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內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

國內市場非常大,所以一種業務火了之後就會有很多企業跟進,多家企業做同一種業務,意味著競爭的開始,正所謂商場如戰場,為了獲得更多用戶量,競爭過程中少不了燒錢,燒不起的企業自然會退出,甚至一些企業本身已經站穩了腳跟,然而不久後卻被一些新加入的巨頭企業燒錢將其邊緣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常常會看到老大和老二“打架”的過程中,老三就會消失或者被邊緣化。接下來就盤點國內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看看大家知道的都有哪些。

盤點國內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

第一,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競爭,全球十大互聯網巨頭就有六個來自國內,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阿里,騰訊,百度,新興的有美團,餓了麼,快的,滴滴,拼多多等。他們之間都有競爭,比如阿里和騰訊競爭,百度市值一直下滑,開始被邊緣化,被國內一些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市值超越。

盤點國內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

第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是兩個老牌傳統巨頭企業,是消費者最認可的兩種汽水飲料,當然後來也有很多新興汽水企業加入,比如有一點名氣的非常可樂,然而可口和百事的競爭,非常可樂消失了,和其正也基本被邊緣化。第三,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競爭讓非常可樂倒下案例很像,加多寶和王老吉打架,和其正沒了。

盤點國內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

第四,這兩年快速崛起的是打車服務,Uber中國當時還是非常有名的,但後來騰訊和阿里加入,騰訊支持滴滴,阿里支持快的,滴滴和快的競爭過程中不斷燒錢,馬化騰表示最多一天燒4000萬,後來Uber中國頂不住,最終被收購,滴滴和快的合併。

盤點國內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

第五,美團和餓了麼競爭,由於背後有騰訊和阿里支撐著,百度經不起燒錢,最終百度外賣徹底被邊緣化了。現在消費者點外賣無非就是美團或者餓了麼,從不會想到百度外賣。第六,在電腦殺毒領域,當年國內出現很多殺毒軟件,360以免費形式進入這個領域,確實讓很多收費的殺毒軟件徹底消失,當然沒有倒下的企業是因為其將收費改為免費,此後金山毒霸和360開始全面競爭,結果家都越來越強,消失的卻是卡巴斯基。

盤點國內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

第七,在手機領域,諾基亞是曾經的霸主,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後,三星和蘋果的競爭讓諾基亞手機業務短時間內倒退,如今買智能機已經沒幾個人考慮諾基亞了,提起諾基亞手機往往得到的是一種嘲諷。第八,網上找房子和找工作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選擇,趕集網和58同城成立的時間比較早,然而雙方在競爭中,卻讓成立更早的百姓網消失了。

盤點國內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

第九,肯德基和麥當勞是兩家國際連鎖店,在國內非常出名,不過他們都是美國企業,後來第三家相同業務的美國企業漢堡王也進入國內市場和,不過根本擋不住肯德基和麥當勞競爭,最終被邊緣化。

盤點國內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

​第十,現在國內最流行的移動支付是支付寶和微信,雙方競爭激烈,不過二者越來越強,基本上一個用戶會同時使用這兩種支付方式。而支付寶支付和微信支付競爭過程中,雲閃付卻被邊緣化。之前雲閃付一直燒錢讓用戶拉人,結果用戶拉到沒人拉時,提現之後就把軟件卸載了,雲閃付確實很無奈。那麼除了以上十個老大和老二“打架”導致老三消失的案例,你還能說出其它例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