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严夫妇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终于把儿子喂成了“白眼狼”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点击右上方的“关注”,这里有很多情感故事等你品读。


01

小时候的课本里常常提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那时候的我们并不知晓其中的深层含义,长大后,看到父母为了赚钱养家而白了的头发、皱了的皮肤,方知晓所谓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牵连就是一方在奉献牺牲,而另一方则在坐享其成。

老严夫妇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终于把儿子喂成了“白眼狼”

老严夫妇在安家天下静宜门店附近经营着一家包子铺,老两口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只是为了儿子能少受些累,这是中国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

老话说得好:“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上一次在银幕上看到白眼狼儿子还是在一部叫做《丑娘》的电视剧里,儿子嫌贫爱富,认为穷苦丑陋的母亲给自己丢人,不愿跟母亲相认,在外人面前还把母亲当成保姆。

我一个没做过父母的人,看到这部剧都要恨得牙痒痒,身为当事人的这位母亲,想必更心痛。

老严夫妇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终于把儿子喂成了“白眼狼”

《安家》中老严夫妇的遭遇更悲惨,一辈子靠着卖包子攒下了320万的积蓄,全部拿出来给儿子买了一居室,到头来老两口却连个住的“窝”都没了,差点就要流落街头,儿子将其拒之门外,儿媳不屑走开,真心替严叔严婶感到不值。

02

“乱棍之下出孝子”,父母太过宠爱孩子也是一种原罪,我们且来看看老严夫妇是怎么一步步把儿子喂养成了“白眼狼”。

儿子交往了女朋友,老严夫妇看房后立即决定买下。

老严夫妇没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只能靠着体力来赚钱,他们平时不舍得买新衣服,在吃食方面也不将就,随便租了一个简陋的房子,这么节俭的老夫妻俩,在买房这个问题上,竟然如此“草率”。

老严夫妇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终于把儿子喂成了“白眼狼”

严叔严婶之所以想要买宫蓓蓓家的一居室,不过是看中了宫蓓蓓夫妻俩的学历。宫蓓蓓是博士学历的妇产科专家,其丈夫刘斯礼是博士学历的工程师。

当宫蓓蓓的婆婆夸耀自己孙子如何如何聪明,还解释宫蓓蓓夫妻俩就是在这个一室一厅里生下的大孙子的时候,严叔严婶更加坚定了要买下这个房子的决心。

严叔严婶没有文化,正是因为吃过亏,他们知晓知识的重要性,一心盼着孙子将来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在老严夫妇的眼中,有文化就和幸福生活画上了对勾。

孙子将来有了出息,他们就能跟着享福吗?并不然。

徐姑姑善意提醒贷款,而老严夫妇却坚持全款买房。

徐姑姑和老严夫妇认识多年,知晓老两口挣钱不易,特别是看到老严夫妇的儿子儿媳并不是善茬的时候,心生善念,好心提醒严叔严婶分期贷款买房。

一个包子一块五,八十万个包子才能还清月供,老严夫妇算了这笔账之后,当场决定全款拿下这套房。他们没什么文化,也没有心机,只是单纯地不想让儿子背负这么重的负担。

老严夫妇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终于把儿子喂成了“白眼狼”

320万的房款,老夫妻俩付了之后就彻底成了“穷光蛋”,可这是他们心甘情愿的。

得知儿媳怀了孕,房本上写了儿子儿媳的名字。

严叔严婶原本只在房本上写了儿子一个人的名字,可当他们听说儿媳怀了孕之后,立即在房本上加上了儿媳的名字。

老严夫妇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终于把儿子喂成了“白眼狼”

按理说,老严夫妇俩买的房子,就该在房本上写自己的名字,从这点来看,他们真的很单纯,完全信任儿子儿媳。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儿子的心思早就飞到了别人家。

03

老严夫妇的确可怜,可这样的下场却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

买全款房,房本上加儿子儿媳的名字,即便后来得知亲家不花一分钱住进了儿子家,他们依旧软弱。儿媳连声招呼都不打,儿子直接将其赶了出去,回到包子铺的两个人还替儿子说好话。

老严夫妇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终于把儿子喂成了“白眼狼”

可想而知,老严夫妇平日里对这个儿子一定是百依百顺,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儿子的不孝。

倘若,老严夫妇在房本上写了自己的名字,月供让儿子来还,一来能够培养儿子独立的人格,让其知晓生活的不易,进而激发其工作的斗志,二来老夫妻俩也能有所依凭,儿子儿媳也不敢不尽孝了。

老严夫妇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终于把儿子喂成了“白眼狼”

所以,我并不觉得老严夫妇需要更多的同情。儿子当下的所作所为,他们也是要负主要责任的。都说“养儿防老”,其实,自己才是生活的本钱,靠父母靠孩子都不如靠自己。

-END-

今日话题:

你觉得老严夫妇的教育有问题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