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打日本,為何蘇聯很輕鬆而美國很吃力?

yunyaling1987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現在很多人拿二戰時期蘇聯和日本作戰成果與美國和日本作戰成果相比較。結果得出的結論就是蘇聯戰鬥力比美國強?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雖然二戰時期美蘇之間屬於盟友關係,他們之間的軍隊戰鬥力並沒有直觀的體現出來。但從二戰時期的多次戰爭也可以看出,蘇聯軍隊的戰鬥力簡直渣到你難以想象。美國的戰鬥力雖然在二戰時期稱不上第一。但也絕對是比蘇聯要強的。


事實上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和日本就沒有進行過什麼大規模的戰役。只有在1939年蘇聯和日本爆發了一場局部衝突。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諾門罕戰役。在諾門罕戰役中蘇聯方面坦克裝甲戰車數量是日本的七倍!火炮數量是日本的六倍!兵力是日本的三倍!而且蘇聯方面為了諾門罕戰役調動了作戰物資高達80000噸。而日本方面僅有不到2000噸。就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方面在諾門罕戰役中損失了近30000人。而日本方面損失不到20000。要知道這還是在蘇聯向日本軍隊發射了31000噸炮彈打出來的成果。可見蘇聯軍隊渣到什麼地步。


戰後有軍事方面專家評論諾門罕戰役。“一個擁有近千輛坦克裝甲車的蘇軍1個裝甲集團軍在戰神朱可夫的親自指揮下,消耗掉幾乎半個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彈藥量,才勉強擊敗日軍一支只有5個基數彈藥的三流邊境守備師團,最後人員損失還比日軍大,蘇軍還損失坦克裝甲車近400輛,蘇軍一個諾門坎戰役的彈藥消耗幾乎相當於中國八年抗戰的總消耗量。”從蘇聯和日本這二戰期間唯一的一場大戰能看出蘇聯打日本很容易?我們感覺蘇聯的戰鬥給日本提鞋都不配呢?要注意一點,蘇聯和日本諾門罕戰役中,他們面對的還不是精銳日軍。

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和日本死磕。日本幾乎把整個精銳關東軍全部調到了太平洋戰場上。而且美國面對的還是海軍實力同樣不俗的日本。二戰期間除了歐洲戰場,亞洲戰場之外。太平洋戰場同樣打的非常激烈。面對強橫的日本,美國已經其他太平洋國家耗費了巨大的代價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就拿硫磺島戰役來說。23000名日軍固守的的硫磺島在美軍鋪天蓋地的炮火侵襲下竟然堅守了一個多月。硫磺島的山峰都被削平了四分之一。就這樣的情況下日軍還是拒不投降。整個戰役下來日軍傷亡近百分之九十。可見太平洋戰場上都是日軍精銳中的精銳。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以美國為首的太平洋國家還是擊敗了日軍。贏得了勝利。

整個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牽扯到三十七個國家參戰。交戰雙方人數高達六千萬。如此大規模高強度的作戰。二戰時期也就美國,德國能扛的住。如果把太平洋戰場的美蘇兩國調換一下。蘇聯分分鐘會被日本給打趴下。原因很簡單。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太弱了。你可以誇讚二戰時期蘇聯做出的巨大貢獻。做出的巨大犧牲 這些都是事實。但要說蘇聯戰鬥力強悍這就違心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聽聞此問題的蘇軍老兵一耳光打了過來“哪裡容易了?”

諾門罕戰役,蘇軍傷亡遠大於日軍,初期被日本打的挺狼狽,而1945年,巨大優勢的蘇軍,還是被日軍打的傷亡了幾萬人。蘇聯對日作戰,也不容易。

這個問題其實很片面,美軍和日軍的交戰是1941-1945,而蘇軍與日軍的作戰是1938年張鼓峰事件、1939年諾門罕戰役,還有就是1945年8月9日出兵東北,而8月15日日本就宣佈投降了。美軍PK日軍和蘇軍PK日軍的時間長短不同。

再看戰場也不同,蘇聯對日作戰,最大的也就一個東四省,地方並不大。而美軍對日本作戰,橫跨的是整個太平洋,在太平洋上是一個島嶼一個島嶼的爭奪,每個島嶼都是一場血戰。

雙方打的都是一個非對稱戰爭,蘇軍出兵東北時,總共派出150多萬軍隊,5000多輛坦克還有3000多架飛機,還有5000多門火炮,優勢非常巨大。蘇軍的實力,完全碾壓日軍。

而太平洋戰爭中,美軍也是碾壓日軍的存在,美軍的戰艦數量遠多於日本,中途島戰役,美軍殲滅日本海軍主力。接下來蛙跳戰術中,美軍的飛機軍艦同樣打壓了日軍。

而日軍對蘇對美作戰完全不同的,對美國作戰時,日軍的部隊都是精銳,並且有非常強大世界一流的海軍。再加上龐大的戰場,美軍打的吃力很正常。而蘇軍就不一樣了,蘇軍面對的是投降前夕,70多萬已經殘破不堪的關東軍了,很多都是補充進來的新兵,精銳全都沒了。

蘇聯和美國對日作戰,都不是很輕鬆,美國之所以打的久,就是因為戰線長。


軍武文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打的不是同一支日軍。

美國對付的日軍,才是貨真價實的日軍。

日軍海軍的實力是世界前三,僅次於美國、英國。

其實就綜合作戰實力來說,日本海軍雖軍艦數量較少,但因突出航母戰鬥群,實力並不能說弱於英國,應該是和英國並列世界第二。

而蘇聯海軍實力極為薄弱,根本無法和日本海軍抗衡。

而整個日本海軍,都在太平洋和東南亞同美軍血戰。

美軍為了消滅日本海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的代價。

打個比方,美國開戰時有列剋星敦號、薩拉託加號、企業號、黃蜂號、大黃蜂號、約克城號6艘航母(突擊者號 設計失敗,基本沒有用於作戰)。其中除了企業號和薩拉託加號,其餘4艘被先後被日軍擊沉。

由此可見日本海軍的厲害。


然而,在蘇聯對日本宣戰的時候(日本在6日後投降),日本海軍基本被美國消滅。

不然只要日本海軍存在,蘇聯永遠無法進攻日本本土。

另外,就陸軍上,日本僅僅南方軍就有75萬規模。主要作戰於東南亞地區(越南、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英荷遠東殖民地)和太平洋地區(菲律賓、中南太平洋諸島等美國殖民地和澳大利亞控制下的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等南太平洋島嶼)。

而南方軍是日本陸軍對精銳的部隊。

在南方軍組建之前,日本精銳部隊除了近衛師團以外,全部在中國的侵華日軍和關東軍,包括16個最精銳的甲種師團。

然而,隨著要和美國決戰,日軍逐步將主力調動到南方軍,其中甲種師團幾乎全部調走。

其中,關東軍調走的最誇張。

關東軍曾經號稱精銳中的精銳,是日本用於對蘇決戰的部隊。眾所周知,日本陸軍就是為了消滅蘇聯而建立的,所學的一切都是對抗蘇軍。

曾幾何時,關東軍高達16個師團,戰時編制約75萬人(每師團為24000-28000人),軍馬約15萬匹。

當時日軍一共只有4個坦克師團,其中3個都是部署在東北和內蒙古,用來對付蘇軍,只有一個部署在國內作為預備隊。

日軍在東北的部隊都是精銳,在諾門坎戰役同蘇聯作戰的23師團,技術關東軍中最差的部隊。

日軍通過綜合分析,判斷蘇軍在遠東地區之陸軍(不包括邊防軍)人數,約為617000人。所以,關東軍對付蘇軍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但是,自從《日蘇中立條約》簽訂以後,蘇軍忙於打德國,日本則南下打英美,雙方基本不可能發動戰爭。

於是,日本將關東軍主力悉數抽調南下。

到了1945年德國瀕於滅亡,日本在太平洋上節節敗退,預計敗亡也不遠了。

這種情況下,蘇軍是很有可能趁火打劫進攻東北的,日本才開始擴充關東軍。

然而到了蘇軍進攻的時候,日本關東軍其實就是一支烏合之眾,同以往關東軍壓根不是一回事。

德國投降的1945年四五月,關東軍只剩下12個師團。其中2個師團,是1944年剛剛組建的,成立不到1年。另外還有8個師團,竟然是1945年2月剛剛組建的,時間還不到2個月。

不用說,這10個師團並沒有戰鬥力,只剩下2個師團還算是傳統日軍部隊,有一些戰鬥力。

到了7月,蘇軍開始在將170萬主力,東調到偽滿洲國邊界。

日本感到巨大威脅,臨時徵召了大約25萬男性僑民擴充關東軍。他們新編組了9個師團和10個旅團,另外還從中國關內抽掉了3個師團。

然而,這9個師團和10個旅團形同民兵,一些士兵的年齡不滿十八歲,另一些已超過四十。武器彈藥匱乏,一些部隊甚至沒有領到步槍和彈藥,被迫用竹槍暫時替代。

所以,這支所謂的關東軍,號稱有70萬的規模,其實都是烏合之眾。

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5個師團,滿打滿算也就10萬人左右。

以區區10萬關東軍去對抗170萬蘇軍,結果不言而喻。

相反,在諾門坎戰役中的日軍23師團,面對數倍蘇軍的圍攻,損失慘敗,但造成蘇軍的傷亡遠超過自己。

可以這麼說,當年的日軍哪怕是23師團,就同等數量上相對蘇軍也有戰鬥力的優勢。


綜上所述,美軍打的才是真正的日軍,蘇軍打的是一支假日軍。


薩沙


蘇聯打日本主要打的是日本陸軍,美國打日本主要打的是海軍,日本的陸軍和海軍就像兩個拳擊手,一個骨瘦如柴一個八塊腹肌。不巧的是蘇聯海軍不行陸軍倒是它的強項,而美國的主要作戰對象則是日本海軍,當時日本海軍可是可以與美國海軍相比肩的強大艦隊,對美國而言可謂是棋逢對手,對於這樣一個等兩級的對手打起來當然很吃力。

蘇聯和日本一共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戰役,一次是二戰初期的諾門罕戰役,這次戰役日本只是試探性了測試蘇聯陸軍的實力,日本精銳陸軍,炮兵和空軍全部出動,沒想到到了戰場上完全不是蘇聯陸軍的對手,幾乎是被碾壓,這次戰爭日本以損失80%的作戰力量以慘敗告終。二戰末期蘇聯在解決德國之後揮兵東進,一百多萬大軍進入中國東北,對盤踞在東北的70萬關東軍發動凌厲攻勢,兩個星期不到面對蘇聯的裝甲洪流日軍再次被碾壓,數十萬人被俘,全部被拉到西伯利亞做了苦力。

美國和日本的戰爭主要發生在太平洋上,日本為了對付美國幾乎把全國精銳海軍投入到太平洋戰場,在戰爭初期美國為了歐洲戰事只把一部分海軍部署到太平洋應對日軍挑戰,雙方在較量之中互有損傷,算是打了個平手,二戰後期美國才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太平洋戰場,經過中途島海戰,萊特灣海戰日本海軍精銳幾乎損失殆盡,但是美國也是損失慘重,能夠抗住世界一哥的全力打擊而不投降這個世界上除了日本也就沒誰了。看到日本如此的冥頑不化拒不投降為了減少損失美國對日本的作戰行動大部分改為空中大規模的集中轟炸。

經過歐洲戰場血與火的洗禮當時在陸地上幾乎沒有任何國家是蘇聯陸軍的對手,更何況日本陸軍對蘇聯來說還是一支四肢不全的軍隊,蘇聯完全沒把日本陸軍放在眼裡,無論是裝備還是軍人素養日本都不是蘇聯的對手。日本海軍就不一樣了,當時是世界前三,在亞洲橫行多年,作戰勇敢訓練有素,面對這樣的對手如果好打那隻能說日本海軍是窩囊廢。如果讓蘇聯打日本海軍,美國打日本陸軍結果一定可能完全不一樣。


李帥領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蘇聯兩次打日本,可謂都是相當的輕鬆。美國打日本的時候,雖然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但本身也有不小的傷亡,打起來看起來是相當的吃力。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日本的絕大部分軍費都給了海軍,根據歷史課本上講,當時國庫收入的一半都用來發展海軍。經過幾十年的積累,發展出來一支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海軍,在世界上可謂有很重要的機會。而日本的陸軍,和發達國家比起,武器相當的落後,只不過欺負亞洲這些國家綽綽有餘。所以在第一次和蘇聯作戰的諾罕門一戰中,被擁有先進裝備的蘇軍打得滿地找牙。

而美國由於孤立主義,在二戰初期軍事裝備準備的不怎麼樣,所以被擁有強大優勢的日本打得相當的艱難,一度喪失了主動權。後來日本和美國之間的戰爭基本上就是你死我活,所以雙方自然戰鬥的非常的激烈,美國看起來打得相當的艱難。而蘇聯和日本的諾罕門之戰實際上是日本的一次試探而已,結果試探之後發現蘇聯相當的強大,憑日本現在的實力,根本對付不了蘇聯的軍隊,緊接著日本也就收手了,所以這場戰役竟然不怎麼激烈。

而最後一次蘇聯出兵中國的東北,打日本的關東軍的時候,日本已經窮途末路,只剩下最後投降了。當時日本的關東軍雖然號稱還有70萬,但是很多都是所謂的預備役軍隊,而且連普通的武器步槍都無法完全供應。關東軍之前的真正的精銳,事實上都已經派到太平洋戰場上去了。所以這一次蘇聯打日本可謂是相當的輕鬆,而且日本本身都處於無條件投降的狀態,根本就沒有死拼的士氣了。

因此在二戰的時候,美國打日本看起來相當的艱難,但是蘇聯打日本卻相當的輕鬆,因為雙方戰爭的態勢不一樣,而且雙方打的時候也不一樣。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這個不能類比,美國是在日軍最強盛時與其在海上開戰,倭奴海軍實力剛開始超過美國,歷經中途島、菲律賓、馬里亞納海戰後美國才逐步佔上風,麥克阿瑟採用跳島戰術攻擊倭奴守備部隊,基本都是跨海登陸作戰,攻擊部隊面臨倭奴堅固的地面防禦工事,特別是硫磺島一戰美軍傷亡六萬多人,最終依靠原子彈迫使倭奴投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前蘇聯在倭奴人心惶惶軍心不穩時集中150萬打垮法西斯德國的鋼鐵軍團攻擊近百萬關東軍,由於從陸地進攻,其可以將攻堅火炮全部推進的前沿陣地,以炮彈開路,配合地面進攻,自然顯得比美軍強悍,如果讓蘇軍進行海上作戰,可能死的比美國人更多,而且打不過!


無憂谷逍遙子


一句話解釋:蘇聯坐山觀虎鬥

想當初日本氣焰最囂張的時候,其實也是戰鬥力最強的時候,恰好和美國槓上了,等到美國把日本爪牙去的差不多了,蘇聯才趁日本病要日本命!想當初1905年的日俄戰爭時,日本和俄羅斯人打的是半斤八兩,雖然最終勝利的俄國人,但實際上雙方損失都很慘。

不然為何戰勝的沙俄硬是將中國東北一分為二,北邊的劃歸俄國人勢力範圍,南邊的劃歸日本人管轄?所以說蘇聯和日本的戰鬥力差距是有的,但真心不大,至少絕對不會是被吊打這種程度。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了此消彼長上。

到了二戰後期,蘇聯紅軍打入德國境內,那是燒殺搶掠,狠狠的報了一把仇,德國辛辛苦苦從歐洲各個國家,劫掠回來的戰略物資、工業設備以及武器裝備也都便宜了蘇聯人。

當然美國和蘇聯很友好的劃清了搶劫區,你搶西面的,我搶東面的,柏林大家都想搶,索性把這座城市也一分為二。這也成為戰後德國分為東德和西德的開端。此時的蘇聯紅軍士氣高昂,武器新進,戰鬥力得到了極大提高。

與此相對應,日本自從偷襲珍珠港以後,美國就切斷了對日本的資源出口,同時又在還上進行封鎖,切斷日本的能源和礦產補給。這可要了日本的老命,要知道國與國的戰爭,本質上就是拼消耗,這裡主要指的就是資源。

(中彈的日本航母)

沒了資源,再好的部隊也武裝不起來,自己辛辛苦苦拼湊鋼鐵生產出一艘航母,人家美國一口氣下餃子般生產十幾艘,這還打個屁啊!拼到最後,日本被耗的彈盡糧絕,就連當初的精銳,駐紮於中國東北的關東軍也被消耗的一乾二淨,取而代之駐紮在東北的是一群老弱病殘,甚至還有不少是娃娃兵。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紅軍殺了過來!怎麼看怎麼想搶奪勝利果實的。


船伕


因為蘇聯強大,沒什麼理由。

二戰美國在太平洋打日本,就是圍起來一個島嶼狂轟濫炸,幾十倍力量打殲滅戰。這仗誰不會打?就那有時候還吃虧。

在歐洲,美國也是打便宜仗。因為德國反正是死。基本的想法都是投降也投降給美國。不投降蘇聯。

抗美援朝美國的外強中乾暴露無遺。被中朝軍隊按地上狂揍。

美國就是一個投機者。欺軟怕硬的主。打仗都是撿弱小的欺負。

不過他運氣好。遠離戰火。能躲起來發展科技。最後搞出來原子彈。

原子彈這個東西,救了美國。

否則按1950年的態勢。美國肯定被從亞歐大陸清除。你說你連中國都打不贏。還打蘇聯?

蘇聯有5萬坦克,10萬飛機。還是年產量。

當時打美國就是一線平推


大眼睛164554753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如果用田忌賽馬的思維來考慮,就能明白日本與蘇、美作戰的結局為什麼不同了。

蘇、日作戰

二戰期間,蘇日作戰最早的是在蒙古地區的諾門罕戰役,日本在佔領了中國東北後,被極大的戰爭獲利衝昏了頭腦,一直想向北擴展勢力,於是在蒙古地區與蘇軍發生了軍事摩擦。

日本人對蘇聯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的俄軍身上,自認為是陸軍天下第一。於是在蒙古諾門罕組織了針對蘇軍的大規模作戰,規模有多大呢,雙方投入總兵力達到了20多萬,大炮500多門,飛機900多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

而最終的戰果是蘇軍人員傷亡9000多人,日軍傷亡6萬多人,蘇軍隊日軍取得了決定性的戰果,甚至是成建制的消滅了日軍的整個師團。

蘇軍能取得如此大的戰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軍事裝備和軍事戰術比日軍先進了不止一個量級。此時的日軍雖然在軍事器械上比一戰期間的日軍大大的升級,但是比起蘇聯方面的重武器發展要差得太多,坦克數量蘇軍是日軍的好幾倍,更不用說火炮數量了。

在諾門罕戰役爆發了世界上第一場坦克大戰,蘇軍完勝日軍,在軍事裝備和科技能力上看,日軍對於蘇軍來說就太過落後了。

在戰術上,蘇聯軍隊更是遠遠強於日軍,日軍雖然接受了現代化的軍事教育,但是在與蘇軍比較起來,日軍的戰術還是太過落後,他們嚴重的依賴於士兵的個人意志,使用老套的人海戰術對抗蘇軍的鋼鐵之旅,導致日軍死傷慘重。

諾門罕戰役日軍的慘敗讓日本人在心裡留下了嚴重的陰影,以至於軸心國德國在進攻蘇聯時希望日軍能夠北上進攻蘇聯,日本人非常的猶豫。

而日蘇戰爭的第二次大規模作戰就是在二戰後期,日本快要投降的時候,蘇軍進攻東北關東軍,而此時的日本關東軍已經大不如前,並且由於國際反法勢力的全面勝利,日本面臨投降,關東軍幾乎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再加上二戰時期身經百戰的蘇聯紅軍戰鬥力爆棚,日軍又一次完敗於蘇軍。

日、美戰爭

日軍何美軍的作戰主要集中在二戰中期的南亞和後期的日本本土作戰。此時的日軍正是軍力最盛的時候,特別是在南亞地區,日軍更適應南亞氣候和地理環境,而美軍存在戰鬥意志不強,而且非常輕敵,所以在南亞地區被日軍追著打,甚至直接脫離了南亞戰場。留下了麥克阿瑟那句著名的話:我會回來的。

二戰後期同盟國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日軍節節敗退,只能龜縮本土附近的一些小島上,此時日軍處於守勢,美軍處於進攻,日軍的戰鬥意志就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日軍佔據有利的地形以及頑強的武士道精神,讓美軍的進攻非常的艱難,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往往一個日軍就能阻止美軍一個連隊的進攻。

美軍在於日軍的島嶼爭奪戰中,雖然動用了一切重型武器,但依然無法徹底的消滅日軍,所以從場面上來看,日軍要比美軍厲害得多。但從結果來看,日軍只是做困獸之鬥,滅亡是必然結局。

綜上來看,日軍在最弱的時候遇到最強的蘇軍,而美軍遇到的卻是意志最為頑強的日軍,所以戰爭的形態有了不同的變化,當然最終的結局永遠也不會改變——禽獸的日軍註定被消滅!


沉墨I方之城


從綜合實力而言,二戰時期日本的軍事實力並不是最強的,和蘇、美、德等國家比起來,無論是戰略思想、戰術水平、武器裝備、單兵素質等各方面差的不是一丁半點,頂多可以算做二流水平。

然而正是表面看起來實力懸殊的日本卻在和蘇聯的交手中狼狽不堪,好無還手之力,簡直是被吊打。但是和美國的交戰卻打出了一定的氣勢甚至還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戰果,同時給美軍帶來了重大傷亡,顯得異常慘烈。

那麼二者為什麼有如此明顯的差別呢?其實並不是蘇聯強了,也不是美國弱了,而是他們兩個國家和日本交戰的時間、地點、對手、戰鬥意志等發生了變化而導致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們知道蘇聯和日本交戰是從諾門坎戰役開始的,這次戰役雙方投入了大量的坦克和火炮,在廣闊的地域展開了廝殺。這次戰役完全以陸軍為主,空軍為輔。交手的結果是蘇聯把精銳的日本關東軍打的滿地找牙。值得注意的是這僅僅是在1939年,正是日本軍隊在中國氣勢如虹、長驅直入,軍事實力膨脹之時,關東軍作為精銳部隊的精銳尚且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在認識到了二者之間的巨大差異之後,此後的幾年間日本一直不敢再惹強大的蘇聯軍隊,只是保持著長期對峙。到了1945年,二戰中的歐洲戰場戰事結束,蘇聯集中了150多萬的軍隊出兵中國東北,在很短的時間以摧枯拉朽之勢把幾十萬日本關東軍迅速殲滅。

日本之所以毫無還手之力的原因,一是蘇聯經歷了歐洲戰場的洗禮,戰術思想和武器裝備、戰鬥意志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反之二戰後期整體顯示出頹勢的日本軍隊士氣低落,裝備落後。二是在軍隊數量方面蘇聯具有巨大的優勢。所以,蘇聯擊垮日本看起來也就那麼的輕而易舉也不足為奇了。

其次,美國和日本的開戰,直接原因是日本對美國發動的“珍珠港事件”,而真正的原因是美國切斷了日本東南亞海上後勤補給線路而不得不發起的一場危險的軍事挑釁。因為和美國的交戰主要在太平洋上,日本是一個島國,在很早的時候就非常注重海軍的發展,因此,海軍的軍事實力明顯比陸軍要強很多,就連當時世界上並不多見的航母,日本都有數十艘,正是自認實力還可以才敢與美國開戰,再加上日本狂熱的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刺激,導致戰場上出現了自殺式攻擊等極端作戰方式,以及後期美國軍隊節節進逼日本本土,為了保護日本本島,日本軍隊更是傾盡全力一戰,實力猶存的海軍艦隊、強悍的戰鬥意志加上瘋狂的武士道精神,這就給美軍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所以,美軍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顯得非常吃力。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