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放了支架後能幹體力活嗎?

用戶8499789566570


具體現象,具體分析!

情況一:李某平時經常喝酒應酬,體重較高,兩年前確診冠心病,同時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由於藥物服用不及時,支架前發現心衰,心功能低下,然後在醫生的建議下植入了支架,手術比較成功,心肌供血恢復,胸痛症狀完全消失,但由於心功能受損的原因,不建議幹體力活,但可以進行一些輕微的運動。

情況二:王某年紀較輕,平時不抽菸不喝酒,但由於工作的原因,飲食習慣不健康,去年初確診冠心病,狹窄程度不高80%,但症狀頻發嚴重影響正常工作,所以進行支架手術,術後心肌缺血消失,規範飲食,定時服用藥物,完全可以幹體力活。

能否幹體力活,取決於兩個條件!

1,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之所以需要支架,是因為冠脈血管發生了堵塞,血液無法流通,心肌缺乏充足的血液灌注,而心臟的活動是需要消耗血氧的,當患者幹體力活時,所要消耗的能量就會增加,一旦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就會因為無法滿足消耗而發生症狀,而支架後的患者恢復了此處血管的供血,只要其他血管沒有狹窄,心肌缺血消失,那麼完全與正常人沒有區別,反之依然存在心肌缺血則不能幹體力活。

2,心力衰竭:作為心臟的終末階段,多種心臟類疾病患者都有可能出現,患者一旦確診為心衰,那麼情況就比較危急了,因為冠心病而出現的心衰患者,哪怕通過支架和服藥,使心肌血供恢復,症狀完全消失,心功能依然難以逆轉恢復,如果只是心衰一級的患者,那麼確實可以幹體力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功能的繼續受損,別說幹體力活,最後可能連走路都是個問題。

支架是一種暫時恢復血運循環的急救措施,它不能作為任何診斷和問題的條件,因為患者血管可能存在多處堵塞,支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進行個體化分析,切不可能隨便給出結論,否則不僅不能幫助患者,甚至會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羅民教授


老鄰居付師傅,是一位裝卸工,今年46歲,平時工作挺累,可是最近一個月,一干活就不行,胸悶胸痛的厲害。根本不能繼續幹活,因為我們是鄰居,他知道我是醫生,問我這是咋回事?

我告訴他,可能是心臟病,心絞痛,需要趕緊看;老付家裡條件一般,就靠他一個主力勞動,父母跟著他,也不容易,聽說要去醫院看病,實在不願意去。



上週一晚上,老付媳婦敲門,說老付難受的厲害,饅頭大汗,問我咋辦。王醫生跑過去一看,老付蜷縮著,很是痛苦。王醫生告訴他們馬上撥打120,並把血壓計帶過去給他測量一個血壓,血壓150/100,於是問有沒有硝酸甘油,可是老傅家並沒有這個藥。我告訴老付別動,120馬上到,大概過了十分鐘老傅好了,感覺經歷了一場生死,過了一會120來了。老付不想去醫院了,說自己好了。


王醫生告訴他,必須去,現在好了只是臨時緩解,之前你活動後難受肯是勞力性心絞痛,現在休息時已經開始難受,說明血管狹窄越來越重,甚至那是要閉塞了,而且不能完全排除心肌梗死,必須去住院。

經再三說服,老付住院了,我安排老付做了心臟造影,提示左側一個血管狹窄99%,馬上堵死,多虧及時發現。可是一枚國產支架也得7500,加上別的手術器械也得上萬。對於老付這樣的家庭確實是負擔,正好王醫生負責了一項實驗,就是一個過程支架的臨床研究,告知老付,是否願意參與,可免費裝一個支架。老付欣然接受,因為畢竟可以省將近一萬塊。送老付回病房的時候,老付看起來還是憂心忡忡,問他怎麼了。

老付說:一個家,都靠我,現在放了支架,以後幹不了體力活了,孩子還小,沒法賺錢,我也不會別的,這以後可咋辦?

王醫生問:最近你還能正常上班幹活嗎?

老付:不能,一干活就胸悶,根本幹不了。

王醫生:對呀,那之前你沒放支架,你也幹不了活。現在你擔心放了支架幹不了活,這能不能幹活跟放不放支架有毛關係?

老付:說的也是,但就是擔心以後咋辦。

王醫生:不用擔心,沒放支架前確實幹不了活,但放了支架現在血管恢復正常,血流恢復正常,沒有心肌缺血沒有心絞痛,當然可以幹活了。

老付:真的嗎?

老付一邊說,一邊高興的不知所措。

老付現在已經上班了,已經和以前一樣了,王醫生還是交代老付好好吃藥,別再抽菸喝酒了,不但對身體不好,好費錢。吃飯口淡一點,記著到時候去醫院複查。

老付放了支架,以前幹不了體力活,現在又恢復了,能幹體力活了。那是不是轉完支架都能幹體力活?


那倒不是!

第一、能不能幹體力活,必須建立在自己基礎能力和身體素質至少,不是說放了支架,體力能增加。

第二、如果是心絞痛,沒有心功能問題,像老付,經過支架治療後,改善了心肌缺血,那麼就能恢復到之前體力活動的狀態。

第三、如果已經合併心功能不全,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後,比如長期心肌缺血,比如長期高血壓不控制,等等,導致心臟擴大,那麼必須慎重評估,一般不建議體力活。因為心功能不全體力活動後會加重心衰。

第四、如果一次支架並沒有解決所有必須解決的狹窄,還有殘餘狹窄,那麼最好處理完所有病變後再評估能不能幹體力活,因為體力活會誘發心絞痛。

總之,放了支架,能不能幹體力活,主要看有沒有心功能受損,並評估有沒有殘餘狹窄。排除這兩點,基本上都可以恢復到原來的活動量及勞動量。


心血管王醫生


心臟放了支架還能不能幹體力活?這個問題回答起來要看具體情況,的確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如果這裡說的體力活包括體育鍛煉的話,那應該說所有心臟放了支架的人,只要不是嚴重心功能不全,都可以做體育鍛煉。這就涉及到心臟康復的內容在裡面。那麼,為什麼說這類患者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呢?

首先,心臟放了支架的患者,雖然都是放了支架,但是他們的病情千差萬別。比如說有的人是在心絞痛階段就診斷了冠心病,並給予支架治療。這類人沒有發生過心肌梗死,心功能也沒有受到損傷。放支架之後,除了需要每天需要服用一系列藥物,基本上就跟正常人無異。那麼,這些人就可以進行等同於正常人的運動,比如說中等強度運動,每天30分鐘,每週5次。至於運動形式也沒有限制,游泳、跑步都可以量力而行。

而對於那些已經發生心肌梗死放了支架的患者,他們很多人心功能是受到損傷的,有些心功能還比較差,這種情況下運動的時間、強度、形式就要嚴格進行評估。比如說先進行嚴格的心肺功能評估,然後根據具體的心肺功能,由專業的心臟康復醫生安排具體的心臟康復方案。但是,也不是說這些人就絕對不能有體力活動,大多數情況下體力活動還是可以有的。

總之,心臟放了支架的人不是就不能進行體力活動了,體力活動還可以做,但是對於一些比較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一些更加專業的心臟康復醫生來制定具體的運動方案比較好。


張之瀛大夫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藥物治療,二是放支架,三是做搭橋手術。症狀較輕時,可以用藥物治療,當冠狀動脈狹窄超過75%,就可以選擇放支架或做搭橋手術,讓狹窄的冠狀動脈再次恢復暢通,保證心臟的血液供應。

心臟支架手術是近幾十年來對治療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有較好效果的手術,心臟支架手術可以在極短時間裡改善病人的心臟供血問題,使瀕危病人維持生命正常。但是術後的注意事項和後遺症也是人們沒有辦法不考慮的,有些患者擔心放了支架後能不能幹體力活的問題,這是因人而異的,要根據自己心臟的勞損成度及自身的多種因素決定的,多數情況下,剛放完支架不建議立即進行體力勞動,要注意休息,慢慢開始從事輕的勞動,循序漸進。

此外支架手術後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1、記得繼續吃藥

不少患者認為,冠心病的症狀都消失了,病就痊癒了。其實不然。得冠心病的人,心臟的所有冠狀動脈都狹窄了,只是狹窄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較輕,有的較重。支架的長度有限,解決的是狹窄最嚴重的冠狀動脈,支架治療只是對症治療,放完支架後,患者還得繼續吃藥。

2、要有一張“運動處方”

支架手術後,患者應有一張“運動處方”,總的原則是活動應循序漸進,從輕工作量逐漸到正常工作狀態,最大工作量不要超過術前的70%~80%,一開始最好選擇散步、然後到快走,之後可游泳、慢跑、騎車、打太極拳等。在運動和鍛鍊的過程中出現胸疼,應立即停止,出現氣短、哮喘和疲勞感,也應立刻停止。少數情況下,有人感到心臟突然失控或跳速過快,或者感到輕度頭暈、乏力、脈搏不規則,應及時撥打120或向陪同人員求救。

支架一般採用的都是不鏽鋼合金材料,具有很強的支撐力,耐腐蝕和塑形記憶功能,不會生鏽和塌陷。術中操作擴張支架時所給予的高壓力,超過汽車輪胎壓力的6~8倍,使支架緊緊地鑲嵌於冠狀動脈壁上,因此不會移位。冠心病患者介入支架治療後,解決了冠狀動脈狹窄問題,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一般患者術後7天即可上班工作。急性心梗患者術後3~8周後可上班工作。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健康之初心血管


心臟支架植入的目的就在於接觸血管狹窄或閉塞,恢復心肌細胞血液供應,進而起到恢復我們正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所以支架術後是可以做體力活動,並且也鼓勵大家及時開始體力活動。


當然,如果大家在支架術後仍然存在有心絞痛發作、心力衰竭、血壓波動大等不宜運動的情況時,建議應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待病情穩定後再開始適當規範化的運動。


心臟支架術後的運動要個體化,聽從專業醫生指導,充分評估病情後進行。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大家術後一月後應以休息為主,一月後逐步開始身體活動,應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在術後一年內,大家不宜進行重體力活動,應以輕中度運動強度為宜。

我們在運動中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停止,必要時就醫處置。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合理飲食、戒菸限酒、控制體重、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態,並按時服藥,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並配合使用至少一年的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同時應積極治療基礎病,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達標,並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全科掃地僧


楠醫生從這句話分解出三個關鍵詞:心臟、支架和體力活。決定是否能做體力活的關鍵是心臟病類型,而不是在於支架。

需要植入支架解決心臟的問題,那這個心臟病一定是冠心病。但是冠心病有5個類型:隱匿性心絞痛,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冠脈綜合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心源性猝死。

因此對於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後,是否可以做體力活動,關鍵在於你屬於哪個冠心病類型。

穩定性冠心病

隱匿性心絞痛和穩定性心絞痛屬於穩定性冠心病。這個類型的患者可以在植入支架後進行體力活動,但是需要注意體力活動的強度,不可讓自己過度疲乏,過度的勞累、體力負荷重會導致穩定性冠心病向急性期進展,這樣就得不償失。

大家始終要相信,裝入支架已經修理過的心臟發動機,已經不同於正常健康人的心臟,而長期在高負荷的體力活動下極易導致心臟發動機出現故障,適當強度的體力活動,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工作是最佳選擇。

不穩定性冠心病

急性冠脈綜合徵或缺血性心肌病屬於冠心病的嚴重階段,提示供應心臟的管道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隨時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體力活動,往往會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象。心臟發動機難以承受體力活動帶來的負荷,所以可能稍加活動或者幹活,疲乏無力,胸悶,心慌等不同症狀隨之而來,使得你無法繼續堅持下去工作。

因此急性冠脈綜合徵或缺血性心肌病必須積極的進行藥物干預,適度控制活動的強度,必須保證心臟發動機在一個輕鬆的狀態下進行工作,這樣可以大大延長心臟發動機的工作年限,維護好支架的作用,進而發揮最佳效能。

所以,決定冠心病患者能否進行體力活動的關鍵,是心臟病的類型,而不是支架。希望大家拋開表面現象,認識疾病的根本:對支架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支架並不是疾病的根本,而只是改善疾病的一個手段而已,具體的心臟病是判斷患者長期預後的關鍵。

【關注健康,關注楠醫生】


心血管楠醫生


剛做了支架,是絕對不可以做體力活的,因為會導致症狀加重,還是有可能會胸痛等症狀的建議是不可以做體力活的,一定要注意多休息,選擇舒適的交通工具😊


佩佩愛生活666


心臟放支架出院後就應逐步進行體育鍛煉,根據自身狀況逐漸增加強度,慢慢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沒問題,當然要把心率適當控制一下。適度進行體力活動對心臟是有好處的


東方紅2321


這個要諮詢專業的醫生,應該不能把


人生孵化夢


心臟植入支架後是否能做體力活動,主要看年齡、心臟功能等情況;一般術後日常生活不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