導彈重量達到了1.22噸(接近2枚KS-172的重量),只不過它的“空空”一個是天空,一個是太空。作為星球大戰計劃的組成部分,美國曾計劃為F-15配備反衛星武器,這款名為ASM-135的反衛星導彈由2級助推火箭和一個稱為“小型尋的攔截器(MHV)”的彈頭組成,彈長5.43米、彈徑0.5米、重1.22噸,碩大的彈體對於炸彈卡車F-15算不上什麼。1985年9月13日,ASM-135完成了首次發射實驗,成功擊毀了一顆在500千米高度的軍用實驗衛星。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過去用於米格31截擊機的79M6反衛星導彈沒有研發成功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最近米格-31開始搭載一款神秘的反衛星導彈,這體型已達到了小型戰術導彈的水平

遺憾的是,隨著對手的消失,項目無疾而終,ASM-135反衛星導彈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時間在流淌,技術在進步,“不死鳥”已成為博物館的展品,R-40也被當做廢品遺棄在俄羅斯的森林中,放眼軍工界,雷神“遊隼”、洛•馬AIM-260等新一代空空導彈呼之欲出。欲知空空導彈發展有哪些趨勢,【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系列下篇《空空導彈臨換代,大小分明是趨勢》即將為您呈現,請關注小編吧!(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R-40被時代拋棄,遺棄在森林。這位女士騎的只是導彈的尾部,小編為您標了出來,可見R-40有多大

武器有多大,比比才知道⑰|空空導彈(中)

F-22主彈艙搭載12枚遊隼空空導彈想象圖,小型化是隱身時代空空導彈的未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