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麗”向“幸福”邁進,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

永州水利網(通訊員:陳小平)“河湖不僅要美麗,更要體現幸福。”2019年9月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首次提出“幸福河”的治水目標,也為我區吹響了“幸福河湖”的衝鋒號,這是情繫民心的莊嚴承諾,也是維護河流健康的再一次號令動員。

從“美麗”向“幸福”邁進,零陵步履鏗鏘,擔當作為,在踐行綠色發展的道路上,印刻下一串閃光的足跡:河長制工作全面落實,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9年監測結果顯示,全區河庫水質穩定向好,6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在100%,12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區地表水水質均為優良。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些年,零陵堅守“千年古郡、詩畫零陵”的城市定位,實現河流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和諧統一,讓群眾越來越感受到幸福感和獲得感。

打出“組合拳”,讓河湖本色更亮

生態治理,道路且長,行則將至。

“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如何“治”水?零陵結合實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全面落實河長制責任制,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劃定最嚴格的水資源管控紅線、開展水汙染治理、推進水生態修復……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組合拳”,全面打響碧水保衛戰,讓“幸福河湖”本色更亮。

——紮紮實實開展水汙染治理。治工業汙水,建設工業汙水處理設施(含規劃建設)7座,工業園區實現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排查“散亂汙”企業23家,開展湘江、瀟水入河排汙口衛星遙感排查航測圖修改工作;治生活汙水,對向家亭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中心城區汙水處理率達97.5%;治農業面源汙染,關停退養環保不達標的生豬養殖場117家,動工建設16個生豬生態循環養殖區。

——認認真真推進水生態修復。2019年,全區整改侵佔河湖岸線問題2個,河湖“清四亂”問題41個。專項行動共出動工程機械470餘臺次,拆除違章建築物12個,取締網箱養魚13處,平整尾堆40餘萬立米方,清理亂佔問題9個,亂堆問題32個。同時,積極化解河流治理工作中的矛盾糾紛,防止水治理環境問題與其他社會問題疊加發酵。全年開展聯合執法行動5次,查處非法採砂案件17起,打擊非法採砂點28處,取締非法採砂船12艘、非法上砂碼頭8處、非法機械制砂場9處、非法堆砂場39處,治水合力全面增強。

——清清楚楚劃定水資源紅線。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清清楚楚劃定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合理規劃每一滴水。

按下“加速鍵”,讓生態底色更濃

水活起來、清起來、淨起來、美起來,這是所有人對水生態環境的共同心願。

群眾的美好願望,就是黨委政府的努力方向。零陵不斷健全河湖長制,按下水生態保護的“加速鍵”,讓河流有“河長”,水庫有“庫長”,齊心守護零陵的綠水青山。

讓每一片水域擁有保護。目前零陵已形成了區、鄉、村三級“流域+區域”河長制組織體系,明確區級河長14人、鄉級河長85人、村級河長214人;全區113條河流、143座水庫全部掛長,實現了河(庫)長全覆蓋。

讓每一位河長履職盡責。在全面建立區、鄉、村三級河長體系的基礎上,創建“河長+河長助手+民間河長+河道警長”的3+X管理體系。除各級黨政領導擔任河長外,職能部門負責人擔任河長助手,熱心群眾擔任民間河長,屬地民警擔任河道警長,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明確、官民共治的治水網絡。2019年,零陵深入研究河長制的目標任務、定位內涵、推進措施,出臺了巡河督導方案,明確督導範圍、時間、次數等,讓問題在一線發現,一線解決;細化考核方案和責任追究制度,讓考核的“指揮棒”成為幹事創業的“風向標”。

讓每一個公民發揮作用。機關、社區、學校、企業、景區、市場等隨處都可以看到水生態保護的宣傳語,全區各級媒體播發宣傳報道130多條,發放宣傳資料3萬餘份,開展9000人次“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青’”宣傳實踐活動,形成了人人爭當“河小青”的濃厚氛圍。目前,全區已組建‘河小青’志願服務隊21支,志願服務總人數達800餘人。同時,聘請民間河長實行官治民輔,2019年開展“雙河長制”進校進村宣傳113餘場次、淨灘活動4次。聘請21名“河庫治理義務監督員”,通過“隨河走、隨時看、隨手拍”的形式對河道保潔、河庫治理和河長履職情況進行監督,進一步凝聚公眾治水合力,逐步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生態目標。

激活“新動能”,讓發展成色更足

沿著湘江涉水而上,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產業興旺,一幅湘江“最美岸線”正在繪就。

蛻變,來自理念的更新。秉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共識,零陵把修復湘江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岸線環境整治,做好水生態修復,做活水上經濟,激活水生態這一“新動能”,讓鄉村振興發展成色更足。

執行,來自務實的智慧。夯實基層河長制“六化”(河長履職常態化,能力建設標準化,工作制度規範化,宣傳培訓實效化,樣板河建設特色化,臺帳資料科學化)建設,著力提升基層管河護河能力。通過加強督促檢查力度,及時通報工作進度,全方位跟蹤問責等措施,所轄16個鄉鎮街道均設置了河長辦辦公室、配齊專門幹49人,全力打造鄉級樣板河流18條。形成了區、鄉河長辦規範化、高效化的“樹狀”指揮體系,促進上下聯動成色更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