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九零後都是負債過日子?

情俠一休32


準確的來說是大部分95以前的90後,其中房車貸應該佔80%,15%應該是創業的,5%是生活瑣事。


現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結婚大部分都需要買車買房,老一輩人留下的財產相對現在的房價物價生活開銷根本應付不過來,錢不夠就需要貸款,沒有穩定的工作貸款壓力會越來越大,壓的你喘不過來氣。


led墨魚


本人90後,房貸28萬,車貸5700塊(2月份就還完了),有妻有子,穩定工作工資3500加班的話4000左右,孩子上幼兒園,老婆也上班每月3000,我們兩口的工資基本夠花,根本沒有什麼餘錢,全靠副業賺錢,存款有十多萬,感覺自己活的比較順心,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平安安。


阿飛說說


我九三的,欠五萬,沒結婚之前我有一個花一個,沒有就不花,結婚的時候父母的錢給我付了房子首付,我一個月掙個三四千塊錢,一輛老破車,車還要燒油,修車,網貸給媳婦買了三金,買了亂七八糟的結婚用的東西,沒錢給彩禮,貸款給了彩禮,收的禮錢剛好夠還貸款,結過婚貸款也還差不多了,但是要過日子啊,買各種日用品,廚房的小東西,亂七八糟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沒錢還得借網貸,花唄借唄三萬用的光光的,媳婦生孩子沒上班,我一個月掙個三四千,還完網貸一毛沒有還不夠,還要還房貸,房貸不夠又不好意思給父母說,還是借網貸,就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秋桐


中國目前的年輕一代,已經開始步入了一個提前消費的時代,並且大部分的80後、90後、甚至00後都開始或多或少的存在負債。

根據2019年最新的90後負債統計,我們可以看到下面的圖片顯示:

目前89年出生已經30歲了,負債情況達到了100萬+;

90年出生的90後已經29歲了,負債情況達到了50萬+;

91年出生的90後已經28歲了,負債情況達到了35萬+;

92年出生的90後已經27歲了,負債情況達到了25萬+;

93年出生的90後已經26歲了,負債情況達到了10萬+;

94年出生的90後已經25歲了,負債情況達到了8萬+;

95年出生的90後已經24歲了,負債情況達到了3萬+;

96年出生的90後已經23歲了,負債情況達到了7000+;

97年出生的90後已經22歲了,存款情況達到了1萬+;

98年出生的90後已經21歲了,存款情況達到了1.5萬+;

99年出生的90後已經20歲了,存款情況達到了2萬+;

可見,現在的90後負債已經成為了常態!!不負債,才是奇葩!

而對於大部分的80後來說,他們的負債主要還是集中於房產和車貸。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平安所統計的個人負債表之中,住房的貸款和汽車的消費貸款是負債比例最高的,也是增速最大的。

可以說大部分的80後、90後的負債基本都離不開這兩樣,而其餘的則是在一些奢侈品、旅遊、信用卡等消費類的負債上。

另一方面,經過過去十幾年中國房價的飆漲,中國消費者口袋裡的錢大多被塞進了房產裡。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居民在1998年收支結餘的18.9%用於買房,到2008年,這一數據變成了56.7%,而在2018年,這一數據是93.9%,到了2019年6月,這一數據是110.8%,這意味著維持生存的基本開支都難了,中國消費者幾乎全部的資金都用於買房了。

因此,大量的房貸,車貸,消費貸其實透支了許多80後、90後的未來價值,使得他們活在了還貸的壓力之下,沒有創造力,沒有想法,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的消費和刺激實體經濟的行為。

可以說,當下高負債,不良負債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並且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視。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我的【專欄】裡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本人94年,兩個兒子,今年首付38萬買了套房,貸款50萬。有輛十萬的車,存款不到二十萬,全部靠我們兩夫妻,不知道有沒有給90後託後退



成長一家人


過去很多人都認為,80後應該是國內負債率最高的群體,因為80後背負著房貸、車貸。但實際上大多數90後才是肩負著高負債度日呢!據權威機構數據,90後人數大約在1.7億,有93.7%的人負債。平均負債高達12.7萬元,需用18個月還清。90後男性的債務要比女性多,通常90後男性主要是房貸、車貸、透支信用卡,而女性則是支付寶、淘寶花唄。

可能有人會問,年輕的90後群體,怎麼都在靠負債過日子呢?其中主要有哪些原因呢?首先,90後出生的環境要遠比70後、80後要優越得多。所以,90後的消費觀念也與上一代人不同,上一代人喜歡勤儉持家,量入為出,要有結餘。而90後們則更接近於歐美國家民眾的生活習慣(歐美國家居民多數是負債度日),總體上喜歡透支消費,及時享受人生。而且多數人90後認為自己還年輕,欠下點債務以後也能還得出。

尤其是部分90後現在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雖然90後的住房問題遠比80後要好得多。通常房子有上一代人傳下來,無需買房。但還是有部分90後為買新房、買車所拖累。現在年輕男性要沒房、沒車,也難以結婚。而房貸、車貸,卻是佔據了90後負債的較大比重。

再者,90後收入與支出不匹配,就是收入遠不及支出多,只能過上寅吃卯糧的生活。因為,對於多數90後來説,剛剛踏上社會沒多久,辛苦的工作又不願意去做,喜歡找一份較為舒適的工作,但這樣的工作收入又不會很高,難以滿足90後的支出需求。同時,90後參加工作沒幾年,正處於在單位裡學習各方面技能的時候,企業培養你本身就不容易,也不可能給你過高的收入待遇。所以,90後收入不高,也是導致他們負債過日子的重要因素。

再次,通脹在持續上升,在收入沒有明顯提高的情況下,90後不負債度日都很難。舉個簡單例子,5年前我在外面叫一份工作餐,也只有12-13元左右,而現在吃一頓工作餐至少要18元。5年前普通白領買個早餐只要5元錢就夠了,現在至少10元錢吃早餐。而90後的收入漲幅不可能年年漲得如此之快。時間一長,每月的錢就不夠花了,只用過上寅吃卯糧的生活了。

最後,隨著國家鼓勵民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像馬雲、馬化騰這樣的創業前輩創造的商業奇蹟,很多90後都辭職創業。現在90後下海創業的人越來越多,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當然創業也需要通過民間金融借貸或天使輪投資來解決企業初創的融資問題。所以,現在90後相比於70、80後來説,負債率就高出不少。

多數90後靠負債度日子,這並不奇怪,歐美國家的年輕人也是如此。其實,現在也不光是90後群體,70、80後們也有較高的債務率。在全民加槓桿的背景下,你不加槓桿就落伍了,更何況90後還是富有朝氣的群體呢。不過,加槓桿或負債要有度,過度的透支消費無論是對個人家庭,還是對金融體系都是有無窮的危害。


不執著財經


現在是00後的時代,90後可以說是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不上不下,本人92年,浙江,沒房沒車,負債87萬。感覺壓力很大。



七分酷氣


負債是一種潮流,負債是一種態度,如果有匹配的收入水平,負債也行。

01“房貸”負擔

其實現在的90後也被分成了兩個群體,一個是真正的“90後”,另一個就是“95後”。

“90後”現在的年齡就是25到30歲之間。

這部分人大多都是剛剛成家,立業與否尚不好說。而現在成家很現實的一點,就是車房。不說丈母孃要,其實就自己而言,車不是必需品,但是房作為剛需還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我相信這個年齡段的人肯定是有能夠全款買房的(包括父母支持的也包括自己就有這個能力的),但是這部分人肯定是少數,更大一部分人是自己無法買房,甚至首付都需要父母支援的。

而“95後”的98年之前的剛剛步入社會,大多數也就是拿個生活費,自己不被餓死就好,之後的更是還在學校。

02收入水平

還是剛剛的那個,收入水平也有很大的問題。

舉個例子吧!在武漢一個月4000-6000的90後還是佔大多數,而實際上在武漢一個月消費起碼是2500元,這還是比較節約的人了。

看上去好像還有一些錢可以餘下來是吧!但是實際上可能這裡一個聚餐那裡一個約會的,錢就沒了。這就涉及到下面一個想要提到的消費觀了。

03消費觀

其實說來也挺悲哀的,錢沒掙到多少,但是消費起來卻是沒有止境的。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校園貸”,“裸貸”這些都是90後群體中發生的,雖然這也只是90後群體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按照四捨五入都可以忽略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來,90後的消費還是比較高的,完全和收入不匹配。

消費水平是真的高,明明月薪才不到3000元,非要買個新款的蘋果,衣服要穿大牌的,鞋要穿AJ的等等,這些消費明明都是現在的收入負擔不起的。

還有就是“雙十一”這些購物節,金額上90後可能無法和其他有錢人做對比,但是在數量上肯定是佔據絕對的優勢的。

綜上:其實負債過日子也不算是絕對的不好,但是我們在負債的同時還是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收入水平,在還債時候的負擔。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歡迎關注,一起解鎖更多財經掙錢知識吧!

易將學財


作為90後,我任務我最有發言權了, 90後其實才是最苦的一代,上小學時大學免費,好不容易上大學了,小學免費,大學不免費了。我估計有80%以上的90後是有負債的,這個是什麼原因呢

1、房價

現在的房價這麼高,90後如果想結婚,丈母孃的第一句話就是有房嗎,你讓90後怎麼辦,難道一輩子打光棍?這時我們只能掏空6個錢包支付首付,後面的貸款慢慢換。所以說房貸是90後最大的負債。

2、收入

這麼高的房價與現在收入的對比就是一個笑話,有些人生活的城市可能工作1年才能買1平方,這樣的日子對大部分人來說真的沒什麼意思,反正買不起房,為什麼不享受了呢,花唄、借唄信用卡辦起來~現在90後超前消費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於高昂的房價與收入之間的不平衡。現在在微博、微信、頭條上都是人均卡宴,年入50w以下是渣渣,這都是亂說,現實情況是年收入超過20W估計就要超過全國90%的人了。

3、消費

現在的年輕人的收入都用來幹什麼了呢,房租、飯費、交通費、衣服、包包、手機,這些都是大頭。如果還要定期給父母一部分錢,那麼還剩多少呢,至少是個月光吧。最怕的就是朋友扎堆結婚,份子錢不能少吧,現在的份子錢不可能給100吧,至少200打底,一個月遇上5個這個月就要啃饅頭了。

4、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是一個怎樣的90後呢,我每個月強制儲蓄,每個月至少拿出2000元存入固定理財賬戶,不管是炒股還是基金,都是通過這裡拿錢。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儘量不去購買用不到的東西,強制自己不月光。我有負債嗎,有,我有房貸,但是我認為這是對房地產的一種投資,之前看過一篇新聞1998年有個人貸款幾十萬買了上海的一棟房子,現在還要每個月還60元的“鉅款”,而那棟房子的價格早已超過了千萬。




以上就是我對此問題的分析,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小李同學嘚吧嘚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姐姐”!

一個高攀不起的小姐姐!

這已近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了,現在社會的超前消費已經接近瘋狂,尤其是信用貸出來的那段時間,我身邊的很多人都是開始花錢大手大腳,沒有任何的消費概念,只要自己喜歡就買,根本就不考慮自己的經濟水平是否可以承擔這樣的高消費。

現在大街上的90後,人人手上都是最新的蘋果11,別管銀行卡里面有幾個錢在面上必須要裝起來,一身名牌的衣服,動輒上千更有著上萬的都有,你說一個普通的工薪族哪來的那麼多錢消費,當然是提前消費了,根據自己的信用在一些借錢平臺上提前獲取自己消費金額,然後再慢慢去還錢,這已然成為新社會青年的花錢之路。

我看到很多的00後的小朋友已經開始在借款平臺提前消費了,你說一個學生又沒有經濟來源,週而復始這個樣子的話,後果可想而知,到最後都是害了自己。提前消費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的追求快感和別人的吹捧,這樣自己的位子會擺的不正,慢慢的把自己的一生搭進去;這樣的事件也不是一兩件了,很多人負擔不起高額的還款壓力而做出不當行為的人不在少數,歸根結底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人們提前消費的快感支撐大家去不斷的去維持現在的生活,因為他享受現在的樣子,大家都在誇讚你有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或者表面用金錢堆砌起來的生活,很多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才讓自己過上了負債的日子。

其實負債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截止,無休止的去獲取,那麼無論怎樣的生活都會陷入泥潭,奉勸90後的朋友們適可而止……………………….

歡迎大家評論留言一起交流經驗,我是你們的“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