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臨帖怎樣才不走彎路?

灬如夢令丶


個人認為,在臨帖之前要對基本筆法有一定的掌握,如果筆畫一點基礎沒有,不建議臨帖。只有在基本筆畫的基礎上才會更好進入臨帖階段。

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字帖,只有適合自己的帖才能調動你的積極性。

臨帖不是抄帖,一天楷書寫了好幾百個字,那是隨便塗抹,不是寫字。臨帖要仔細讀帖,觀察每個字的筆畫結構,用筆特點,對著寫幾遍,然後比較一下,尋找問題。一定要吃透書法家起筆行筆,收筆的特點。

臨帖不貪多,每天學習幾個單字即可,每個字寫上幾張紙,邊寫邊琢磨,逐步掌握透徹。

臨帖到一定程度要學會背臨,做到帖在心中,精準把握通篇字體結構佈局。

最後,臨帖的是由少到多、由易到難,逐步掌握,字帖的筆法、字法、章法。只要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科學訓練,就一點能收到明顯的成效。


良品文化


首先,我覺得臨帖之前要多聽多看。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也適合自己的字帖。最好從楷書入手,但隸書和魏碑也是可以的。適合自己最重要。

其次,找個明白的老師,哪怕是愛好者也行。只要有一定的功底和經驗,就可以多向他們請教。我想只要是你夠虛心,他們都會分享一下他們的經驗,儘量叫你少走彎路。

第三,一定要專一,選擇了哪本字帖,要從一而終,通臨加精臨再多看,多想,吃透一本字帖,然後沿著這一脈走下去。一定不要朝三暮四,臨幾天這個覺得不喜歡了,再換其他的帖,這樣只能是前功盡棄。

第四,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儘量每天都要有固定的時間來寫。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不然會停滯不前,效率極低。

以上就是我的拙見,希望對您有幫助。



亮仔書畫


大多數人

95%以上的人

連學習書法最基本的一關都過不去,或者不願下苦功夫去過。

是什麼關呢?

就是【基本筆畫】這一關。

我們不說過多的筆畫,我們只說那幾個最基本的筆畫,如:

1、點

2、橫(只說長橫)

3、豎(只說垂露豎)

4、撇(只說豎撇)

5、捺(只說斜捺)

6、鉤(只說橫鉤)

這六個最基本筆畫衍生出的那些複雜的筆畫我們先忽略。

你寫吧!

標準範本在哪兒???

你臨的在哪兒???

把標準範本和你臨的拼圖到一起,自己看看。

好多人都覺得自己臨的不像,看看基本筆畫。

就全明白了!

如果這一關過了

你就上車了

創造,

是個人都會。

一百個人寫字,

一百個模樣兒,

一百個體兒!

誰跟誰也不一樣!

不用創,

天生你就和別人不一樣!

這很容易,

你不學任何東西,

你天生的自成一家!

那什麼不容易?

模仿不容易!

不用模仿古代書法家的字,

你照著你父母、兄弟姐妹的簽名模仿一下,

能寫的像嗎?

所以,

檢驗一個書法家,

一個書法愛好者功夫如何,

不要看他由著自己性子瞎寫瞎創的東西,

你讓他模仿,

模仿什麼都可以,

讓他自己挑。

比如他學顏真卿的多寶塔,

可以,

你讓他隨便挑一個字,

讓他臨。

目標是:越像越好!

其它不要求!

然後,把他的字和原帖的字拼圖。

看看到底像不像!

通過臨帖,模仿才能學到古人那些美的東西

我用此文回覆了上千次了,說明大多數人不明白書法的法!


老跨鬥


我來談一點看法:

1,對於書法初學者,第一步肯定是臨帖,而你所說的不走彎路,這個就不好量化了,何為走彎路,何為不走彎路。

2,想要有個好的開始,多請教老師,有兩種方法,一是找身邊的書法愛好者,有一定基礎、有知名度的老師,向他們學習。二是在網絡上找老師,現在網上有關視頻很多,也講的很好,完全看的明白,學的懂。

3,給自己定個方向,先從歐體,趙體,柳體,顏體等其中之一學起,同時在哪個程度介入隸,行等。

4,你是業餘愛好,消磨時間,還是想練出一定的成績,起碼在當地或你的小圈子裡有些名氣。

5,成績是和時間掛鉤的,在這方面任何人都走不了捷徑,每天沒有幾小時的練習,你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而且必須是在路子對的情況下。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祝你有成!


雨落一方


初學書法,不能直接臨帖,必須先學習書法原理,瞭解常規技法名詞術語,練好執筆法、運筆法、筆畫、結字法等基本功,而後再分步驟的進行臨摹……這樣才不走錯路和彎路。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方法是效果的保障。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程序

科學合理的書寫姿勢和執筆法是寫好書法的前提條件。如圖:▲圖為本人教學示範——潘氏三指執筆法

畫寫各種各樣的線段是非常必要的,不單單是練習控筆能力,主要了解中鋒、側鋒與形狀質感的關係,為下一步練習筆畫作鋪墊。所以,規範筆法動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訓練科目。實際上,這些線段是筆畫起~行~收過程當中的行筆法。如圖:▲圖為本人教學示範——筆法動作

重點練好基本筆畫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正確的練習方法是,分解成起筆法、行筆法、收筆法,進行單獨練習。重點掌握中鋒、側鋒、逆順、藏露、提按、挫折、節奏、速度……如圖:▲圖為本人教學示範——起筆法▲圖為本人教學示範——收筆法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基本筆畫

傳統臨帖方法有摹帖法、臨帖法兩大系列,共有十餘種,其功能與用途各有獨到之處,應根據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合理運用,比如,雙勾法+填勾法,主要解決筆畫形狀、字體結構的。單勾法+擴描法,主要解決筆法、字法和行筆節奏的。對臨法主要用於讀帖、取法……這些常識需要在正式進入臨帖之前搞清楚。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臨帖

我之所以舉上述例子,是想說明學習書法猶如企業製造產品,是有特定工藝流程的,每一個訓練步驟之間是工序關係、因果關係,缺一不可,並且有具體的技術操作規範。

實踐證明,要想優質高效的學好書法,必須採用先進、科學、有效的訓練模式,單純依靠照著字帖寫是絕對不行的!沒有系統的基本功訓練過程,打開字帖讀不懂,不知道方筆、圓筆是什麼筆法動作,筆畫起止處的稜角怎麼產生的……

書寫技法、訓練方法是永恆的主題,書法實驗尤為重要,凡事不要憑空想象

以上是我的教學研究心得,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練字論述,我的抖音、火山裡有小視頻可以看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失去了學書法的意義。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

關於臨帖我認為應先專,後博,然後再專。先專是選自己喜歡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3—5年時間,日臨夜讀,仔細研究,達到閉目能誦的程度,則完成任務。

對於新手進行臨習的開始階段,應該是以帖為主,克己入帖,我認為是被動階段。此時可先將此碑帖懸於壁間,仔細觀摹月餘。對其形、神、用筆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後,再動手去臨寫。

在臨帖過程中要不斷尋找、分析能與碑帖象的因素,一個細節也不要放過。儘量達到照相式完美複製。包括用紙、用墨、用筆、字形、章法等等。然後分析我為什麼象了?對不象的部分認真分析為什麼不象?差在哪裡?找出原因,重新臨摹。

很多人臨帖非常刻苦,但收效卻甚微,究其原因,是抄帖而不是臨帖。抄帖是漫無目的,沒有思考,不加分析,翻開字帖就寫,寫完後腦中一片空白,或只保留一種書寫的感覺,記住的東西很少。抄帖收效甚微,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糾正:每天臨帖定時、定量,量不可過大,要視時間多少而定。先讀帖,後臨寫,寫後反思,今天收穫是什麼?記住了什麼?並做出記錄。如此往復,則抄帖的毛病可以糾正。而且還可以養成勤思考,寫書後感的習慣,這樣可以為以後的進步提供參照,便於更好的拾漏補缺,及時修正前進的方向,時間長了,也便於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在書寫時不加分析、不動腦的原因。在初學者中存在,在老手的書寫中有時也存在。老手的信筆往往表現為一種習氣,更令人討厭!初學者的信筆多是臨帖的方法不正確所致,如抄帖,糾正了抄帖的毛病則信筆也會隨之解決。而老手則比較麻煩,是不思考,不學習等等,原因較複雜,有時要完全糾正信筆,須推倒重來!





豫東雪巖


對於剛剛開始學習毛筆書法的人,我不太建議一開始就進入字帖的臨寫,而是建議先從筆法方面入手進行學習。

筆法的學習

書法它主要是由筆法,筆勢和筆意,三大元素構成。其中筆法和筆勢是屬於技巧部分,而筆意則是屬於神采部分。

初學者先從筆法入手。等筆法基礎打好之後,再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進行臨習。這樣的學習順序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打個比方,先學好筆法就像定好戰略一樣。後面去臨習字帖,就像是戰術的實施。

因此,關於初學者的學習順序,個人還是比較推崇先花一段時間認認真真的去學習筆法。

臨帖的方法

我們所謂的臨帖指的是書法的臨摹學習法。

臨摹學習法是指臨寫法和摹寫法的總稱。

所謂臨,它分為對臨和背臨。

對臨,就是將字帖放置在左邊,我們看著字帖上的字進行書寫的一種學習方法。

背臨,就是在對臨的基礎上不看字帖,依照我們腦中的記憶進行書寫的一種學習方法。

而摹寫法,則是將透明的薄紙覆蓋在字帖上進行描寫的一種學習方法。

在臨帖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講究少字多精來進行學習。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沒有必要一下子寫很多字,而是需要將我們所學習的字寫得跟字帖上一模一樣,形神兼備。

總而言之

剛開始學習毛筆書法方向很重要,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可以讓自己事半功倍。



書法有云


初學書法必須要臨帖,首先選中你要寫的字體,然後選經典字帖,先不要急著臨寫,認真地讀幾遍帖,體會字帖的特點,看看筆法結構等,然後再一字一字地臨寫,一個字寫它十幾遍,直到和原帖十分象了,再寫下一個字,每天一般臨寫不超過十個字,逐步積累經驗,每個字過關後,再整本字帖通臨,體驗章法結構,字的連貫性,舒暢度,多臨幾遍,上百上千遍地臨,最後默寫一遍,再對照字帖找出不足,再繼續臨寫,差不多了可以另選一夲字帖,繼續按照上述方法臨寫,臨寫的多了,要把各種字帖融會貫通,慢慢寫出自己的風格,最後強調一點,即使你有了自己的風格,臨帖也不能停,臨帖是一輩子的事,不可停頓,許多書法大家也是終生臨帖不止,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何況我們還不是大家。


殿忠雜談


新手如學騎單車,要走一些彎路。有時還要撞南牆,才明白。

俺就是走了不少彎路,藝術沒有捷徑。

我主張臨帖一段,背帖一段。不要無意識死抄。你抄的再像,總不如複印機。


畫家唐思源


先寫筆畫,筆畫上面都有箭頭,慢慢臨吧,我也在寫,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