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富民等評咸陽陳琳的古箏獨奏:何處可覓長生殿?只待陳琳琴絃撥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大美西部觀察2019年11月1日。

大美西部觀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關注民生,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發佈經典文章。

西部君說:

近日,陳琳的古箏獨奏《雲裳訴》視頻發佈後,我們陸續收到多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評論文章或詩詞,從各自的角度懇談了對陳琳古箏演奏《雲裳訴》的熱情讚譽和所思所想,特別是陳琳之父,書法家陳天民先生愛女之情殷切、對錄製團隊和諸位賦詩寫文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大美西部觀察特推出一期:眾家評論陳琳古箏獨奏《雲裳訴》,以饗廣大讀者,也藉此抒發各位大咖之文化情懷。



△視頻:陳琳古箏獨奏《雲裳訴》

古箏獨奏曲,《雲裳訴》是秦箏風格的代表曲目,樂曲表現了楊玉環和唐明皇的愛情故事。激越處熱烈明快,哀怨處低沉蒼涼,以鮮明的地方音樂風格,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音樂形象。指揮劉克忠, 由愛心惠民文化藝術團樂隊伴奏。


【陳琳簡介】陳琳,畢業於陝師院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古箏專業,現師從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古箏專業崔楊老師。獲文化部第四屆“愛我中華”藝術交流全國總展演古箏專業金獎、陝西省第十一屆“春芽杯”器樂大賽(古箏)一等獎、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陝西)民族器樂演奏會古箏專業二等獎。

袁富民等評咸陽陳琳的古箏獨奏:何處可覓長生殿?只待陳琳琴絃撥

(演奏者陳琳)

陳天民撰文說:

小女陳琳,大學畢業,復入首都師大從高師門下深造,專業小有進步,蒙愛心惠民藝術團諸友垂愛,為小女錄製音像獨奏《雲裳訴》。

古箏獨奏曲《雲裳訴》是秦箏風格的代表曲目,樂曲表現了楊玉環和唐明皇的愛情故事。激越處熱烈明快,哀怨處低沉蒼涼,以鮮明的地方音樂風格,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音樂形象。

袁富民等評咸陽陳琳的古箏獨奏:何處可覓長生殿?只待陳琳琴絃撥

(陳琳《雲裳訴》指揮劉克忠)

省市藝壇聖手劉克忠君、席淑存君等三十餘位藝術家,指揮、操琴,其景其情,有詩為證:

玉柔輕弄錦魚鱗

千里冰輪出陣雲

溪澗似聞清鳳唱

空山猶和老龍吟

翻飛十指泣如訴

疊起八音哀亦貞

振翼雛鷹初試羽

無極天宇抖精神

——題小女演奏音像錄製

袁富民等評咸陽陳琳的古箏獨奏:何處可覓長生殿?只待陳琳琴絃撥

陳天民,字玄伯,號奉天草民,別署易安廬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清華大學書畫名家工作室導師,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客座教授。陝西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陝西省文史館研究員,咸陽市文聯副主席。


袁富民撰文如下:

一曲古箏 《雲裳訴》,重現樂天《長恨歌》

天民先生之愛女陳琳,天資聰慧,容貌姣好。喜藝術,善歌舞,自通音律,酷愛古箏,拜師於大方之家,苦學於焦尾之前,十歲即登臺競技,每獲殊榮。歷八年之期,藝漸精湛。昨日天民發來為愛女陳琳錄製之音像古箏獨奏《雲裳訴》視頻及感言詩一首,觀之賞之,不勝感佩,遂聊發感觸,述我情懷!

陳琳幼時,呼我袁伯,常與我競賽車技,我騎二八大型自行車,她騎小童車,相逐於體育場,東馳西拐,追逐嬉戲,不亦樂乎。

袁富民等評咸陽陳琳的古箏獨奏:何處可覓長生殿?只待陳琳琴絃撥

(陳琳)

天民夫婦調咸陽任職之後,陳琳隨父母遷住咸陽。匆忽間,吾已年至耄耋,陳琳風華正茂,出脫得亭亭玉立。數年前看過她的古箏獨奏,雖說初學,倒也有模有樣,有板有眼,落落大方,儀態飄逸,令我不勝欣喜,以為前程未可限量也!

今獲陳琳演奏視頻,急忙打開,廣告過後,只見陳琳款款然落座於書畫殿堂,操琴於管絃之間,演奏古箏獨奏曲《雲裳訴》。幸得咸陽惠民藝術團樂隊高手雲集,與之和絃,琴瑟共鳴,相得益彰。欣賞之後,心旌激盪,不能自已。

《雲裳訴》者,乃秦箏風格之代表曲目,除賦予古箏曲的“巍巍乎高山”,“蕩蕩乎流水”的高遠開闊,也融入了秦腔曲子的高亢激越,碗碗腔的哀婉淒涼,華陰老腔的悲壯深沉,弦板腔的委婉細膩,柔和清亮。

袁富民等評咸陽陳琳的古箏獨奏:何處可覓長生殿?只待陳琳琴絃撥

(陳琳)

《雲裳訴》樂曲主題表現楊玉環和唐明皇的愛情故事。陳琳對樂曲的內涵瞭然於心,演奏中全身心投入,激越處昂首撥絃,大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勢;哀怨處俯首弄弦,似乎“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低沉蒼涼處如泣如訴,“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生動地表現出楊玉環、李隆基的音樂形象,悲壯之情,讓人久久不能平息。

白居易對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是持肯定態度的,他的《長恨歌》表現了他對楊玉環悲劇的惋惜,對她悲慘的命運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因此他發出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慨嘆。這首《雲裳訴》把《長恨歌》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陳琳的每一段演奏,每一個動作,都那麼投入,那麼得體,當陳琳舉手彈空,樂隊啞然無聲的一剎那間,把李楊之戀生離死別的無奈、無助、無力,悲傷和痛苦,一起釋放出來,真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短暫的寂靜,成全了古箏曲震撼心靈的無窮魅力。

對古箏的演奏我是個門外漢,只能說些切身的感受,如是而已。

總的感覺用四句詩概括:

一曲古箏 《雲裳訴》,

重現樂天《長恨歌》!

何處可覓長生殿?

只待陳琳琴絃撥。

袁富民等評咸陽陳琳的古箏獨奏:何處可覓長生殿?只待陳琳琴絃撥

【作者簡介】袁富民,筆名袁舟,原乾縣縣誌辦公室主任,現《大美西部觀察》總編。《乾縣誌》主編兼乾縣文聯副主席。陝西省作協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陝西省地方史志學會理事、中國史學會會員、中國唐史學會特邀研究員、乾縣老年書畫詩聯學會名譽會長。

感謝閱讀欣賞!如果您對本文有什麼看法或感想,歡迎在文末留言批評指正。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轉發評論就是對我們的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