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潮”來襲,急著出去打工的農民工都不走了,這是為什麼?

新大風歌


1,出去怕被隔離,要很多錢。

2,現在出去未必找得到活幹,在家裡觀望觀望。

3,春節在家裡很久,思考了很久,多年沒有這種機會思考人生了。現在想通了,想留在家裡找活幹或者小創業什麼的都行,錢其實也就那樣,家人其實更重要。


用戶3040999949


是啊!為什麼解封了急著出去打工的農民工都不走了?

這要從農民工這個詞說起,農民工顧名思義,出則為工,入也為農。既然不出去打工,就是想在家做農民,現在是四月底啦,有句顏語叫:“過了三月三,倭瓜葫蘆地裡鑽。”正常情況下春播季來了,農民該下地播種了,春播後又要夏收,常言說農村四月無閒人,假如這個時候再出去打工,還沒有找到活,掙到錢,又該回家收麥子了,現在出去打工不是來回浪費路費嗎?所以,農村寧願選擇留在家中,也不想出去浪費感情。再說,就算是留在農村,去小縣城工地打工,一天也能掙一二百塊錢,掙錢又顧家,一計兩得,何樂而不為呢!現在小城市一樣在拉大,在擴充,都知道搞房地產能發展經濟。所以,農民工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在哪都有機會。


用戶蕣天瀛人


1,不是這些人不經急著出去了,而是各地政策不統一,大家很難出去。

2,就說省內通過綠碼可以通行,交通工具沒有,根本出不去。

3,點對點去上海的最後要自費隔離14天,傷不起 。

4,武漢出外省的要自費做核酸檢測,要這證明那證明,很繁瑣,根本出不去。


固守武漢


我猜的

1. 手續麻煩。包括出發地和目的地各種手續,健康檢查

2. 不知道目的地政策。各地政策不同,打工者很難了解到具體細節

3. 難以承擔隔離費用。還沒幹活先出14天酒店錢,一天300就是4000多了,不划算

4. 儘量在家鄉找工作。外出風險太大,能就近解決的也會選擇不外出務工


蒼穹幕落


湖北除了武漢,基本上都已經解封了,但是湖北當地很多人,並沒有著急就去工作。我的很多親戚朋友,都還待在家裡,並沒有立馬出門工作。原本很多人以為,只要一解封,大家肯定會著急外出打工,然而很多人沒有預料到,在家的農民工都不著急出門打工。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當地不接收,就可能面臨隔離14天的問題。前幾天有湖北武漢的親戚打電話說,讓其他親戚不要著急去武漢上班。因為有一些社區防控工作做的非常嚴格,新進小區的住戶,都必要進行14天的隔離。那個親戚是前幾天過去的,已經居家隔離了有3-5天了。好運的是他們有地方住,所以隔離還比較簡單。如果沒有地方住,就可能會被安排集中隔離,那就麻煩的多。



這裡雖然很多消息說,只要有綠碼就可以到處通行,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地方,小區、社區都要求辦理一些證明證件,所以我們即使要過去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各種手續辦理好,而且一定要詳細的問情況。

二、部分工地還沒開始復工。雖然說,湖北也在逐步加快復工進度,但是防控工作也同樣需要嚴格進行。湖北的復工已經在有序開展,而且武漢漢口等火車站正在進行全面的消毒工作,以準備開放鐵路交通。有序復工的主要要求,以各種和防控有關的工作,可以提早復工。不過,一些並不是特別急的工地,就只能慢慢的等具體復工通知。因為工地不復工,那麼相應的農民工就沒有工作,也就不需要立馬過去工地。大多數農民工都是在家等著開工通知,所以他們也不著急出門。


三、湖北的一些主要交通工具沒開通,所以很多農民工的出行非常不方便。雖然湖北有一些工廠在逐步生產了,但是因為湖北的主要交通沒有正式恢復運行,所以很多農民工就沒有辦法去上班,只能在家等著交通的恢復。在出行這個方面,有一些公司和單位就主動聯繫員工,集中統一的將員工“點對點”的接到上班的地方。“點對點”的接人方式,也是現在最好的了。

所以說,解封以後,很多農民工不願意那麼早出門,就是考慮到上面的三個原因。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必要要有很好的防控意識。


著迷大鄉村


我親身經歷,我是黑龍江的,我跟隨我父親的施工隊去北京打工,因為是去年就定好的活,所以我們走之前就詢問了下健康碼是否能通行,都需要準備什麼東西,後來告知我們直接來就行,不用準備什麼。於是我們就做了21個小時的車到了北京,這一路的心酸我就不說了,只能用跋山涉水來形容。

到了北京,各種事情就都來了,出了站口,我們打了一個車準備去我們去年租的房子,當我們走進社區的時候,社區人員說什麼都不給我們開門,原因是我們的健康碼是黑龍江的"龍江碼”,在北京是行不通的,這我們就想不明白了,難道這個不是全國通用麼?後來說我們黑龍江原先是疫情重災區,來這需要進行隔離。暫且不說這是不是地域歧視,對於隔離我們都沒有任何準備的,因為我們來的時候問過用人單位,是否需要隔離,用人單位答覆的非常堅決說不用我們才來的,現在還要我們隔離。

而且這個隔離費用是每天350元,看我們是農民工的份上給每天300元的標準,我們一行12個人,這沒等開幹呢,就浪費了每個人半個月的時間和近4000多元的花銷,我們想了想,這確實是不划算,我們來就是為了掙點辛苦錢,但現在這健康碼又不好用,而且還需要隔離,怎麼算我們怎麼吃虧,乾脆我們當天就買了回家的車票,這個工我們不打了。

說了這個事情不是我們抱怨什麼,只是提醒各位返程打工的朋友,一定要提前聯繫好當地用人單位具體的防疫政策,需要自費隔離的話儘量別回了,咱們一天才能賺多少錢,還有就是一定要一定要諮詢健康碼的問題,現在是一碼通行,但也不乏一些地區有歧視性,別像我們被別人差別對待,這時候就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這心裡不得勁,所以大家一定要諮詢好哦!


一起種植


“解封潮”來襲,急著出去打工的農民工都不走了,這是為什麼?

據指尖瞭解的情況,這種現象非常普遍,指尖的村裡就有好幾個,原本在外地打工的,今年紛紛就近找廠上班。如果說,一開始是因為疫情封村、封路,想出去又沒辦法出現,現在大多數都解封了,為啥急著出去的農民工,卻不出去了呢?這裡面的原因是什麼呢?指尖就身邊的例子,給大家做一個分析。
一、


雖然農村解封了,但是外面,還是有很多企業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以前,很多村裡的中青年,趕著開年之後,都會去到城市裡面,找一些活幹。一來家門口工作不多、工資也不太高,二來外面機會相對較高。據指尖瞭解,外面很多企業沒有恢復到正常產能,成品出口和原料進口,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自然不願意再出去。
二、家裡面子女還沒有開學,不急著出去也是為了更好地照顧。雖然,村裡基本都已經解封了,但是孩子都還沒有開學,無論是在家上網課,還是在等開學也罷,都需要家裡照顧。如果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子女教育成了問題,畢竟讀書的時候,有學校管著,現在未開學,也沒有人管。指尖村裡的陳大哥,放棄城裡三四百的日薪,回到鎮上幹二百的活,就是為了照顧家裡的三個子女。


三、家門口的就業機會增加,前期不能夠出去打工,只得先在家門口找活幹,幹了之後就不能隨意走,所以即便解封了也不走了。俗話說一個蘿蔔一個坑,由於前期出不去,在家門口找活幹。有了活幹了,又能照顧家裡,再加上工資還不算太低,就在家幹著算了。因為以上的幾個原因,即便是解封了,還是不急著出去打工。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大壯的行囊還沒打好,外出打工的腳步尚未行動,他的兄弟從打工地來了電話:哥,你別急著往外走了,在家幫俺嫂子把花生、玉米、豆子都種好再說,我們這不一定哪樣,可能也得回去。



大壯和媳婦是村裡出了名的勤快人,要是往年村裡最早出去打工的人當中必定有大壯,只不過年前大壯媳婦刨玉米秸稈時把腰給抻著了,養了一冬加正月、還捎帶著二月半個月,媳婦的腰還是不敢幹體力活,於是村子解封后大壯對媳婦說道:不差這十天半月,我還是在家幫你把莊稼種上,錢多點少點無所謂,但莊稼怎麼滴不敢不種,這年頭有時候有錢買不到糧食。

和大壯想法一樣的人有不少,村裡剛解封那幾天,大壯的兄弟著急,幾個人一起奔著去年打工的地就走了,而還有大部分跟大壯一樣想法的農民工,想著要把莊稼先種上,讓老孃們在家好好看著莊稼,沒啥都不能沒有糧食,於是並沒著急一解封就走。

這幾天大壯把花生壟起好了,地都收拾出來,只等下了雨就趕緊播種,然後好奔著去跟兄弟做伴,誰成想,還沒等自己忙完,兄弟就告知:外面還沒穩定好,暫時別來了,我們也不一定留下。

原以為跟單位聯繫好了,回去就能上班,誰知道到了外省麻煩事一堆接著一堆,首先需要身份認證,然後是沒有地方可住,去年能租到房子,今年沒得租了,那些農民們不敢往外租房,村裡也不允許。

這可急壞了大壯兄弟幫人,他們聯繫打工單位領導,看看能不能安排住處,領導正為沒人打工害愁,看到來的人因為沒地方住而無法留下時,特別著急,於是目前正在處理這個事情。

農民工今年出來打工,制度比往年嚴謹了很多,不準隨便外出,外出需要戴口罩,村裡租不到房屋,可能後期吃水都成問題,行走戴口罩,不戴的話罰款,對於農民工來說,有時候這些細節真不注意,不小心就觸犯了,所以這幾天過的可別扭了,有人建議:實在不行的話先回老家,等到處正常了再出來打工。

於是大壯趕緊給哥哥打電話,讓大哥別急著出來了,出來也沒有用,雖然用人單位和農民工都很著急幹活,可問題是還沒步入正軌,有很多程序要一步一步慢慢來,總之早早出來的農民工此時又著急又後悔,當初在家等等,等用人單位正常了再出來多好。

大壯索性不再每天累得像狗一樣,趴下就爬不起來的樣子,他尋思著反正一時半會兒打工正常不了,索性慢慢忙農活得了,所以村子解封了,一部分著急打工的農民工並不著急往外走了,要走的那部分此時正在外面後悔吶。


悠然見東山


我一親戚這幾天還在群裡吐槽,他並沒有復工,去年把房子退了,現在租房也不太好租。



他說其他的工友,有的還在家裡,跟他處境一樣的工友也都在發愁。



雖然現在各地已經陸續解封了,但是受到疫情衝擊,現在的用工需求沒那麼大,所以不好找事做。

還有一些人城裡兜轉幾天沒找到工作後,只能又回家去了。



雖然目前大多數地區對於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不再隔離,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地區需要隔離的,有些用工單位需要員工隔離14天再復工,隔離期間的費用,要員工自己出,所以有的人瞭解這些情況就擱家待著,不急著走了。



還有一些人自我防護意識比較強,覺得這會兒出去務工風險還是大,反正在家還能幫著種菜,幹寫農活啥的。



其實當下風險還是有的,很有必要把控好安全關。



對於復工的人員,可以先打電話問清楚用工單位的要求,然後再做進一步的安排,免得自己到了地方開不了工。


王千夜


根據我們當地人們出門打工的情況來看,現在解封了,有很大一部分人沒有出去打工,出去打工的多是進工廠的年輕人,歲數大一些70後,60後的人,他們真不著急出去打工。為什麼呢?


主要和這部分人的工作性質有關。這些很多都在建築工地的農民工,他們有一部分因為所在的施工單位沒有復工;有些人感覺現在出去掙一點錢不太合適,等著收割完小麥,夏忙以後再出去;有些人本來就不打算出去了,準備在家鄉創業;有些人趁著比較閒張羅婚事等等原因吧,造成的這一個現象。

防疫還在進行中。目前由於國際疫情防控並不樂觀,一些西方國家採取消極防疫措施,或者以前沒當回事,錯過了最佳防控疫情的時機,目前防疫壓力很大。在此情況下,一些僑胞或者出國留學、做生意的人會想念祖國的好,造成一些隱形病例的迴流。在此情況下,我們的防疫工作還不能夠完全放鬆,因此有些單位還沒有全面復工,這種情況之下,會有一部分農民工很被動無法出門。


短期打工者夏收秋播以後再出門。我們當地出門打工的人,有一部分屬於短期打工者。就是家裡有老婆孩子,種的有地,過完年走,每到夏忙和秋收回家收穫莊稼。這部分人因為疫情打亂了往年工作計劃,現在出門感覺有點得不償失,也就不打算出去了,等收完小麥,秋播以後再次出門打工。


當然還有這樣那樣的原因,或多或少被今年的疫情所影響了打工計劃,使得有一部分農民工不著急出門打工了。不過很多年輕人,工廠開工了,早早的都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