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二卷:人之根本,信也!

魯迅先生曾說過:“誠信為人之本也!誠信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榮譽更具有時效性。”


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

誠信,即重義守信。


《清明上河圖密碼2》的主角馮賽,就是一個重信的人。

《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二卷:人之根本,信也!

馮賽是汴京牙人,專門替人說合生意,在汴京商界行走十來年,素來重義守信,得了個“牙絕”的名號,富商巨賈都買他的賬,因此民間讚譽“牙絕一句話,汴京十萬銀”。


馮賽從決定做牙人的那一刻開始,父親就教誨,商因信而生,事因信而成,人因信而立,不論窮富,一個“信”字至死不能丟。


十多年來,他從剛開始幾十文幾十文的小牙人到現在動則數千、上萬甚至幾十萬的“牙絕”,在汴京的商界無往而不利全靠一個“信”字。


也正是這個“信”字,讓他在面對京城炭行魚行豬行等各行危機,百萬官貸舉債,廣寧監真錢假錢,飛錢案等一系列難題的時候做到不慌不亂,冷靜處理。


重信守義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


炭商供貨人跑路,京城炭行陷入危機,城中十幾萬人戶無炭可燒要看著就要斷火。魚商失蹤,宮中魚貨短缺,宮裡採買問責,豬行收不到豬,百姓買不到豬肉,民生經濟陷入巨大的危機。


再加上後面百萬官貸事發,各行行首都捲入其中,城中的富商巨賈都陷入這一場經濟動亂中。


而此時的馮賽,妻子女兒被人綁架,小舅子也在他眼前被人扣押,百萬官貸事發後他被抄了家,一夜之間身無分文無家可歸。他努力解決問題,卻被人陷害,險些吃官司捱打,四處奔走查找真相卻寄人籬下。


即便這樣都沒有讓他放棄,為了城中百姓的鍋灶,為了把宮中供魚的事情辦好,也為了查清真相給自己一個清白尋回妻兒,馮賽壓下心中的慌亂,冷靜分析,各方尋找證據線索,最終將所有的線頭理順,弄清楚了前因後果。

《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二卷:人之根本,信也!

誠信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


馮賽行事重信義,在京中圈廣人熟,做到頭等地位,京中的富商巨賈都願意買他的賬。人家一聽到“牙絕”的名號,對他既信任又尊敬。


他的妻兒被人綁架他自己分身乏術,便去找了在孫羊店幫工的力夫三兄弟。三兄弟感激他曾經的幫助以及他的名號,毫不猶豫地答應,並且從頭到尾都盡心盡力地幫他找人,甚至在他落難的時候都沒有放棄。


魚行危機,宮中供魚短缺,他向秦家解庫的店主借魚。信佛不殺生的秦廣河為了幫他,同意借他一百尾鯉魚,以解他燃眉之急。


當他因百萬官貸而落難,無家可歸不得不寄居爛柯寺的時候,十千腳店店主周長清不但責怪他落難了不去找他還替他開解困惑,幫他重拾鬥志,讓他最終有信心解決問題。


在困難的時候更能看清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二卷:人之根本,信也!

因為他的信義,所以秦廣河才願意借鯉魚解他燃眉之急,崔豪三兄弟才不遺餘力地幫他尋人。


百萬官貸的案子將馮賽打入谷底,不僅背了一身債務,連家也被抄了,無家可歸身無分文的他只能寄住在爛柯寺的偏房裡。


即便是到了這樣的境地,馮賽也沒有丟掉為人的根本,努力查清背後的真相,牽出汪石等人以假錢換真錢,利用冰塊偽造錢箱瞞天過海的騙局,最後查出真正的幕後黑手。


正因為重信,做生意的願意找他,開店的願意當他是朋友,官府的推官也願意聽他辯解,免去皮肉之苦。


就像論語裡說的,“人無信而不立”,重義守信方能自由行走世間,無愧天地,逢凶化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