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第一景:《五渡同流》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五渡即五個渡口,位於今臨晉鎮西三十里的黃河岸邊,南北長約百十餘里,分別是夾馬口、吳王、潘西、浪店、楊範,描寫了古時客商靠擺渡乘船往來於秦晉兩地景色。

禹門東下水奔流,行過潘西五渡流;

雲樹兩崖嘶繫馬,煙波千里送歸舟;

乘槎客有探源志,擊楫人無駭浪愁;

蒲坂鐵牛今在否,還當乘興一登樓。

第二景:《雙嶷對峙》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今臨晉鎮東北三十五里高崗之上,大小嶷山南北對峙,北為大嶷山,在北辛鄉與閆家莊鄉交界之處,南為小嶷山,在卓裡鄉傳說是二郎擔山趕太陽在此休息所留之丘。

重重疊疊起岡巒,大小嶷山入畫看;

左右橫陳似華表,東西互峙恍仙壇;

峰頭祠宇千雲矗,坂底桑麻布野寬;

最是春來初睡起,雙環對影態多般。

第三景:《涑水橫橋》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今臨晉鎮東南四十里七級鎮胥村和貫底村,胥村為三眼石橋,貫底村為一眼石橋,均為清代所造。古時三月桃花盛開,楊柳發芽,行人來往於石橋,上下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三月桃花涑水平,綠楊橋外一橋橫;

王欄晝鎖黿鼉睡,金鏡夜開蟾兔明;

不見車書通萬里,也看來往老浮生;

如今莫問題詩手,石柱來年半已傾。

第四景:《雲樓曉鍾》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臨晉鎮南北大街北段,宋政和年間鑄得一鍾,又在藥師廟始建鐘樓,後藥師廟被毀,清代又建鐘樓,現存鐘樓為一九九六年重建。古時每當佛曉,鐘聲響達數十餘里,人們聞雞起舞各行其是,起宿有序。

何處鐘鳴欲曙天,文昌閣上有宮懸;

一聲響徹雲霄裡,午夜魂驚枕蓆邊;

鉅製工傳鳧氏手,元音鑄自政和年;

聞雞起舞芳蹤在,休讓祖生先著鞭。

第五景:《星臺朗月》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今臨晉鎮北五里峨嵋嶺頂,古時築有高臺,每當明月當頭,登臺瞻望,無邊的原野好似萬頃玻璃,夜景深遠,好像來到了蓬萊之聖境令人振奮。

峨嵋頂上豎高臺,皓月當頭勝景開;

晚清玻璃鋪下界,一天星斗絕纖埃;

白月有影隨風盡,烏鵲無聲繞樹來;

十二瓊樓是否在,振衣還擬到蓬萊。

第六景:《五姓漁舟》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五姓即五姓湖,位於今臨晉鎮西南四十餘里處,東西長十里,與永濟接壤,描述了古時漁夫勞作致興的景象。

湖光瀲灩古城西,名號張揚舊有題;

滄海桑田幾清淺,綠蒲紅蓼自高低;

急橈舴艋常飛雨,帶藻笭箵不著泥;

欸乃一聲人不見,夕陽澤畔草萋萋。

第七景:《古城落雁》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今臨晉鎮西南三十里東張鎮一帶,方圓百餘里,古時與湖水相映,水草交匯,飛雁成行,群鷗聚集,別有一番景緻。

自是蒼茫雲水鄉,呼群引侶且相羊;

不因愛力輸蘆葦,只為謀生惜稲糧;

沙岸數行雜鴎鷺,煙波十里即瀟湘;

年來自笑摧頹甚,南北追隨有底忙。

第八景 :《峨嵋春雨》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今臨晉鎮北三里的峨嵋嶺前沿,東起運城弘芝驛,西至黃河,舊時每當春雨降臨,初潤青苗,遙望峨嵋梯田披綠,綠色成環層 級入畫。

坡陀長坂帶橫阡, 雨氣春來破曉煙;

幻出雙娥遠山影, 真成百傾滿篝田;

露深桑拓千村暗, 風過牛羊一笛偏;

用意天公誰領會, 杏花榆莢又當年。

第九景: 《 涑水春漲》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峨嵋城南八里的涑水古河道,涑水發源於絳縣的橫嶺關和陳村峪,流經聞喜縣、夏縣、鹽湖區、臨猗縣至永濟市伍姓湖,在弘道園村附近匯入黃河。 描述了沿河一帶阡陌多姿的農田灌溉風貌。

碧澗溪流衣帶通,春來積雨趁東風,

孤村渡口臨天下,遠浦山眉入境中;

蘭葉漂時漁棹出,桃花浮去板橋空;

町原麥浪翻秋早,㨧鍤休坎瓠子宮。

第十景: 《龍 巖夜月 》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龍巖即龍巖寺,位於今臨猗城東約十餘里的上裡村北,描述龍巖寺月夜似錦,寶氣十足猶如仙境,號稱峨嵋第一勝景。

龍巖寺裡鎖樓臺, 寺外懸崖草閣開;

正對東南山一豁, 才臨薄暮月先來;

琉璃寶色搖金界, 簷匐香華印玉莓;

莫借支公床子臥, 松林露溢夜光杯。

第十一景:《長堤柳浪》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今臨猗城西南二十餘里王遼村一帶,堤長十餘里,該堤為古時巴侯高公所築,以防涑水氾濫,長堤之上綠柳掩映涑水中,波光粼粼,景色宜人,美不勝收。

東風搖曳上沙堤,柳色河瀾盡向西;

倒影毿毿垂野渡,連陰漠漠暗雨溪;

即看輕燕差池舞,旋聽柳鶯睍睕啼;

倒影毿毿垂野渡,連陰漠漠暗雨溪;

即看輕燕差池舞,旋聽柳鶯睍睕啼;

好去找尋彭澤宰,幽琴清湑正堪攜。

第十二景:《古罍秋風》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臨猗城北端原馬燧廟遺蹟以東,僅為臨猗縣糧站所在地,唐時太原太守馬燧到此平息李懷光叛亂,建造點將臺並築城牆,為慶祝平叛勝利,馬燧又創辦鑼鼓雜戲沿襲至今,現被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城下荒臺飛葉紅, 昔時牙纛擁元戎;

畫車鐵戟藏盟府, 王鐸風琴繞故宮;

壇玷無人風颯沓, 松杉不雨氣空濛;

河山帶礪憑誰問, 贏得孤邱紀戰功。

第十三景: 《對澤晚牧》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現臨猗城南門外,今為溼地,東西長約十餘里,古時該地水澤豐盈,綠草叢生,呈現出牧歌悠揚,禽鳥爭舞的美麗場景。

南郭平疇禾黍肥, 傍壕瀦水対城屝;

儒歌多是滄浪曲, 笛響偏驚雌雉飛;

鳳揭柳陰翻席帽, 煙攜苔色上蓑衣;

牛羊自識村園路, 月照蘆花臥不歸。

第十四景: 《南坨荷香》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今臨猗城南五里涑水河道處關原頭村一帶,河道北有黑龍潭,潭左有泉水涓涓南流,荷花稻穀發出陣陣香氣,飄香四溢十餘里。

古澗新泉進石磯, 芙蓉綽約稻秧肥;

一泓聚藻函青鏡, 十里垂楊護紫衣;

梁賦自憐回渡採, 虞弦應對晚涼揮;

龍陂苔厚遊人倦, 臥看沾沾蛺蝶飛。

第十五景:《雙塔斜影》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今臨猗城中雙塔街北段,塔高四十餘米,兩塔相距八十餘米,每年有四次塔影相交,均在日出月落或月出日落之時顯現,是建築學上的一大奇蹟。

何年瘻雁結僧寮, 湧出金輪向外驕;

疑是生成雙石筍 , 飛來化作兩龍標;

天回藻景同傾瀉, 劍合峰陰欲動搖;

安得捫蘿憑絕頂, 手揮花雨下煙宵。

第十六景:《孤山晴雪》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孤峰既孤峰山,位於萬榮縣南麓,與臨猗接壤之地。每當冬雪積峰,萬里晴空,旭光照耀,好似白玉橫空十分壯觀。

山氣宵澄旭影舒,倚天寒翠削芙渠;

那知積素催朝曙,只覺浮霙晃太虛;

海畔瑤臺潮落後,仙人玉掌霧消初;

不須姑射峰頭住,別是曾城冰雪居。

第十七景: 《東原早行》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位於古猗氏城外東郊,今臨猗城府東街東段,反映了古時商客路人在此聚散夜宿,清早時分各行其道的行人活動景象。

繚繞川原接上京, 旗亭月落雁歸聲;

天涯不斷王孫草, 曙色先開帝子城;

柳暗關門金鎖重, 馬知驛路玉蹄輕;

遊人莫作臨岐嘆, 南北春山導客行。

第十八景:《峨嵋暁耕》

臨猗竟然還有十八景!十八景看盡臨猗古今奇觀!你都知道嗎

泛指今臨猗城北三里的百里峨嵋嶺前沿,東起運城泓芝驛,西至黃河坡深五里,梯田層疊,同時反映了唐時農夫黎明即起的農耕景象。

漫嶺迂迴月抱城, 田家生事逼新晴;

鳥催播谷參床掛, 草落連錢犁鏡明;

十畝吹豳應載酒, 百年賣劍不談兵;

春來只說山妝好, 饁婦雙娥畫未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