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我從2010年開始做皮具。目前國內研究手縫的匠人佔大多數,而且自從有了皮圈以後,這方面的技法和研究都非常透徹了,為了給大家一些新鮮的視角,我嘗試從不一樣的角度來分享做皮具的歷程——車縫。

2007到2012年,我居住在倫敦,並在一家英國皮具設計製作學校任職。這所學校在外人看來籍籍無名,卻是業內小眾圈子裡少有的能提供專業培訓的知名基地。英國鞋履品牌Clark經常派遣員工到學校進修,而學校的導師,都是一些長期在英國老牌皮具企業工作、有著豐富經驗的正統英國皮具師傅,包括曾擔任Mulberry、Brady品牌皮包設計師的Lesley Taylor,芬蘭鞋履設計大師Aki Choklat,畢業於Cordrainers倫敦製鞋學院(倫敦時裝學院的前身)的校長Melissa Needlam,高級定製手工鞋匠Sabastian Tarek,等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深受英國傳統文化影響,同時具備深厚的手工藝背景和大工業生產的從業經驗,因此在他們教導下的我的第一件皮具,是從製版和車縫開始。我是先學習了怎麼使用縫紉機來做包,後來才接觸手縫的。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Mulberry包的經典款式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有132年曆史的英國紳士運動老牌Brady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我的老師Lesley

Lesley是一位經驗極其豐富的老師。她的人就像上面舉例的幾款皮包一樣,沉穩、內斂、實用,帶有難以描述的英倫色彩。我無法描述為什麼經她的手設計和製作的包會帶有這種「英國味兒」,與意大利的、法國的、後來見到的日本的、現代中國的,都完全不同。在她的啟蒙和教導下,我的個人設計和製作風格也是偏重實用、功能優先的。

初學從不花哨的設計開始,可以打下堅實的基礎。我的第一個包是一個Clutch Bag手拿包。這個包只涉及簡單的五金安裝(磁吸扣)和簡單車縫(四條邊),非常適合初學者。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我的第一件作品:手拿包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製作此包的過程(及倫敦的工作室)

第二個包是用了Lesley事先做好的紙樣,自己選皮和內膽材質以後,稍加一點設計,用縫紉機制作的。這塊皮是一塊頂級的植鞣皮,是Lesley的私藏,說起來此後十年中我再也沒有遇到過這麼軟而厚實、色澤美麗自然的好皮。這個包包現在還在使用,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日常包,色澤越發溫潤,柔軟一如當年。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我的第二個包:單肩揹包

同時我也單獨學習了皮帶的製作。這是最多用到手縫的部分,在這個階段我第一次學了Saddle Stitch馬鞍雙針,但是英國的做法只有兩個方向。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製作皮帶時我用到的工具

也許是因為有服裝製作的經驗,車縫皮子對我來說很快就掌握了。與布料不同的是皮子是不能「拆掉重車」的,因為一戳就是一個洞,因此車縫的時候寧慢勿快。車針的選擇,則需考慮線的粗細配合、針頭形狀(圓的鑽石形的鑿子形的)、歐式英式美式日式都各有其系統(一般縫皮都是110/18起,我自己常用的是140的)。關於粗細的選擇有一個小技巧,就是看線是否能嵌入車針後方的長型凹槽,如果線的寬度和凹槽的寬度差不多一致,說明就是合適的線。鑽石型的針頭車出來的線跡是直線,而LR(Reverse Twist Point)車出來是波浪形的。當然一定要用廢皮做測試,這非常重要。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德國藍獅的縫皮車針頭形狀

第三節課我就開始學習製版,這是設計的精華部分!在英國學習的製版使用厚的牛皮紙。對於一個皮包來說,製版粗略可以分為外殼和內膽兩部分,需要根據皮的厚度考慮到兩者的容差。利用學到的製版知識,我在手上沒有實物的前提下,根據找到的網絡圖片和尺寸,自己試製了一隻Chanel 2.55(那是2013年)。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做菱形格紋包的過程一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做菱形格紋包的過程二

後來就進入了自己設計製作的漫長階段。這其中包括一些有趣的經歷,比如對英國古老的皮具小鎮Walsall的探訪。1847年通過小鎮的South Staffordshire鐵路給這裡帶來了發展契機,Walsall一下子成了馬鞍、帶扣、鎖鏈、金屬合頁等等皮革與旅行相關產業的製造中心,到1851年的鼎盛時期,這小小的鎮上有75家制造馬具的公司,而到了19世紀晚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和維多利亞時代馬匹的盛行,Walsall的皮具產業達到了頂峰,僱傭了超過一萬名皮革產業的從業工人,Walsall製造的馬具供應整個大英帝國及其殖民地,出口到世界,成為質量和信譽的保證。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馬匹最終被汽車取代,Walsall的皮革工業遭受巨大打擊,工人大量失業,最後不得不紛紛轉行,現在依然在繼續經營的已經是極少數,並已轉向小型皮具如皮包、錢夾等,定位於高端奢侈品。但也就是這極少數,保存了Walsall的歷史和靈魂,並在努力播下新的火種。


Walsall有家皮具博物館,是19世紀英國皮具製造業的縮影,可以看到復原的工作臺、各類珍稀的皮(包括一塊所謂世界上最長的蟒蛇皮)。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19世紀的皮匠工作臺一角

由於我的工作關係,得以參觀成立於1982年的企業Abbey England,一家專業製作皮具金屬配件的皇家特許工廠。說到這個皇家特許,英文是Royal Warrant Holders,只有經過英國皇室連續五年考察,確認質量和持續供貨水準都能達到皇家標準才會頒發此證書,等於是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拿到認證資格的莫不視為最高榮耀。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公文包鎖

Abbey England所獲得的是女王的皇家馬廄特許,它最吸引我的自然是全手工打造,純銅的皮包五金配件。至少到2012年我去拜訪的時候為止,他們仍然在使用極具工業革命美感的重型機器配合手工來生產這些配件。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Abbey England工廠裡的機器

在深入與英國皮匠們相處的過程中,我終於慢慢領悟了一個國家的皮具製品會有自己特色的原因。任何事物都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英國有深厚的產生優質植鞣皮具的土壤,因為幾百年的貴族與皇室的存在以及牢牢佔據日常生活的休閒活動——騎馬與打獵。是首先有了這些活動,才有了與活動匹配的工具;每一道縫線,每一個多出來的網袋或暗袋,都與這些運動的功能息息相關。後續的許多設計演變,也跳不開這些運動的影子和源頭。如果在本來不該出現鎖、不該出現口袋的地方出現了這些東西,就會給人不舒服和怪異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傳統的設計是經過百年考驗留下來的,是無數人不斷改進最終固定下來的一種自然美感。


2012年五月,我在網上發表過「Hermès: Leather Forever 愛馬仕皮具展之工藝心得」的文章,在微博上有許多皮友私信我說這是他們的愛馬仕啟蒙文。可惜在手縫這方面,我並沒有時間和條件深入研究。回國以後碰巧認識了一位非常牛的專做手縫的朋友(個人品牌「龍戊」),工作間隙斷斷續續跟著他學習,才勉強沒有把以前的知識落下。直到2017年,偶然接觸到了柯大哥,應該是在手縫方面國內最無私分享的人了吧!趕緊跟著學習,奮起直追。:D 在認識柯大哥以前我自己試做的基於Bearns長夾改動的版本長這樣: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Bearns長夾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Bearns長夾

買了材料包學習以後,成品進步很多。照片已另發在材料包交流的帖子裡了。


以後如果空間和器材允許,還是想把設備湊齊,繼續把我擅長的機縫皮具複習和深入下去。(對了,我還會做鞋,做鞋需要的縫紉機又是另外一種了,哈哈哈)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年參觀皮具博物館的牆上,我發現了這樣一幅振聾發聵的字。1919年的這家公司,就是這樣讓它的員工時刻保持警醒的。我和老師站在它面前呆立半晌,不約而同地決心要把它打印出來掛在自己的工作室裡。翻譯如下,與所有想腳踏實地做事的人共勉。博物館以此格言作為所有展品的完結,實在用心良苦,令人肅然起敬。

皮具——從車縫到手縫

“必讀”


1、我們不做垃圾。這應該是你意識的一部份。


2、我們的成品必須時刻保持整潔。(此處不僅指成品,也指整個工作的過程乾淨俐落)


3、每樣東西必須協調配套,即使是鎖背後肉眼看不到的補強,也必須與它旁邊的皮料一個顏色。


4、所有縫線必須牢固打結,並且結頭要藏得嚴嚴實實。


5、皮料邊緣必須完美打磨。


6、越小的細節越重要。任何一點瑕疵都不能被允許。


7、銘記“好東西帶來大市場”。我們的銷售完全取決於做出來的成品是否乾淨、引人注目、做工完美。


8、除非你注意到以上幾點,否則你對我們來說毫無用處。


9、我們無限歡迎所有能改進我們產品的建議,保證會認真研究每一條建議,併為有價值的意見支付報酬。


更多皮友經驗貼,關注“皮圈”公眾號,打開皮圈小程序或者下載“皮圈”APP(蘋果商城或360手機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