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副刊:“尊敬的姜女士”

月如鉤/文

讀《國語》,忘不了一位母親。

敬姜應該是正史裡著墨最多的母親。雖然如此,她連名字都沒有。“敬”是後人根據她生前的事蹟給予的評價,“姜”是她的姓,“敬姜”的意思就是“尊敬的姜女士”。另外,按照王國維的說法:“女子之字曰某母,猶男子之字曰某父。”那麼,她還有一個字,就是“公父文伯之母”,通俗地說,也叫“公父文伯媽媽”,還是連名字都沒有。

商报副刊:“尊敬的姜女士”

劉向《列女傳》中的104位女性人物,敬姜的傳記最長,是其它女傳主的三四倍,居第二的是亞聖孟子的母親,可見劉向先生對敬姜的推崇。

《國語》的作者左丘明也很敬重這位女性,《魯語下》共有文二十一篇,而寫“公父文伯媽媽”的竟有八篇之多。

敬姜與孔子是同時代人,敬姜的言行,幾乎都得到孔子的點贊和銳評。

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社會觀念大洗牌。敬姜的言行,克己復禮,具有樣板意義。在史書中,敬姜訓導兒子、兒子的妻妾以及侄孫,其內容涵蓋宴飲、勞逸、男女、規制、喪葬等日常行為和觀念,雖然說教味比較濃,但傳遞的都是主流價值觀。

“敬姜猶績”,指富貴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

一天,公父文伯下班向母親請安,敬姜正在紡麻,兒子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主人還要紡麻,傳出去恐怕被人笑話。敬姜嘆息說,讓你這樣不懂事的孩子在朝廷做官,卻又不教給你做官的道理,會害死人的。來,坐下,讓我告訴你。她講了好大一番道理,最後說,你用這樣怠惰的態度來擔任官職,我真擔心你父親穆伯要絕後!”孔子聽到敬姜的話後說:“同學們記住,季氏家的婦人是一個不貪圖安逸的人。”成語“敬姜猶績”典出於此。

能引起孔子關注的言行,肯定是新聞。昨日之新聞就是今日之歷史。看歷史,“尊敬的姜女士”命途多舛,她早年喪公婆、中年喪夫、老年喪子,是一位憂傷的婦女。她早晨哭亡夫,黃昏哭亡子,這麼一種哀慟至極的舉動,被孔子解讀為合乎章法——“可謂知禮矣”。這樣一位老媽媽,穿過泥濘、穿過塵埃、穿過時空,來到我們面前,頓覺滿紙悲涼,抑鬱於胸,無以言表。

面對“尊敬的姜女士”,唯有借用范仲淹先生的名言來表達我們的尊敬之情:“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商报副刊:“尊敬的姜女士”

《古今賢女繡像》中的敬姜形象,以“勤儉”為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