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為什麼會丟掉託卜魯克?

吳金偉138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長文預警)對於二戰時期的北非戰局而言,託卜魯克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地點,無論是德意非洲軍,還是英聯邦軍隊,都在這座港口城市品嚐到勝利的甜美和失敗的苦澀。託卜魯克是利比亞東部的一座天然深水良港,距離埃及邊境僅有150公里。由於北非地區特殊的地理條件,交戰雙方的補給線主要利用海岸公路,佔據這座港口有利於獲得海上補給,從而縮短陸上補給線長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在20世紀意大利殖民北非期間,在託卜魯克經營多年,修建了完備的防禦工事,使之成為一座海岸要塞。

1941年的北非戰場,可見託卜魯克非常靠近埃及邊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在二戰時期,託卜魯克曾三度易手。1941年初,英軍從意大利人手中奪取了託卜魯克,1942年6月,德軍佔領託卜魯克,1942年11月,英軍收復託卜魯克。值得注意的是,在1941年4月至11月間,託卜魯克被德意軍隊圍困長達半年之久,最終未能攻克該港,一時間成為英國頑強戰鬥精神的典範。然而,僅僅半年後,當非洲軍第二次兵臨託卜魯克城下,只用了幾天時間就突破了要塞的防禦,俘虜了超過30000名英軍,繳獲了大量物資,成就了隆美爾最耀眼的勝利。兩相對比,為何1941年託卜魯克能夠長期堅守,而1942年卻迅速陷落呢?其實,兩次託卜魯克之戰的情形大不相同,下面具體分析一二。

1941年時託卜魯克要塞的防禦部署,以澳軍第9師為主力,並可獲得海上補給。


第一次託卜魯克之戰始於1941年3月隆美爾抵達非洲後的第一次攻勢。由於他的行動出乎英軍指揮層的判斷,也有悖於德軍統帥部的初衷,所以達成了突然性,加上當時北非英軍主力被調往希臘,實力虛弱,德軍在機動作戰上的優勢以及隆美爾的卓越指揮,使得德意聯軍在半個月內推進1000多公里,於4月8日圍困了託卜魯克,並向東佔據了通往埃及邊界的重要隘口。然而,由於託卜魯克仍在英軍手中,時刻威脅著德意軍的側後安全和補給線,使得隆美爾無法放手進攻埃及。英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下令死守託卜魯克。隆美爾分別在4月14日和4月30日兩次進攻託卜魯克,均告失利,只能轉入長期圍困,並兩度挫敗了英軍的解圍行動,直到1941年11月英軍發動“十字軍”行動後,隆美爾才力不能支,撤圍而去,第一次託卜魯克之戰是“沙漠之狐”的首嘗敗績。

在託卜魯克之戰中,英軍炮兵抵禦德軍坦克的進攻。


英軍能夠成功守住託卜魯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德意聯軍兵力不足。實際上,隆美爾在1941年3月發起進攻時,抵達非洲的德軍部隊僅有第5輕裝師一部,以第5裝甲團為主,而後續的第15裝甲師主力直到4月間才抵達,而且非洲軍在作戰初期十分缺乏步兵和炮兵單位,而對於進攻託卜魯克這樣的堅固要塞,沒有充足的步兵和強大的炮火支援是辦不到的,至於意大利人的戰鬥力更加無法期待。資料顯示,託卜魯克守軍大約在27000人至35000人之間,而圍城的的德意聯軍也不過32000人而已,並無兵力優勢,加上英軍在該城以東發起的連續反擊,進一步牽制了隆美爾的機動兵力,自然無力攻城;

守衛在託卜魯克防線上的澳軍步兵。


其次,守衛託卜魯克的英軍戰鬥意志堅決,且可以得到海上補給支援。託卜魯克守軍是以澳大利亞第9師為主力,澳軍向來以悍勇敢戰、堅韌頑強而著稱,又充分利用了先前意大利人修建的防禦體系,從而屢屢擊退德意軍的進攻。同時,雖然德意軍封閉了託卜魯克的陸上通道,但難以切斷其海上補給線,守軍依然可以通過海運獲得增援和補給,因此託卜魯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圍困,而利用海運英軍甚至完成了澳軍第9師與英軍第70師的換防;最後,隆美爾在北非的作戰沒有得到德軍統帥部的支持。1941年夏季,德軍的戰略重心是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因此拒絕向非洲派出更多的部隊和物資支援。

駛向託卜魯克的英軍護航船隊,持續不斷的海上補給是英軍能夠堅守的關鍵因素。


有了1941年成功堅守託卜魯克的先例,所以1942年6月這座港口的閃電失守就讓外界大感意外了,這一結果其實並不值得驚訝。第二次託卜魯克之戰其實是1942年5-6月間加扎拉戰役的一部分。隆美爾在獲得增援後,於1942年1月發起了第二次攻勢,幾乎複製了1941年的勝利,短時間內就重佔了包括重鎮班加西在內的昔蘭尼加大部分地區,與英軍對峙於託卜魯克以西60公里的加扎拉防線。需要注意的是,此戰英軍防守的重點在加扎拉,而非託卜魯克。經過數月準備,隆美爾於5月底搶先進攻,從南面迂迴英軍防線,在加扎拉東南方的荒漠、丘陵地帶與英軍展開激烈的攻防戰,逐步瓦解了英軍防線南翼,並在持續的防禦戰中大量消耗了英軍的機動力量,尤其是坦克。6月下旬,非洲軍發起全面進攻,迫使英軍轉入戰役總退卻,其中位於防線北翼以南非師為主的英軍沿海岸退入托卜魯克,而追蹤而至的德意聯軍迅速包圍了該港,並在數天後將其攻克,大批英軍舉手投降。

在加扎拉戰役中被擊毀的英軍坦克,由於加扎拉戰役的落敗,英軍已經無力堅守託卜魯克。


託卜魯克在1942年的陷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英軍在加扎拉戰役中損失很大,失去了大部分機動兵力,轉入退卻,難以對德軍的進攻做出牽制,為守軍鞏固防禦爭取時間;其次,託卜魯克守軍多是從加扎拉防線上撤退而至,可謂驚弓之鳥,士氣低落,加上倉促應戰,難以完成長期固守的準備;最後,德意聯軍乘勝追擊,動作迅猛,通過前一年圍困託卜魯克的經驗,德國人對於英軍防線的弱點已經洞若觀火,加上空軍強有力的支援,德意聯軍直擊要害,一舉摧毀了英軍的防禦,從而為隆美爾贏得了陸軍元帥的權杖。

攻克託卜魯克是隆美爾軍旅生涯的頂點。不過,如果能用元帥權杖換取兩個裝甲師,他也會毫不猶豫,反正攻克開羅後這根權杖也同樣會落在他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