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二戰時期最強大的方面軍是哪個?兵力有多少?

中國國民軍第十八軍軍長蔣彪


二戰時期,蘇聯的方面軍是個變態的存在,無論哪個方面軍,就規模、裝備、人數來講,單獨拉出去都可以碾壓一箇中等國家。

從層級上說,蘇軍的方面軍對等於德軍的集團軍群,是由若干個集團軍及戰鬥、勤務保障部隊組合而成的戰略戰役軍團。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最初組建了五個方面軍。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方面軍也不斷增加,編制不斷變化,從數量來講,最多時的1943年,擁有多達13個方面軍,隨後經過整合,減少為11個。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軍使用過的方面軍番號多達37個。

從實力上來說,最強大的方面軍應該是烏克蘭第1方面軍。

名稱

烏克蘭第1方面軍實際上就是沃羅涅日方面軍,在1942年7月7日由布良斯克方面軍的一部組建而成,1943年10月,改稱烏克蘭第1方面軍。

至於名稱的由來,命名為烏克蘭第1方面軍並不是指該方面軍由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組建,而是因在烏克蘭戰役中組建而得名,同理還有烏克蘭第2、3、4方面軍、白俄羅斯各方面軍等。

指揮官

擔任方面軍司令的先後有戈利科夫中將(1943年1月19日晉升為上將)和瓦圖京中將(1942年12月7日晉升為上將,1943年2月12日晉升為大將),朱可夫元帥、科涅夫元帥。

庫茲涅佐夫和赫魯曉夫曾在該方面軍擔任軍事委員。

兵力

編成上,第40,第60、第6、第13、第21、第27、第38、第47、第52、第64、第69集團軍,第4、第5、第6、第7近衛集團軍,第1、第3坦克集團軍,第3、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和空軍第2集團軍。

在不同時期都曾被納入該方面軍。它的兵力,在鼎盛時期超過百萬,也許是二戰時期最強戰略集團。

戰役

從沃羅涅日方面軍起,先後參加過沃羅涅日—伏羅希洛夫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奧斯特羅戈日斯克—羅索什戰役、沃羅涅日—卡斯托爾諾耶戰役、哈爾科夫戰役、庫爾斯克會戰。

改變番號不久,烏克蘭第1方面軍就被投入11月的進攻基輔戰役。

烏克蘭第1方面軍作為戰役主力,烏克蘭第2方面軍負責支援,蘇軍的對手是德軍久經沙場的第4裝甲集團軍,指揮官是著名的裝甲戰專家赫爾曼·霍特。

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11月6日早上解放了基輔,隨後奉命固守,抵抗德軍的反攻。在付出慘重傷亡後,烏克蘭第1方面軍阻止了德軍的反擊,並得到了最高統帥部增援的大量預備隊。

這場戰役,也給第4裝甲集團軍造成了大量人員和裝備損失,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1944年初成功地把德軍推回到1939年的波蘭邊境。

隨後,該方面軍又先後實施了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戰役、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戰役、羅夫諾-盧茨克戰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維斯瓦-奧得河戰役。在歷次戰役中,殲滅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主力、重創德軍“北烏克蘭”集團軍群。

烏克蘭第1方面軍於1945年初進入德國本土作戰,最終參加了柏林戰役和布拉格戰役,解放布拉格後,烏克蘭第1方面軍被撤銷,所部調整改編。


小院之觀


二戰時蘇聯最強大的兩大方面軍:司令員都是百戰名將

二戰時期,蘇聯組建了很多方面軍,這些方面軍陣容強大,裝備先進,有時一個方面軍的人數就能趕上一個國家的人數。要說這裡面哪個方面軍最為強大,我認為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不相伯仲,這兩個方面軍的人數都在百萬以上,而且戰鬥力強悍。

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是在1943年組建的,組建以來參加了很多關乎蘇聯命運的戰役,比如基輔戰役。此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又消滅了德國在烏克蘭的精銳之師——“南方”集團軍。後來又發動了桑多梅日戰役、西里西亞戰役等戰役,解放了烏克蘭、波蘭等大片領土。再後來就是柏林戰役中攻入柏林,布拉格戰役中解放捷克斯洛伐克。

烏克蘭第一方面的總司令中,最有名的便是朱可夫元帥。朱可夫從小家境非常貧寒,曾經做過學徒工,但是一直堅持學習。後來進入軍隊,參加了一戰並立下戰功,在軍隊中不斷成長。國內戰爭時期,朱可夫還只是一個連長,後進入軍校進行深造,在校期間學習非常刻苦,這為以後他成為蘇聯優秀的統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後在對日作戰、基輔戰役、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柏林戰役等重大戰役中,率領蘇聯軍隊抵抗德國入侵併轉而反攻德國,取得一系列重大勝利。

蘇聯另外一個強大的方面軍是白俄羅斯方面軍,組建於1944年。組建時便參加了白俄羅斯戰役,通過明斯克戰役等戰役,收復白俄羅斯失地,並消滅德國“中央”集團軍等久經沙場的德國重兵集團。白俄羅斯的收復,更重要意義是在德國防線上打開了一個大缺口,因此蘇聯軍隊得以迅速向西推進,迫使德國不得回防。此後又與烏克蘭第一方面相互配合作戰,解放了華沙等地,並在柏林戰役攻克德國首都。

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總司令是羅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朱可夫剛才已經介紹過了,而這位羅科索夫斯基也絕非等閒之輩。他早年參加蘇聯紅軍,在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過,從連長一路做到方面軍的總司令員。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革命他都參加過,而且表現不俗,才得以一路升遷。

在斯摩稜斯克戰役中,羅科索夫斯基臨危受命,在幾個師的兵力基礎上,他一路收編士兵,新組成的軍群成功拖延了德國進攻莫斯科的步伐,為莫斯科保衛戰的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此後又率部參加了基輔戰役和莫斯科保衛戰等戰役,並在戰鬥中英勇負傷。擔任新組建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總司令期間,更是率部攻克柏林。

當然了,除了這兩個方面,蘇聯還有其他的方面軍,他們也在保衛蘇聯和進攻德國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並最終打敗法西斯帝國。


冰哥聊史論古今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蘇軍沿西部邊境的四個軍區當即依原定計劃改稱方面軍,即列寧格勒軍區為北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軍區為西北方面軍、西部特別軍區為西方面軍、基輔特別軍區為西南方面軍。蘇軍各方面軍人員、編制、武器裝備變動甚大,要論某一時期最強大的方面軍非1945年1月為執行“維斯瓦河—奧德河行動”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莫屬!



1944年11月12日朱可夫替代羅科索夫斯基擔任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司令,同期斯大林與蘇軍將帥們決定1945年初發動一次由多個方面軍參加的戰略進攻行動,即“維斯瓦河—奧德河行動”,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為進攻主力,白俄羅斯第二、三方面軍,烏克蘭第二、三、四方面軍側翼掩護支援。

此時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轄第33、47、61、69集團軍、突擊第3、5集團軍、近衛第1、2坦克集團軍、近衛第8集團軍和波蘭第1集團軍,蘇軍編為63個步兵師、6個騎兵師、5個坦克軍、2個機械化軍、4個獨立坦克旅、2個自行火炮旅、2個築壘地域共1028900人,波蘭第1集團軍90900人,人員數超過110萬,擁有坦克1975輛、自行火炮1245輛、8900門線膛炮、7180門迫擊炮。

烏克蘭第一方面軍轄第6、13、21、52、59、60集團軍、近衛第3、5集團軍、近衛第3坦克集團軍和第4坦克集團軍1083800人,人數略低於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編為65個步兵師、1個空降師、3個騎兵師、6個坦克軍、 3個機械化軍、3個獨立坦克旅、3個自行火炮旅、1個築壘地域,擁有坦克自行火炮3244輛、9025門線膛炮、7038門迫擊炮。

“維斯瓦河—奧德河行動”從1月12日開始到2月2日結束,20天內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沿1000公里正面突入德軍防禦縱深600餘公里,直至距柏林70餘公里的奧德河,以死亡4.3萬、傷病14.9萬不足20萬人的代價,擊斃德軍24萬、俘虜14.7萬,此戰堪稱蘇軍版的閃電戰。


歷史扒糞機


方面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沙俄時期,但其實在一戰時期的沙俄其實軍事實力並不雄厚,畢竟沙俄是一個農業國,其生產的能力是沒有辦法同其他工業發達的國家相比的。在工業時代中,決定實力的並不是國土面積的大小,而是國家工業實力的高低。

但為什麼沙俄能夠與其他強大的工業國家平分秋色呢?其原因就是沙俄在一戰之前的常備兵力就已經遠超其他國家,其常備軍達到了150萬人,遠高於其他國家,這一點便彌補了俄國工業能力的不足。這一兵力常備的傳統也從沙俄時期一直延續到了蘇聯時期。在二戰中我們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提到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就要說到我們所熟知的常勝將軍朱可夫元帥。當時二戰後期第一方面軍的司令正是朱可夫。蘇聯方面軍是與西方集團軍群一般的存在,蘇軍前前後後組建過50個方面軍,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1280萬人。

蘇軍在攻克柏林的戰役中,正是朱可夫的第一方面軍攻下了柏林,可以想象當時蘇軍最先進的武器準備和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兵都是緊著第一方面軍來使用,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總兵力接近百萬,坦克軍,空軍,陸軍在其他集團軍中佔有絕對的優勢,對柏林的戰役,第一集團軍就如同是一把鋒利的鋼刀在撕裂著德軍最後的防線。攻佔柏林的戰役中其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在1945年攻佔柏林計劃的4底初朱可夫的方面軍已經對柏林的北部與東部進行攻佔並且第一方面軍與柏林南部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匯合,對柏林起到了合圍態勢。

在經歷了激烈巷戰後,駐守柏林的魏德林將軍在當地時間5月2日下午3點時向朱可夫元帥無條件投降。所以說,要提到二戰時期蘇方面軍中到底哪一個是戰鬥力最強的,可以說是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大大小小軍在二戰時期被整合,為的就是能夠發揮其最大的戰力,戰鬥民族在二戰中的兵力保有量是戰火紛飛時代下的產物,各個軍的戰鬥意志都不容小覷。再最後突破柏林防線的戰鬥下集結的方面軍堪稱相較其他方面軍的強大戰力!


歷史君觀


當然應該是以朱可夫為司令員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這個方面軍攻克了柏林。


無聲中聽響雷


最強大的應該是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有120萬人,4個坦克集團軍。司令員科涅夫元帥。柏林戰役時,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也很強大,有100萬人,2個坦克集團軍。此時,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兵力和白俄羅斯方面軍差不多。


大同國教


按階段來講,最強大的應該是1944年6月至9月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有120萬人,4個坦克集團軍。司令員科涅夫元帥。

柏林戰役時,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也很強大,有100萬人,2個坦克集團軍。此時,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兵力和白俄羅斯方面軍差不多。


海若193060947


最強的當然是穿著海魂衫上岸的蘇聯紅海軍陸戰隊啊,具體資料百度可查


GodDamnTrump


戰爭的初期,是西南方面軍大概有150多萬人,戰爭的中期是烏克蘭第二方面軍最高峰大概有140多萬人,戰爭的末期是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


用戶夏天的風


柏林戰役發起時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朱可夫任司令員,兵力13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