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歸屬權的裡海,直接引發幾個國家裡利益紛爭

說完了高加索地區開始說一下這三個國家中唯一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阿塞拜疆 (Azerbaijan),它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火焰之國”,因此被稱為“火的國家”。不過說句心裡話,阿塞拜疆這個國家別說在我大腦中的世界地圖裡,哪怕就是說從原蘇聯獨立出來的15個加盟共和國中,我想它也是最後才能想起來的國家。

它不像波羅的海三國有著無數找不到男人的大美女,也不像中亞那一堆“斯坦”中很多人都是我們東方人的長相,更不像東斯拉夫的烏克蘭、白俄羅斯那樣有明顯的民族特徵。應該是我讀書太少,反正在我的記憶裡,阿塞拜疆從體育到軍事,從文化到歷史基本上是空白狀態,如果不是卡斯帕羅夫,我真不敢確定能不能知道有這個國家的存在。

首先咱們來看一下阿塞拜疆國旗,第一眼我都不敢相信這是一面國旗,因為國旗的正中是土耳其國旗,這倆國家到底是誰心那麼大啊?自己的國旗居然會出現在別國國旗之上,而且還能若無其事。是不是都是伊斯蘭國家大家都好說話?

問題土耳其是遜尼派兒阿塞拜疆可是什葉派,伊朗和沙特之間可絕沒有這麼好說話了。國旗上伊斯蘭的星月標記安放在紅藍綠三種顏色的國旗上,藍色是突厥人的傳統顏色,紅色象徵國家取得的勝利,綠色象徵伊斯蘭教,星月表現了該國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其中的八角星是高加索地區特有的圖案,象徵八個不同的民族。

分不清歸屬權的裡海,直接引發幾個國家裡利益紛爭

“火焰之國”—阿塞拜疆

說起阿塞拜疆的歷史也到簡單,大致分三段。第一階段,這個民族形成於公元11到13世紀,16到18世紀歸屬伊朗,19世紀北部併入俄羅斯帝國。第二階段,從1917年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始進入紅色政權的歷史階段,1920年成立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36年成為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最後一段就是獨立階段,1991年2月6日改名阿塞拜疆共和國,同年10月18日宣佈獨立。

在原蘇聯時期,阿塞拜疆是除俄羅斯以外唯一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加盟共和國。這說明,當年在前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裡,阿塞拜疆的經濟狀況相當好,看來是我的孤陋寡聞忽略了它的存在。阿塞拜疆依靠著地下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使之成為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國家,1846年,阿塞拜疆成功開採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直至20世紀初期,這裡出產的原油佔世界石油供應的一半還多。

1878年,世界上第一艘油輪“瑣羅亞斯德號”(Zoroaster)正是從巴庫的港口起航,這也正式開啟了阿塞拜疆石油業的騰飛時代。不久,全球最富有的人陸續來了,諾貝爾兄弟、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紛沓而至,藏在地下的石油徹底讓這塊寶地熊熊燃燒起來。

分不清歸屬權的裡海,直接引發幾個國家裡利益紛爭

美國當代著名地緣政治學家布熱津斯基曾在所著《大棋局》一書中將阿塞拜疆列為地緣政治支軸國家,“它可以被形容為一個至關重要的軟木塞,控制著進入一個裝著裡海和中亞地區富饒資源的瓶子的通道。”能源富集品質優良的特點為阿塞拜疆帶來了滾滾黑金,油氣資源繞俄輸歐運輸咽喉的地位給阿塞拜疆帶來的更多是在各國博弈場上挺起的胸脯和滿滿的雄心。

能讓阿塞拜疆一下成為“黃金寶地”的原因是它緊鄰蘊藏豐富自然資源的世界最大的湖泊裡海,說是海其實它是一個鹹水湖,它的生態系統和海洋很相似,海運業也很發達,它的面積也很大,有386428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湖蘇必利爾湖(82103平方公里)面積的四倍還要多,甚至比咱們中國的黃海(38萬平方公里)還要大一些,所以說叫它裡海一點也不冤。

分不清歸屬權的裡海,直接引發幾個國家裡利益紛爭

直到今天阿塞拜疆依然是高加索三國中最富裕的國家

其實裡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內陸湖,那為什麼又被稱為“海”呢?從裡海的自然特點來看,裡海水域遼闊,煙波浩淼,一望無垠,經常出現狂風惡浪,猶如大海翻滾的波濤。同時,裡海的水是鹹的,有許多水生動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

另外,從裡海的形成原因來看,裡海與鹹海、地中海、黑海、亞速海等,原來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海陸演變,古地中海逐漸縮小,上述各海也多次改變它們的輪廓、面積和深度。所以,今天的裡海是古地中海殘存的一部分,地理學家稱之為“海跡湖”。因此,人們就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湖稱為裡海,但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海。

裡海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原先和黑海連在一起,一萬一千多年前和黑海分離而成為一個內陸湖泊。裡海南北狹長,形狀略似“S”型,南北長約1200公里,差不多是從北京到上海的距離,它是世界最長及唯一長度在千公里以上的湖泊。

分不清歸屬權的裡海,直接引發幾個國家裡利益紛爭

裡海的水位非常神奇,水位是不穩定的,它好像有周期性漲落的奇妙現象。1830年到1930年它的水位一直上升,之後開始下降,蘇聯還曾經想把西伯利亞的河水引入裡海,後來它的水位又自然上升了,如今還得處理水位上升引起的災害。

蘇聯在沒有解體之前,它是蘇聯和伊朗的內湖,只有懸掛兩個國旗的船隻才可以在裡海暢遊,蘇聯解體后里海沿岸國家變成俄羅斯、伊朗、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庫曼斯坦五個國家。而且因為裡海裡面油氣資源豐富但是分佈不均,五個國家因為裡海劃界問題鬧的不可開交,再加上美國的介入,更是難以說清。

分不清歸屬權的裡海,直接引發幾個國家裡利益紛爭

高加索三國都盛產石榴

今天,裡海沿岸5國依然對裡海是湖是海的定義依然有爭議,如果定義是湖,則所有資源歸沿岸5國共有,如果定義是海,則需將裡海依據各沿岸國海岸線長短及走向劃分相對應的5個專屬經濟區,這5個專屬經濟區面積肯定大小不一,導致利益有紛爭。裡海盆地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分別達300億噸和23萬億立方米,難怪會有五個國家在拼命爭搶它。

2018年8月,五國總統簽署關於裡海法律地位的公約。公約既沒有將裡海界定為海,也沒有將其界定為湖。根據公約,裡海沿岸國家海岸線往外延伸15海里的水域為該國領海,領海往外再延伸10海里的水域為該國專屬捕魚區,其它水體以及這些水體的漁業資源將由裡海沿岸5國共同擁有。

分不清歸屬權的裡海,直接引發幾個國家裡利益紛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