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恢復堂食一週:客流恢復四成,未見報復性消費

3月25日,距離貴陽恢復堂食已過去一週,隨著天氣晴好,貴陽市民紛紛走出家門,擁抱美景、美食。在剛過去的這個週末,餐飲業恢復情況如何?選擇堂食的市民多嗎?記者前往亨特商場、鴻通城、全林步行街等商圈進行走訪。 “重口味”堂食人氣旺,少數商家需等位 當天中午,記者在亨特購物商場內看到,所有餐飲店都已恢復營業,但在店內堂食的顧客並不多。每家餐飲店門口都有工作人員值守,市民需要掃描健康碼、測量體溫、洗手消毒後才能進店就餐。


貴陽恢復堂食一週:客流恢復四成,未見報復性消費


“上週末客流量較大,中午就要開始等位。”商場內一家火鍋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上週六,該店接待了92桌客人,營業額和恢復堂食相比增長了不少,但週末過後又出現回落,目前每天的接待量在50桌左右。 記者走訪後瞭解到,在眾多餐飲店中,“重口味”堂食最受貴陽人青睞,鴻通城一家烤魚店的店員說,恢復堂食後的第一天,市民的消費熱情很高,有4名男顧客點了3條魚,還加了大量配菜,一共消費了600多元。 相較於備受偏愛的火鍋、烤魚,中式餐館的恢復情況並不理想,全林步行街一家炒菜館的老闆楊女士說,恢復堂食以來,店裡每天的接待量不到20桌,客流量只恢復了三成,儘管店裡推出了優惠活動,效果還是不盡人意。 “總體情況還是在慢慢變好,最近疫情控制得越來越好,就餐的人數肯定也會越來越多。”

採訪中,不少餐飲店的負責人這樣表示。 據初步統計,在記者走訪的20多家傳統餐飲店中,堂食的客流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四成,部分小吃、奶茶等快餐式餐飲店,客流量甚至恢復到五成以上。 市民消費觀念有轉變,拒絕“扎翁堆” 當天的走訪中,記者發現在購物商場和街頭的餐飲店內,前來堂食的市民大多兩人結伴,且以年輕人居多,人數最多的沒有超過5人。 據亨特商場一家乾鍋店的負責人介紹,該店接納顧客堂食時,不能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接待量,且必須隔桌接單,人與人之間的就餐距離不能低於一米。 “我覺得外面的東西都好吃,吃了一個多月的家常菜,早就膩了。”市民洪文靜說,她在外出堂食前,最關心餐館的防疫措施,會特地詢問商家是否隔桌接待,儘量選擇人少的餐館吃。


貴陽恢復堂食一週:客流恢復四成,未見報復性消費


在全林步行街採訪時,記者遇到了一位前來打包豆米火鍋的女士,雖然當時店內只有2桌客人,但她依然堅持要打包帶走。“我覺得在外面堂食和在家吃也差不多,雖然少了那份‘儀式感’,但終究要安全一些。”這位女士說。 “以前外面才能買到的蛋糕、麻辣燙、奶茶,我都學會了自己做,算下來省了不少錢。”家住民生路的雷女士說,開放堂食後,自己和朋友沒有去“報復性消費”,反而覺得家裡做的食物更乾淨,也能節省生活費。 幹部帶頭刺激消費,給民眾吃“定心丸” 目前,疫情形勢逐漸轉好,在老百姓仍有所顧慮的情況下,貴州的領導幹部帶頭“下館子”,帶頭消費,給民眾吃下一顆“定心丸”。


貴陽恢復堂食一週:客流恢復四成,未見報復性消費


3月23日下午,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李漢宇一行人來到貴陽市觀山湖區會展城的老凱俚酸湯魚店,他們經過掃碼、測量體溫、雙手消毒等程序後,進入店內點餐消費。在隔著一米左右的距離“遙相”品著貴州特色美食的同時,亦給相對冷清的餐館帶來了人氣和暖意。 “今天來有兩個目的,一是堂食消費,二是瞭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如何了。”親自帶隊前來體驗式消費的李漢宇,一直心憂餐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作為農產品的消費終端,他們發展的好與壞,將直接或間接地傳遞到田間地頭,左右著農戶的增收,影響到勞動力就業問題。 李漢宇一行人紛紛掏出手機以“掃碼支付”的實際消費行動給予支持,大家同時表示,將以多渠道、多形式,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科學健康地參與到消費當中來。 同樣地,3月19日中午,貴陽市雲巖區區委書記林剛來到位於新印廠路的牛煌尚牛肉粉館就餐消費,以實際行動為餐飲企業鼓勁打氣,提振市民消費信心,為雲巖餐飲企業暖心“站臺”。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羅林 編輯 瞐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