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傳說㉓丨石槽與馬踏井

隴上傳說㉓丨石槽與馬踏井

隴上傳說㉓丨石槽與馬踏井
隴上傳說㉓丨石槽與馬踏井

“石槽”是敦煌一個頗有名氣的村名,位於敦煌市西北方向三十多里的地方,村口有口水井,名叫“馬踏井”,井邊有一個長約四尺、寬約二尺的石槽,村子就因這個石槽而得名。相傳十六國時,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整個國家四分五裂,稱霸沙州的太守叫李昊,建立了一個西涼國,定都敦煌,後來遷都肅州。稱霸甘州的太守叫沮渠蒙遜,建立了一個北涼國。兩國經常為爭奪疆土發生戰爭,他們都想吞併對方。

十多年後,李昊病逝,他的兒子李歆繼承了王位。李歆不聽手下勸告,舉兵攻打北涼國,被沮渠蒙遜打敗,全軍覆沒,西涼國滅亡。當時,李歆的三弟李恂掌管沙州,立刻豎起西涼國旗號在敦煌與北涼國對抗,沮渠蒙遜親自帶領精兵三萬攻打沙州城,可是圍了半年也無法破城,最後築堤堵住黨河水灌進城裡,西涼將士奮勇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李恂被殺,沙州城被攻破。李恂的兒子李寶廝殺到天黑,見大勢已去趁天黑殺出重圍,單槍匹馬地向城北逃去。他越過泥濘的沼澤,白天躲進胡楊林,晚上才出來尋找吃喝。

陇上传说㉓丨石槽与马踏井

雖然這裡到處是水,但又苦又澀,根本無法飲用,加之這裡前不著村後不靠店,李寶整整兩天兩夜水米未進,餓得頭昏眼花。他想不能在這裡等死,一定要找個村子活命,於是揚鞭催馬向有人煙的地方奔去。跑呀,跑呀,越跑天越熱口越渴,突然馬失前蹄,將他摔了下來。李寶起身一看原來是一塊大青石將坐騎絆倒,氣得他火性大發,用盡全身力氣將大石塊掀翻在一旁,不料大石塊下面“咕嘟嘟”冒出一股清水,李寶掬水一嘗,清甜可口,頓時喜出望外,伏下身子喝了個夠。李寶喝足了,馬也喝足了,李寶就坐在大青石上歇息,一邊歇一邊想要不是此石絆馬水泉難以發現。過了一會,他起身察看這塊大石,發現石塊平整,便用手醮水在上面寫了“馬踏井”三個大字,然後縱身上馬揚長而去。

說來也怪,周圍十多里的地方,每口井水都含鹽鹼不能飲用,唯獨“馬踏井”的水清澈甘甜。後來,有個石匠把井旁的大青石改鑿成一個盛水的石槽,專供人畜飲用,從此這個地方就叫“石槽”。漸漸地,百姓搬來居住,村子以此為名,“馬踏井”的傳說也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陇上传说㉓丨石槽与马踏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